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一样的是( )
A.炎帝之少女
B.诸儿竞走取之
C.西山之木石
D.赤子之心
2、下面选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脸颊(jiá) 雪屑(xiāo)
B.窥伺(sì) 交叉(chā)
C.浙(zhè)江 引吭(kēng)高歌
D.脚趾(zhǐ) 枝折(zhé)花落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B.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C.鹅常突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D.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
4、下列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A.“无能为力”的意思是很有能力。
B.“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做事很认真。
C.和“聚集”意思相近的词语是“分散”。
D.和“复杂”意思相反的词语是“重复”。
5、下列句子中属于语言描写的一项是( )
A.我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B.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C.小女孩的脸蛋红红的,眼睛发着亮光。
D.我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波涛 扫荡 描绘 潇洒
B.装饰 甜密 闪烁 复杂
C.搞纸 讨厌 啼叫 华丽
D.佣有 膨大 形态 拂拭
7、“笑逐颜开”一词中“颜”的意思是( )
A. 脸上的表情 B. 体面、面子 C. 颜色 D. 色彩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甜美的( ) ( )的面庞 耐心地( )
单薄的( ) ( )的夜色 深情地( )
9、古诗文阅读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是___代诗人____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诗的前两句,诗人从 _____ 、 侧、_____、___、高、____这几个角度看庐山,所见的姿态各不相同。
【3】全诗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我要做好孩子(节选)
①妈妈跟爸爸商量,认为女儿金铃这一个月负责理财当家实在不容易至少在如何用钱这一方面受到了深刻教育,所以给她100元作为奖励。
②金铃拿到这钱之后大喜过望。她一方面替妈妈心疼,觉得给得太多,一方面又实在需要这笔钱。她决定只此一次,以后决不再接受这样的巨额赠款。
③她想起刚被接走的幸幸,一个自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由修自行车的爷爷抚养。前些天爷爷去世了,一时没着落的幸幸被金铃接回了自己家住,直到幸幸外婆带走了她。
④金铃带着身上所有的钱去了商店,买回一个极其漂亮的芭比娃姓。那次妈妈带金铃和幸幸追商店,金铃看到幸幸目不转睛盯着那个芭比娃娃时,就有了要送她一个芭比娃娃的想法,金铃抱着大礼盒回家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不安,生怕妈妈会责怪她买这么昂责的东西,可是妈妈问明娃娃是要送幸幸的,非但没责备她,还对爸爸感叹说“:我们女儿实在是个善良的孩子,朋友、同学的孩子中我没见过她这样大方的。”妈妈又说:“以后踏上社会,不愁她不能立足,因为好心人总有好报。”
⑤爸爸就说:“我以前说什么来着?孩子将来不是光凭着学习成绩做人,你没必要把她弄得整天灰头土脸的。”
⑥金铃在外面偷听到了父母的谈话。她有点想哭,因为她没想到爸爸妈妈对她这么信任和理解,她很感动。金铃暗下决心,以后要加倍努力学习,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
⑦芭比娃娃在圣诞节的前一天送到了幸幸的手上,那天妈妈陪着金铃花了半天时间才找到幸幸外婆家。幸幸过得还好,只是脸上总有点与小小年纪不相称的忧郁。见到金铃,她心里也高兴,却不像金铃那样狂喜大叫。她只是淡淡地笑着,牵紧了金铃的手,一步也不肯离开。
⑧那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幸幸用另一只手抱在胸前,像抱着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结果比自己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______)
(2)心神不定,或心神不安。(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④-⑥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1)爸爸妈妈给金铃100元,奖励她在当家过程中懂得了如何用钱。(______)
(2)第⑤自然段爸爸说“孩子将来不是光凭着学习成绩做人”是因为他认为学习成绩不重要。(______)
(3)幸幸见到金铃送她的芭比娃娃后,没有狂喜大叫,是因为她表达爱与感激的方式不一样。(______)
【4】金铃在外面偷听到了父母的谈话,为什么有点想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付出爱才更有资格收获爱。请你至少选择文中两个人物,分别写写他(她)是怎样“付出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为爱举手
星期一的早晨,我紧张而又兴奋,因为教课竞赛就要开始了。拿着书正准备去教室,美术老师却气呼呼地闯了进来。他告诉我,市里举行儿童绘画大赛,主题是“我最爱的人”,可绘画天分颇高的安锐却故意捣乱,把自己的妈妈画成了老巫婆。看到安锐的画,我也很吃惊:画上的妈妈真的没有任何美感可言,那一双眼睛尤其古怪,一只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另一只眼角有泪滴下来,妈妈的双手则用了怪诞的紫黑色。
我们上的是一节口语交际课,题目是《我爱四季》。( )一个简单的小结,这节课( )可以漂亮地结束了,而我也似乎能感受到那只奖杯的厚重。忽然,一直沉默的安锐举手了,他的声音很小,却很清晰:“老师,我不爱秋天和冬天,可以吗?”几乎所有的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奇怪的孩子。这时,他的同桌气呼呼地站了起来:“他是个怪人,他不爱秋天,不爱冬天,他( )自己的妈妈( )不爱。”“我爱我妈妈!”安锐大声反驳(bó)。这时,下课铃声刺耳地响起来,我没有打断安锐。教研组长无奈地摇头,我似乎听到了他懊恼的叹息声。“我妈妈是清洁工,到了秋天,落叶扫也扫不尽,( )被人踩碎或被车碾(niǎn)碎,( )更难扫了,妈妈累得气管炎都犯了。”他的声音仍在发抖,语言却变得流利。“冬天一下雪,我和妈妈半夜就得起来扫雪。要是被车碾过和被人踏过,雪就成了冰石头,我们只能一小块一小块地砸(zá),妈妈的两只手都生了冻疮(chuāng),经常流血。”
安锐举起那张引起非议的画:“我爱妈妈的眼睛,她的右眼生了白内障,什么都看不见了;她的左眼老是流泪,晚上她就流着眼泪给我织毛衣,给爸爸煎药。”“我爱我妈妈,可我不想爱秋天和冬天,老师,可以吗?”他看着我,眼睛里是不安的期待。
我微微哽咽着点点头,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与此同时,安锐的同桌也举起了手。在我渐渐模糊的眼睛里,我看到许多举起的手臂,( )孩子们的,( )老师的,甚至( )评委和专家们的。
十多年后,安锐在寄给我的贺卡里写道:“谢谢您,因为在八岁那年,我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其实,我遇见的又何尝不是世上最好的爱?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厚重的( ) 沉默的( ) 懊恼的( )
( )的声音 ( )的语言 ( )的铃声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引号的用法很多,文中有一处是表示特定词语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
【4】安锐将妈妈的右眼画成了一团浑浊的雾,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左眼角有泪滴下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妈妈的双手则用了怪诞的紫黑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安锐说,八岁那年,他遇见了世上最好的爱,他遇见的“爱”是_____________给他的爱;老师说,他遇见的也是世上最好的爱,他遇见的“爱”是____________给______________的爱。
【6】安锐说他不想爱秋天和冬天,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告诉我们,最难扫的落叶是秋天被人踩碎或被车碾碎的落叶,最难扫的雪是冬天被车碾过或被人踏过的雪。请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写一段话。争取让读者看出落叶或雪的难扫。
安锐的妈妈像往常一样来到路边,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乐园。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xiāo);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1.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是( )。
A.总分关系 B.分总关系
C.总分总关系
2.第二自然段用了( )方法突出鹅的叫声大的特点。
A.比喻 B.对比 C.排比
3.鹅的高傲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中。
4.第二自然段主要写鹅的_______________。
13、课文句子
(1)雾( ),天( )。
(2)绿水( ),( );青山( ),( )。
(3)水水山山( ),( )。
(4)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
(5)《白鹅》一文中大白鹅的特点是 ( ) ,作者是从白鹅的 ( )、( )、( ) 三方面具体写的。文章在字里行 间抒发了作者对鹅的( )之情。
(6)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 鸟声,到处都是 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 ),有的 ( ),有的( )。
(7)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8)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 ),( ),( )。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14、自己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晨,爱因斯坦正拿着鱼竿准备和那一群孩子一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忧。”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父亲充满关爱地对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
“说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掉到了烟囱(cōng)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灰尘,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去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guàng)去了。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下躲避,以为自己见到了妖怪。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天才也会照成傻瓜。”
爱因斯坦听后,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他人生璀璨的光芒。
【1】认真读画线句子,完成下面练习。
爱因斯坦说的这句话,意思是( )
A没考及格,没什么可担忧的。B没考及格,非常让人担忧。
不改变句意,将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父亲讲的语言故事,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两只猫在屋里玩耍,不小心掉到烟囱里了。 ( )
(2)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很干净,一只很脏。( )
(3)干净的猫把脏猫当成镜子,以为自己很脏,就去河边洗脸。( )
(4)两只猫都以对方为镜子,照出了真实的自己。 ( )
【3】父亲讲寓言故事的目的在于教育爱因斯坦( )
A.不要同一群贪玩的孩子在一起。
B.不要去钓鱼。
C.不要和贪玩的孩子比,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
D.不要拿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4】爱因斯坦听了父亲的话,羞愧地__________。他为什么而羞愧?_______________
【5】爱因斯坦前后有什么变化?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上课应该认真听讲。(改成问号结尾的句子,句子意思不能变。)
__________
(2)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仿写句子)
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错误。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龙舟赛是舞钢市端午节期间最繁重的节庆活动。这一天。龙泉湖上激情燃烧,号子声、锣鼓声、加油声,声声不息,振动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雪。
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非常好看,我爱不释手,不肯放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测验时,被一道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果然,我想到了老师教的画图法,就用它解决了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妹妹已经上四年级了。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由于她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方法正确,因为,她取得了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表达
生活是个万花筒,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有些是我们听到的,请从中选一件事,写下来,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要求:(1)题目自拟;(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3)按一定的顺序来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