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成都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郁达夫的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末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约成书于春秋时期,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四家。“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小说家、散文家。早年留学日本,后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成立“创造社”,参加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他的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

    C.赋,本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后成为一种文体。《赤壁赋》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诗人饮酒乐极,扣舷而歌,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情怀。“美人”,古人常 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D.姚鼐,字姬传。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他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

  • 2、下列加点字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为仲卿母所 便可公姥 可怜体无比 槌便大怒 以煎我怀

    B. 阿母大悲 便言多才 恐此事非 遣丞请还 否泰如天地

    C. 会永无缘 蹑履相逢迎 逼迫兼兄 叶叶相交通后世人

    D. 阿母汝求 县令媒来 徒留无所 作计不量 郁郁郡门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

    B.但是如果有人教我填志愿书,即使现在,我仍会宁可让世间最爱我的人去失望,放弃为人敬仰的空中楼阁——什么英雄,什么将军,什么学者,什么大僚,全由他去。

    C.琼珊认为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飘落下来,她也该走了,贝尔曼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意,讽刺地咆哮了一阵。

    D.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重逢了。

  • 4、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臭迹    眨眼     戛吱

    B. 吞筮    窜来  仓皇

    C. 攥住    嗜杀  蹂躏

    D. 振痛    船梢  拖累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其无礼于晋/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 还也/人居远未来

    C. 君尝为晋军赐矣/若属皆为所虏

    D. 父母宗族皆戮没/何辞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典型

    ①人们把作家创作出来的那些高水平的人物,称为典型,或典型人物。

    ②从一般道理上说,作家所写的人物能够被广大的读者接受和认可,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的人物就是典型人物。但从理论上界定,还真是一件难事。从人类最初的叙事作品到今天,作家和理论家对于如何写人物,看法发生了许多变化。

    ③朱光潜先生曾对典型这一概念作过考证:“典型”(Tupos)这个名词在希腊文里原义是铸造用的模子,用同一个模子脱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模一样。这个名词在希腊文中与Idea为同义词。Idea本来也是模子或原型,有“形式”和“种类”的涵义,引申为“印象”“观念”或“思想”。由这个词派生出来的Ideal就是“理想”。所以从字源看,“典型”与“理想”是密切相关的。

    ④这就是说,典型这个概念虽然在近代以后才被广泛使用,但人们对于典型问题的探讨从古希腊时就开始了。

    ⑤亚里斯多德在为诗所作的辩护中曾指出,诗比历史更真实,因为诗人要写“有普遍性的事”,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他说:所谓“有普遍性的事”,指某一种人,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会说的话,会行的事,诗要首先追求这目的,然后才会给人物起名字。

    ⑥在这里,亚里斯多德提出了一条写人物的原则,先把人物普遍化,也就是抓住同一类人物的共性,然后再给人物个别性,如起名字。在这一思想中,涉及到了人物的典型性问题,“典型”几乎与“_____________”成了同义词。其实,这主要还是一种类型化的思想,也就是从某一类人中抽取他们的共同特征。这种类型化思想反映出文学创作已经不满足于对个别的人物和琐碎的事件的描写,而要写出包含更多意义的作品,这是叙事文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从此,西方叙事文学就沿着这条类型化的道路向前发展。

    18世纪以后,典型人物的个性化理论获得长足的发展。黑格尔在《美学》中集中探讨了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这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总结典型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朱光潜先生对此做了客观的总结:第一,黑格尔并不把人物性格看作抽象的东西,而是把它看成和历史环境是不可分的。其次,黑格尔不但把人物性格和历史环境联系起来,而且看作人物性格是矛盾对立的辩证发展的结果。第三,黑格尔要求典型人物性格须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只是理念的象征或符号。

    ⑧朱光潜先生的评价是公允的。马恩对典型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典型的个性与共性统一问题,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问题。

    ⑨在17世纪,中国的文艺理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西厢记》等叙事作品的批评,已经展示出相当高的理论水平。他在《水浒传》的批评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物塑造方面的理论,其中,有关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理论十分丰富和深刻:《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⑩除金圣叹外,毛宗岗的《三国演义》点评也取得了很高的理论成就。有人因为中国传统叙事学是点评式的,所以认为叙事研究缺少理论深度,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叙事研究包括人物塑造问题,不只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创造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叙事研究,尤其是典型人物研究,是建立在大量优秀叙事作品的创作基础上的,所涉及的理论往往不是从抽象的哲学命题出发,所以更具有美学价值。

    20世纪中期后,中国文艺理论界对典型理论的研究展开过较大规模的研讨,力图揭示典型作为艺术形象的美学特质,形成的主要观点是:典型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典型人物必须是艺术的独创,是个有血有肉的生命整体。

    【1】填入第⑥段横线中的词语,最不贴切的一项是(       

    A.共性

    B.原型

    C.类型

    D.特征

    【2】下列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古希腊时期对“典型”理论有了深入探讨和界定。

    B.文中阐释的“典型”概念不限于叙事文学的范畴。

    C.黑格尔的《美学》丰富了典型人物的个性化理论。

    D.马恩的典型理论是对西方典型理论的发展和总结。

    【3】假设以下说法都成立,最能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典型理论”的一项是(       

    A.典型人物是被读者认可的高水平人物。

    B.历史环境决定着典型人物的性格形成。

    C.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在于丰富和多元。

    D.典型人物须是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整体。

    【4】作者对第⑩段中的“错误的看法”作了反驳。你认为反驳是否有力?请具体评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源自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体现了古人在创造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创造。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就像苏轼《赤壁赋》中说:在这天地茫茫之间“___________”,若不是自己拥有的,就应“___________”。

  • 8、请填写正确的诗句。

    ①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②杜甫的《登高》中,描写诗人登高时内心悲凉的具体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严格的讲,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④《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以锦瑟起兴,引起诗人对往事的追忆。

    ⑤《桃花源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田间小路交错相同、鸡鸣狗吠到处可以听到的情景。

  • 9、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____________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②念高危,__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__。(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③盖儒者所争,_____________,名实已明,_____________。(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薪不尽,火不灭。(苏洵《六国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⑦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而大肆挥霍的暴行。并在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借以讽今,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历史覆辙。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的结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 ___________。”(韩愈《师说》)

  • 11、(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英雄刘裕成长地方的历史遗迹呈现在读者面前。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_。(《望海潮》)

    (4)_____________,献愁供恨,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6)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_。(《雨霖铃》)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声声慢》)

    (8) ______________,微冷。(《定风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试题。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

     

    黄庭坚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特地起闲愁。

    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玉颜皓齿,深锁三十六宫秋。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不减翠蛾羞。戎虏和乐也,圣主永无忧。

    [注]①塞垣:边防城池。②戛(jiá):敲击。③骅骝,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这里代指强壮快速的骏马。

    【1】下列对这首词上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落日西沉,长风呼啸,开头两句动静结合,意境苍凉阔大,是典型的边塞景象。

    B.平沙千里,词人却聚焦在“雕弓白羽”“骏骅骝”上,为下文情感的抒发以蓄势。

    C.“翩翩数骑闲猎”凸显出士兵策马轻驰、在暮色中享受舒适与和平的悠闲之态。

    D.隐隐约约看到的青冢,使词人想起了王昭君的故事,淡淡忧愁也慢慢袭上心头。

    【2】词的下片表达了怎样的“闲愁”?请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文言文阅读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B.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C.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D.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崩,又叫驾崩,古代专指皇帝死亡。

    B.祭酒:古代祭祀时,必先推年高有德者举酒以祭。后即称年高有德者为“祭酒”。

    C.神爵,是皇帝所用年号,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D.单于,是汉人对少数民族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皇帝怜悯他,就让苏武在匈奴生的儿子通国回到汉朝后做了郎官,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2)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7年11月15日,一位送外卖的大叔因送餐(鱼粉)超时被退单,他自掏腰包买下,却还是被顾客投诉。晚上他又回到店里,请求老板娘“把那份粉热一下带给女儿吃”,老板娘说给他重新做一份,他婉拒后离开。老板娘非常心酸,便将此事发在了朋友圈,随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呼吁“愿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能被温柔善待”,而点餐顾客被网友骂了个底儿朝天。

    老板娘的举动很暖,那种善意萦绕的画面感,让人感动。更难得的是,此事经过传播后引起了相关外卖平台的关注。平台方调查清楚情况后,不仅没有对送餐大叔罚款,相关领导还带着慰问金和礼品前去看他。但是,不得不提的事,这事可能就是送餐大叔的责任。据其回忆称,这单的地址很模糊,对方又是外地人,地址总是无法找到。情急之下他先把附近几单送完,在确认这几单餐品“已送达”时,错点了“鱼粉”这一单“已送达”。那么,顾客在看到餐品“已送达”却迟迟吃不上的前提下选择投诉,何错之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