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台湾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对大陆的高中生非常熟悉,他的歌曲被人们广泛传唱。
B.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C.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关键是要靠我们共同努力,众志成城。
D.关于高中教材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一则,学生学习任务重,二则名著晦涩难懂。
2、对下面加粗词语“活用”归类全部正确的一项
①范增数目项王 ②吾得兄事之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头发上指 ⑤吾得兄事之
⑥四人持剑盾步走 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⑧拔剑撞而破之 ⑨晋军函陵 ⑩前为谢日
⑪其人居远 ⑫此其志不在小 ⑬于是项伯复夜去 ⑭共其乏困 ⑮烛之武退秦师
⑯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A. ①②⑦⑪/③⑤⑥⑧/④⑨⑩⑫/⑬⑭⑮⑯
B. ①②③⑮/④⑤⑦⑧/⑥⑨⑪⑫/⑩⑬⑭⑯
C. ①⑤⑨⑩/②④⑥⑬/③⑦⑧⑮/⑪⑫⑭⑯
D. ①⑤⑨⑩/②④⑥⑯/③⑦⑧⑮/⑪⑫⑬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15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这些“新发现”囊括了旧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存。
B.由于“产值数字”与县级干部政绩考核挂钩,谁也不想丢乌纱帽,自然虚报浮夸蔚然成风。
C.一个人的气质,需要持续的修炼,如同那些原来被粗糙的璞石包裹的晶莹的玉,经过日积月累的琢磨,才一点一点透露出内在潜藏的光辉。
D.重庆市云阳县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做好三峡库区农民外迁工作,安土重迁,使移民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明星言行无忌,而追星族却对他们的不雅言行不以为然,依旧痴迷和疯狂,这透露出道德瓦解的隐患。
B.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大相径庭。
C.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听风就是雨,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D.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5、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的一句
A.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鲁镇的黑夜与白天
①我是迈过鲁迅故居的门槛的,我不敢踩它,怕那像历史卷轴一样的门槛会被踏碎了。只记得它很大,门是一重接着一重的,所有的房间都陈设着古旧的家具和器皿,它们就像老人们历经沧桑的眼睛一样,沉静而又略嫌冷淡地望着我们。我注意到,屋子没有大窗口,那栗色的窗子又一律是木格的。木格很细碎,就仿佛是横在窗上的一把把剪刀一样,把射进屋里的阳光给凭空剪得零落而暗淡,所以几乎很难看到一间阳光充足的屋子。当年的“迅哥儿”流连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住在永远暮气沉沉的房子里,他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会更为迫切。而由这寂静和昏暗生发出的幻想,也会像河里游荡的小鱼一样活跃。
②这是绍兴,而绍兴在我的心目中就是鲁镇。那已是子夜时分了。没有星星,亦没有月亮,大排档正在高潮上。那排档是南北向的一条长巷,有些歪斜,而正是这歪斜,使它显出了随意、世俗和浪漫的气息。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每个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摊位一座连着一座,它们是清一色的塑胶棚顶,每个棚子大约放四五张圆桌,每张桌都能容七八个人。摊前的煤火通红通红的,炒菜的声音和着摊主招徕客人的声音,让人觉得亲切和温暖。这种时刻,我心中鲁镇的影子一闪一闪地呈现了。我仿佛看到了孔乙己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情形;我还看到了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讲述雨朵剪绒花故事时怅惘的神情。我甚至想,如果不远处的护城河下停泊着一条船,我们登得船上,在夜色中划桨而行,一定能够看到真正的社戏,能喝到戏台下卖的豆浆。如果碰到一个老旦坐在椅子上呀呀地唱个不休,我也一样会烦得撑船就走。如果偷不成别人家的豆子在船上煮着吃,就姑且偷一缕月光来当发带,束着我随风飘扬的长发。夜愈来愈深了,是凌晨两点时分了,我们却毫无睡意。
③次日我起得很迟,沿着绍兴广场的护城河向北走,没多远,老街就呈现出来了。见到它,我的眼睛蓦然一亮,感觉它仿佛扭着身子活跃地动了几下。在狭窄的老街上闲走,我会无限地放松和陶醉。这种时刻,你觉得那街分明像河流一样,它潺潺地流动着,等着你的脚踏出阵阵水花。这街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它的两侧是层层叠叠的老房子。房前的门楼各具特色,有的高而窄,有的矮而阔。房子多数是两层的小楼,但也有三层的。它们的色彩以栗色和苍灰为基调,屋顶的瓦却基本是深灰的,灰色年头久了,就泛黑了。不过它们与天色是极为协调的,仿佛它们就是天的底座。你不要小看了这老街,看着它不长,走起来就长了,长得仿佛没有尽头。而且它也不是笔直的,略略地弯着,它这种弯不是老人的那种透出暮气的驼背,而是一个少女笑得不能自持的妖娆的弯腰,风情万种。
④街上很少有行人,石板路上干干净净的,给人以明净、妥帖之感。我们推开了几户门楼,进得院子,想更直接地接近老房子。真正的老屋比比皆是,它们保持房屋原来的状态,格局是老格局,窗户也是老窗户。如果不是有现代的人影闪现在房子里,我会误以为回到了一百年前的鲁镇,听见了单四嫂子在空虚寂静的夜晚呼唤宝儿的哭声,嗅到了华老栓买来的人血馒头被火焰舔舐过所发出的奇怪的香味,看到了在祝福声中被主人呵斥后凄凉地放下烟台的眼神呆滞的祥林嫂。这是鲁镇,是鲁迅笔下那个永远也不会消失的鲁镇。那屋檐上的荒草,那窗棂上所弥漫的蒙昧天光,那院子中的桂花树,那天井中放置的杂物,似乎都透着旧时代的气息,它让人有某种伤感和惆怅,又让人有某种辛酸后的喜悦。
⑤在那条老街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着白衣的盲人。他用一根细而长的竹竿探着走路,走得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看来他对这老街熟稔之极,老街也许是他的眼睛仅能看到的一道光。当我们走完老街,在一家茶楼坐下时,透过拉起的窗户,我能望见护城河上的拱形石桥。那桥是灰色的,上面匍匐着一些绿色藤萝。有棵高高的柳树越过石桥,它仿佛是一个淘气的少年,赤脚站在水里,笑嘻嘻地看着流水。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再远一些,便可望见老街上的房屋,看见灰瓦和飞檐,它们就像漂浮在鲁镇上空的凝重的浮云,让我陷于回忆和思索之中。
⑥我总想鲁迅在骨子里其实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只不过我们把他定位在“民族魂”这个高度后,更多地注意了他作品的现实和批判的精神,而忽略了任何一个伟大作家内心深处都具有的浪漫主义情怀。从他的故居直至老街,我感受到的是栩栩如生的鲁镇,它闲适、恬静、慵懒、舒缓,这种环境能让人的想像力急速地飞翔。孔乙己是现实的,但也是浪漫的,只不过那是被苦难压榨出的辛酸的浪漫。还有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阿Q,他对革命的无知的游戏态度,他由调戏小尼姑而生发出的对爱情的向往,他自甘其辱后的精神上的自我情的。而在《故事新编》中,鲁迅的浪漫主义情怀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挥洒自如。《奔月》里吃腻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出关》里骑着青牛的老子,还有《铸剑》里在滚烫的大金鼎里那颗如泣如诉的报仇的人头,不都在向我们昭示着,这是些有光彩、有魅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浪漫主义人物么!
⑦绍兴似乎总是阴气沉沉的,我心目中的鲁镇,因了这特定的天色而一直伫立在眼前。它的白天和黑夜仿佛是没有界限的,白天有暗夜的气象,而黑夜又有白天隐约的影子,一如鲁迅作品带给我的气息。待我把目光再转到石桥上时,竟然看见了先前在老街里遇见的那个盲人,他怀抱着竹竿,坐在石桥上。但他不是沉静地坐着,他不时地转身,用竹竿去抚弄柳树,于是就有一些微黄的柳叶天女散花般地被打落。它们落在水里,向下游荡来,渐渐地接近我们所坐的茶楼。我多想在它们经过的一瞬间泼一杯清茶于它们身上,可我怕同行者笑我痴狂,而且我也不敢肯定,它们确乎能够领受茶的芬芳之气,于是只是静看着它们一摇一摆地远去。
(取材于迟子建同名散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妥帖(tiè) B.舔舐(shì) C.熟稔(rěn) D.伫(zhù)立
【2】本文中提到很多与鲁迅先生小说集《呐喊》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吕纬甫是小说集《呐喊》中《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文中内容指的是小说中他同“我”在酒楼上不期而遇,旧友相聚,互通长短的情景。
B.“看社戏”“偷豆煮”“老旦唱戏”等内容都是《呐喊》中《社戏》里的情节,“它们”描写了乡村少年夏天的生活,充满自由的童趣。
C.单四嫂子是小说集《呐喊》中《明天》的主人公,作品通过寡妇痛失独子的描写,抨击了黑暗社会吃人本质和没落社会人员的无情冷漠。
D.《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它向人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以及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实面貌。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作者将所见之景、之人逐一渲染,在字里行间注入自己对绍兴深沉的感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使文章极具感染力。
B.“巷子里湿漉漉的,这当然不是雨的滋润,而是摊主洗菜时泼出的水”一句,反映了绍兴不够浪漫,让人失望。
C.老街上的白衣盲人给作者很深的印象,他“不急不躁,有板有眼”的步态,让作者感受到老街生活的从容平静。
D.这篇散文,作者采用了稳步换景的手法展开描写,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感和想象力,渗透着作者独到的情感体验。
【4】作者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是怎样的?从全文来看,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5】文章结尾处画线语句运用了多种手法,产生了良好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7、补写出下面名句的空白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般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
(4)然力足以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6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3)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4) ,白帝城高急暮砧。(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李白《蜀道难》)
(6)嘈嘈切切错杂弹, 。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7) ,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 ,谁怕?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9)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李清照《声声慢》)
9、按要求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
(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逐客书》中,作者认为秦王选取人才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此重物轻人,决非一代英主所当为。
(2)《谏逐客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切近要害。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举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石在盒子里毁坏来作例子,用反问的语气批评弟子冉有和季路,既失职又推卸责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
(5)六朝旧事随流水,____________。《桂枝香•金陵怀古》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象为宾客。《念奴娇•过洞庭》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渴望之情。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于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注)更无瓶。
(注)甑: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点题,首联写溪水的轰鸣声,传达出一场雨给万物带来的无比喜悦之情。
B.领联运用比喻,既描写了风,云的形态,又表现了农田,山峰的美景,景中含情。
C.颈联写溪水暴涨行人只得隔溪对话,风雨摧折树枝惊起苍鹭﹐从侧面写出了雨水之大。
D.前六句都围绕雨水来写,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雨水之大,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2】本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乃与之俱,十九人相与目笑之。
平原君至楚,与楚王言合从之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日中不决,何也?”楚王怒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也。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之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吃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逐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以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等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至于赵,曰:“胜不敢相天下士矣!”遂以毛遂为上客。
(节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B.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C.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D.夫贤士之处世也/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客,意同“门客”,指的是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为主人谋划、奔走效力的人。
B.合从,即“合纵”,是战国时秦东方的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秦国的一种战略。
C.汤,即成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任用伊尹为相,成为夏朝的开国君主。
D.社稷,“社”“稷”分别是土神和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遂抓住时机,积极自我推荐。平原君欲带门下食客二十人使楚,经过挑选有十九人入选,还缺一人,于是毛遂趁此时机积极推荐自己。
B.毛遂有礼有节,说服平原君接受他前往楚国。毛遂以“处囊中”喻被重用的机会,认为自己只是缺少机会,平原君非常欣赏他,同意他去楚国。
C.毛遂胆识超人,成功说楚合纵。平原君与楚王谈判陷入僵持之时,毛遂挺身而出,说服了楚王与赵国结盟,回到赵国后毛遂被奉为上客。
D.毛遂性情耿直,大胆臧否同侪。毛遂自荐,同行的人都嘲笑他;当毛遂说服楚王后,他评价同行者不过是碌碌无为之辈,只能因人成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2)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800字)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