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铁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liáo)廓       (xià)隙 峥       

    B.(shàn)讪       (zhuó)        

    C.木(nè)          (guān)巾        

    D.(chí)蹰        (qiān)云        

  • 2、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热血青年,写出了不少激浊扬清的好文章。

    B. 细数2017的无锡搜房博客,有多少新锐博主在谈笑间指点江山,预见楼市风云。

    C.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D. 今日,幸福苑社区和万里学院团委邀请了经历过峥嵘岁月的老红军、老党员,与社区的暑期学生一起重温了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史。

  • 3、下列划线句分别属于哪一种戏剧语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

    ②鲁侍萍 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③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A.①对话②旁白③独白

    B.①舞台说明②独白③对话

    C.①独白②旁白③对话

    D.①背景介绍②对话③旁白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汉卿,元代戏曲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窦娥冤》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B.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C. 豪放词视野广阔,气象恢弘,北宋的苏轼与柳永是豪放词的代表;而婉约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代表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等。

    D.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鲁迅先生的杂文是战斗的利器,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

     

  • 5、下列选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兄弟间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B.“君实”,司马光的字。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定字。

    C.“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郑重呈现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D.“盘庚”是商朝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为了改变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迁都,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盘庚迁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可巧这日非正经日期,亲友来的少,里面不过几位近亲堂客,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并合族中的内眷陪坐。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邢夫人等因说道:“你身上不好,又连日事多,该歇歇才是,又进来做什么?”贾珍一面扶拐,拃挣着要蹲身跪下请安道乏。邢夫人等忙叫宝玉搀住,命人挪椅子来与他坐。

    贾珍断不肯坐,因勉强陪笑道:“侄儿进来有一件事要求二位婶子并大妹妹。”邢夫人等忙问:“什么事?”贾珍忙笑道:“婶子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偏又病倒,我看里头着实不成个体统。怎么屈尊大妹妹一个月,在这里料理料理,我就放心了。”邢夫人笑道:“原来为这个。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只和你二婶子说就是了。”王夫人忙道:“他一个小孩子家,何曾经过这样事,倘或料理不清,反叫人笑话,倒是再烦别人好。”贾珍笑道:“婶子的意思侄儿猜着了,是怕大妹妹劳苦了。若说料理不开,我包管必料理的开,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我想了这几日,除了大妹妹再无人了。婶子不看侄儿、侄儿媳妇的分上,只看死了的分上罢!”说着滚下泪来。

    王夫人心中怕的是凤姐儿未经过丧事,怕他料理不清,惹人耻笑。今见贾珍苦苦说到这步田地,心中已活了几分,却又眼看着凤姐出神。那凤姐素日最喜揽事办,好卖弄才干,虽然当家妥当,也因未办过婚丧大事,恐人还不伏,巴不得遇见这事。今见贾珍如此一来,他心中早已欢喜。先见王夫人不允,后见贾珍说的情真,王夫人有活动之意,便向王夫人道:“大哥哥说的这么恳切,太太就依了罢。”王夫人悄悄的道:“你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的。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王夫人见说的有理,便不作声。贾珍见凤姐允了,又陪笑道:“也管不得许多了,横竖要求大妹妹辛苦辛苦。我这里先与妹妹行礼,等事完了,我再到那府里去谢。”说着就作揖下去,凤姐儿还礼不迭。

    贾珍便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拿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二则也要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只这两件外,我再没不放心的了。”凤姐不敢就接牌,只看着王夫人。王夫人道:“你哥哥既这么说,你就照看照看罢了。只是别自作主意,有了事,打发人问你哥哥、嫂子要紧。”宝玉早向贾珍手里接过对牌来,强递与凤姐了。又问:“妹妹住在这里,还是天天来呢?若是天天来,越发辛苦了。不如我这里赶着收拾出一个院落来,妹妹住过这几日倒安稳。”凤姐笑道:“不用。那边也离不得我,倒是天天来的好。”贾珍听说,只得罢了。然后又说了一回闲话,方才出去。

    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儿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不知凤姐如何处治,且听下回分解。正是:

    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婆娘和王熙凤对贾珍到来的不同反应,既显出封建社会男女尊卑有别的礼教束缚,又衬托出了王熙凤的独特地位和个性。

    B.从邢夫人对王熙凤到宁国府帮忙一事的敷衍态度上,可以看出她们婆媳二人的关系淡漠,而王熙凤跟姑妈王夫人关系密切。

    C.当贾珍向王熙凤作揖致谢时,“凤姐儿还礼不迭”,一方面显示了王熙凤礼数周到,一方面也流露出她心愿得遂后的满足。

    D.贾珍让宝玉代自己将对牌交给凤姐,既可避免因对方推辞带来的尴尬,同时,也是碍于礼教,宝玉因身份特殊,忌讳较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一段场面描写虽简,但故事背景却交代得十分清楚,主要人物悉数出场。

    B.“踱”“扶”“拃挣”等动作描写,既表现了人物悲痛心情,又显示了身份特征。

    C.选文善于刻画人物,将王夫人谨慎周到、王熙凤泼辣狡黠的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

    D.结尾展现了凤姐虑事缜密、能力过人,并借此巧妙设置悬念,牢牢地抓住了读者。

    【3】文中画横线句子里的“早”“强”两字分别体现了宝玉怎样的形象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屈原的《湘夫人》中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条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

    李商隐在《锦瑟》中表达自己内心曾经茫然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由上阕描写赤壁惊涛拍岸的壮观景象而过渡到下阕追怀古代英雄豪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从职责上,把教师界定为“___________”,而把那些童子之师界定为“___________”。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元嘉北伐,由于草草从事,想“___________”的壮举,只落得“______________”的哀愁,语重心长的告诫南宋朝廷要慎重。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起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里描写夏虫的诗句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荆轲刺秦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通过比兴的手法奉劝广大年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除了男子比较容易摆脱情网以外,还因为“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二句写了苏轼与友人乘舟举杯共饮的场景。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山房”:士大夫的别墅;“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1概括《山房春事》这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析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赤壁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白露江  ②槊赋诗

    B. ①举酒客  ②举匏樽以相

    C. ①七月既  ②美人兮天一方

    D. ①浩浩乎如凭御风  ②盈者如彼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②下江陵,顺流而也③况吾与子樵于江渚之上④鱼虾而友麋鹿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代的散文诗。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赤壁赋》即属文赋。

    B.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创豪放派一代词风。

    C. 壬戌,是我国古代纪年法中的年号纪年法。

    D. 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感情线索而言,全文表现出作者“悲—乐—悲”的感情变化。

    B. 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C. 文章描写形象优美,善于取譬,如对箫声的描写,作者借助比喻和想像将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D.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小到大,一定有很多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对自己影响很大。比如父母、老师、同学或者身边的其他人,他们的品质、思想甚至一言一行都可能对自己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请在这些人中选取一位自己感触最深的,打开记忆的闸门,采撷最感人、最典型的事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事例要典型;②要运用感人的细节描写;③情感要真挚;④标题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