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鹤岗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弃(bìn)       进(bié)          尔不群(zhuō)        梗(jú)

    B.汤(cuān)   人烟盛(fù)       命运多(chuǎn)       头(sǔn)

    C.棕(lǚ)            隙(xià)                 入(xiē)                      管(jìn)

    D.虹(ní)     ##dot## 嘴(mǐng)          剪影(yuān)        膏(zhǐ)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惨淡  诧异  间牒  欣然前往

    B. 和蔼  编辑  惩创  殚精竭虑

    C. 暮霭  苟活  流言  暗然神伤

    D. 流逝  踌躇  凶残  绝秘文件

  •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夫晋,何厌之有 B.是寡人之过也

    C.群臣侍殿上者 D.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 今者有小人之言

    D.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词兴起于隋唐,是一种和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和词的内容没有必然联系。

    B.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他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C.《史记》与《战国策》《左传》的体例不同,属于纪传体,共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如果要查找项羽生平最重要的事迹,应该查找该书的“世家”部分,《鸿门宴》就是其中最精彩的段落。

    D.新闻也叫消息,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等部分组成,但并非每一篇新闻都必须有这几个部分。根据内容的需要,有的可以没有背景,有的可以没有结尾。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找工作这么难,还是继续读研吧”“既然收入不理想,不如再念个博士”……临近毕业季,这样的“毕业宣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口中。有媒体记者发现,部分学生以求学方式逃避就业,求职市场“学历倒挂”现象突出。

    因为工作难找,现在的年轻人可以选择“缓就业”,选择去读研或者考博,说明社会进步了。因为在以前,很多家庭是没有条件允许孩子慢慢就业的。大中专生尽早毕业,参加工作,是很多中老年人的记忆。同样,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的确是学历越高,越能找到社会地位高和收入高的工作。这些记忆或者说历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毕竟在过去,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对较少,国家快速发展又急需高学历人才,那么当时以学历来录用人才,以学历高低划工资等级也是难免的。

    但在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及选取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多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平均每年维持在6左右的增幅。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589800人,比2007年增加22.9万人,增长63.6。2016年硕士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1639024人,比2007年增加66.7万人,增长68.5

    博士研究生2016年招生77252人,较2007年58022人增长33.1,2016年在校生342027人,较2007年222508人增长53.7。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高学历人才已经满足甚至超过了市场的需求,那么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评判标准进行细化,以能力来选取人才就成为必然。更为重要的是,现代人才考评和衡量机制的建立,也决定了吃学历“大锅饭”的时代早已经过去。

    其实,在现代教育理念中,从来就没有说高学历一定会获得高回报,而是获得的教育越好越高,获得高收入工作的概率越大。当一个本科生能够胜任一个岗位,而一个硕士做得还没有这个本科生好时,这个硕士凭什么拿到比本科生高的工资?人们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企业来说,学历只是筛选人才的标准之一。当你进入一个企业,你必须通过业绩来换取更高的收入,成绩越大,工资才能越高,而不是学历越高,工资越高。其实,不只是企业,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如今也是以能力和业绩来招聘和考核人才的,目的就是对人才的管理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

    谈到这里,很多人应该清楚“学历倒挂”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大学毕业只是一个起点,正如赛跑比赛,大学毕业只是给人一个参加比赛的资格。在比赛中,人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是跑出的成绩如何,而不是学历高低。雇佣关系的本质是商业价值的交换。也就是说,现在雇佣关系对人才的要求是学历高,还得能力强。你给工作单位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对方才会根据市场规律,给予你相应的回报。

    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通识教育,只能给你一张参加工作的入场券。如果想获得更高的报酬,最好的做法就是做好职业规划,提高自身的价值,进而进行“等价交换”。从这个角度说,那些想通过考研和考博来逃避工作的人也该注意了,如果你不能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仍然会面临失业。

    (摘编自刘义杰《求职市场“学历倒挂”是个伪命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人可以选择“缓就业”是因为时代观念进步了,人们不强求大中专生早毕业、早工作。

    B.选取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是部分学生以求学方式逃避就业的主要原因。

    C.过去因为没有人才考评和衡量机制,所以导致了吃学历“大锅饭”的现象产生。

    D.“学历”倒挂并不是能力、业绩的倒挂,所以说它是个伪命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缓就业”现象,本文逐层递进论证了“学历倒挂”其实是个伪命题。

    B.文章从供需关系和教育理念的角度分析了“学历倒挂”现象出现的原因。

    C.认为学历与人的能力、成绩无关,这是文章论述“学历倒挂”现象的前提。

    D.文章用例证法说明现阶段人才的定义及选取人才的标准发生了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历倒挂”现象是指大学生就业情况出现“倒挂”现象,即学历越高,就业率反而越低。

    B.“缓就业”现象出现说明学生们想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C.随着人才的管理实现现代化和科学化,“学历倒挂”现象有可能会逐渐消失。

    D.高校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如能与社会需求挂钩,合理确定招生规模,也可减少“倒挂”现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评价子路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 。

    (2)《念奴娇·过洞庭》中,点出在这秋草无色、秋水无波之时,美玉一般的湖面上,一叶扁舟分外突出的情境的句子是“________” 。

    (3)《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表现抒情主人公雅洁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 。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2)《琵琶行》中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感慨同病相怜,唱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声。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写出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2)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与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境相近。

    (3)古代文人常以“烟”的缥缈朦胧来寄托绵邈细密的情思,如唐宋诗词中的“______”和“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借《诗经·郑风》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歌行》)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悲凉和哀怨。(《赤壁赋》)

    (3)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3)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 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7) 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8) 斜阳草树,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注]

    欧阳修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舞余裙带绿双垂,酒入香腮红一抹。

    杯深不觉琉璃滑,贪看六幺花十八。明朝车马各西东,惆怅画桥风与月。

    〔注〕欧阳修时任颍州太守,即将离开颍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波浩渺,丝簧声声,词人以简练的笔触,概括写出西湖的广阔与繁华。

    B.裙带双垂,酒入香腮,描写出舞女正翩翩起舞的情景和不胜酒力的情态。

    C.“杯深不觉琉璃滑”,描写视角从舞女转到赏歌舞的人,起到过渡作用。

    D.本词意脉相连,含蕴深远,遣辞精准,从容不迫,体现出雍容和婉之风。

    【2】叶嘉莹先生以“欣慨交心”来评价欧阳修的词,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从西洋人利马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士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丘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事。帝忧国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曰:“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古。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召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列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B.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C.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D.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忧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及谥光启文定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续 B.:资材 C.:不久 D.:道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博学强识,曾跟从西洋人利马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等技术,完全掌握其方法。继而遍习兵机等其他书籍。

    B.徐光启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他负责编写的《测天约说》二卷等著作以及上呈的“测候四说”中,有关论述时差里差的方法最为详细周密。

    C.徐光启胸怀大志,可是不被重用,几起几落,曾先后遭到兵部尚书崔景荣、御史丘光麟和魏忠贤的党羽智铤弹劾。

    D.徐光启堪称治国经世之才,可遗憾的是,等到他掌握大权时,年纪已老,又赶上奸臣专权,其抱负无法得以实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2)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说:“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请以“流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