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语表达情感的一项是( )
A.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B.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D.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宁可(nìng) 角色(jué) 气氛(fēn)
B.热敷(fū) 拯救(zhěng) 石级(jí)
C.鲫鱼(jì) 挑衅(xìn) 花蕊(ruǐ)
D.冶炼(yě) 惩罚(chěng) 殷切(yīn)
3、下列字的读音中有一个不正确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A.嘶(sī)哑
B.挨揍(zhòu)
C.骨髓(suǐ)
4、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在天都峰上拍了很多相片。
A.dū xiānɡ
B.dōu xiānɡ
C.dū xiànɡ
D.dōu xiànɡ
5、夸父是通过( )追逐太阳的。
A.奔跑
B.骑马
C.飞行
D.骑驴
6、下雪了,妈妈劝季晨取消和朋友外出的约定,季晨应该用“ ”说服妈妈。(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D.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7、下列词语的读音只有一组是不正确的,是( )
A.相似(sì)颓丧(tuí) B.填空(tiān)赦免(shé)
C.熟透(shú)海参(shēn) D.不禁(jīn)猝不及防(cù)
8、积累运用。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八字成语)
(2)做事情开头稍微有一点微小的误差,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喜欢问问题就会变得知识渊博,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狭隘。这正是《尚书》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朋友离别时,我们可以引用高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祝福之情。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这首诗歌表现了白桦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通过哪些事物打比方来写白桦树的“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眼前的白桦非常高直,你是从哪句知道的?用“____________”画出。
【4】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换伞
早晨,天下着雨,街边的一家点心店门前挤满了人,我撑着伞,排在买早点的行列中。
好不容易轮到我买了。我收下雨伞,放在柜台边,买了点心,匆忙间顺手拿起柜台边的一把雨伞抽身退了出来,撑开伞,一头扎进了雨帘。
我正在匆匆赶路,忽然听到有人在喊:“等一等!”雨声夹着喊声,是喊我吗?回头一看,一把黑布伞穿过透明的雨丝,向我急速地移动着。
雨伞移到我身边便停住了,伞一斜,露出一张秀气的脸。 “大哥哥,伞拿错了,这把才是你的。”我这才发觉自己的伞在她的手里——那是前不久才买的。
“大哥哥,我的伞面已经打补丁了,给!”甜甜的声音有点醉人。
我撑着自己的伞继续赶路,一滴雨点落在我的唇边。哟,甜津津的,像蜜一样,一直甜到我心里。
【1】这篇短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本文是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先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
【2】短文的第4、5自然段主要抓住了小姑娘的( )进行描写。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D.神态
【3】短文中作者重点对____________这个人物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其_____________的品质。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补充说明
C.表示意思的转折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1】如果给每个自然段的画面取名,可以分别是:________图,________图。
【2】这两个自然段是按照___顺序来写的,语段中提示这一顺序的词语有“___”“___”等。
【3】第二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把纺织娘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4】“天高地阔”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天高地远,大地辽阔,形容空间大。这里用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围魏救赵
①公元前354年,实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②赵国向齐国求援。齐王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前去救援。 田忌本打算率军直奔邯郸,去解救赵国。孙膑却连连摇头,对田忌说:“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田忌说:“那你说怎么办?”
③孙膑胸有成竹地说:“魏国集中全国的兵力去攻打邯郸,都城大梁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粮草也基本都供应给前线了,这不是一个大好机会吗?我们现在去救邯郸,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都城一旦危急,魏军必定会回师自救。我们在他们返回的途中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④这一番话说得田忌心服口服,他立即下令,大军直奔魏国都城大梁而去。
⑤庞涓得知齐国大军围攻大梁的消息,非常着急,马上命令部队,放弃正在攻打的邯郸,连夜回师救援。
⑥孙膑得知这个消息,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下埋伏。当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魏军经过此地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
⑦从此,孙膑名扬天下,世间争相传诵他的兵法。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
(2)比喻有充分的把握取胜。( )
(3)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待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 )
2.下面的几个问句中,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不等我们赶到,邯郸就会失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
B.那你说怎么办?
C.都城大梁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粮草也基本都供应给前线了,这不是一个大好机会吗?
D.我们在他们返回的途中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3.孙膑准备“乘虚而入,直取大梁”,魏国都城大梁“虚”在哪里呢?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是“三十六计”中的一则,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蜗牛
记得小时候,每当下过雨,我和小伙伴们就到潮湿的墙根捉蜗牛。蜗牛总是藏在圆圆的螺旋形的硬壳里不肯出来。于是我们就把它们放在平整的石块上,一边唱着歌谣,一边观察着它们的动静。不一会儿,从硬壳里探出一对长着小黑眼睛的触角,东张西望地巡视一番,直到觉得四周没有一点儿危险了,才慢慢地伸出头来。要是轻轻地碰它一下,它便立即把头缩回去。嘿,真是个胆小鬼!
有一次,我将一只蜗牛放在墙壁上,想看看它怎样在垂直平面上爬行。它爬得慢极了,脖子伸得老长,背上重重的壳像一块大石头向下坠着。看得出,它爬得很努力。好半天,在它的身后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爬痕。我看得有些不耐烦了,可它还在不懈(xiè)地向上爬,只是有时稍停一下,喘一口气,又继续往上爬。我想逗逗它,但是刚碰到它的触角,它身子用力一缩,就从墙上掉了下来,“啪”的一声,摔到地上。我真担心会把它摔坏了,急忙俯下身子去察看。谁知过了一会儿,它又探出了小脑袋,一对触角摆来摆去,好像在说:“没关系,我没摔坏。”我以为它会畏惧,会退缩,会放弃爬墙的努力,然而,它又爬上了墙壁,一点儿一点儿地努力往上挪(nuó)动着。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哪!我开始敬佩它了,于是用最大的耐心仔细看它往上爬。终于,经过几十分钟的长途跋(bá)涉,它到达了墙壁的顶端。它转过小脑袋向下看了看,似乎在说:“你看到了吗?我成功了!”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爱在______捉蜗牛,“我们”把蜗牛放在________和________,观察它的动静。
(2)“我”观察蜗牛爬墙时的心情变化是:不耐烦→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我”发现蜗牛有什么特点?对的打“√”,错的打“×”。
(1)蜗牛的硬壳是圆圆的螺旋形的。(______)
(2)蜗牛爬得很快。(______)
(3)蜗牛可以垂直向上爬。(______)
(4)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什么?你认为写得怎样?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从观察蜗牛爬行的过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董永和七仙女
董永年幼丧母,和父亲相依为命。可天有不测风云,老父亲一病不起。董永为了医治父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最后连给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卖身葬父。
一个财主觉得他可怜,又见他诚实忠厚,便买下了他。董永用卖身所得的钱安葬了父亲,又为父亲守孝三年。三年孝满,他便履行卖身契约,到财主家当长工抵债。
他走到一棵老槐树下,遇到了一名女子。女子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表示愿意嫁给他为妻,并与他一同去财主家抵债。财主为难他们说若能织出三百匹细绢,就可让董永赎身回家。那女子心灵手巧,一个月便将三百匹细绢织成,董永得以提前赎身。
董永兴高采烈地带着妻子回家。就在他们经过当初相遇的老槐树时,突然狂风大作,原来那女子是天上的七仙女,是特意来搭救董永的,天兵天将奉旨来捉拿七仙女。七仙女不忍丈夫无辜受害,只得以实情相告,随后怀着悲愤的心情,返回了天庭。
孝顺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敬佩卖身葬父的董永,所以给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情节。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便是据此创作的。据说湖北省孝感市,就是董永与七仙女相见和分别之处,县名“孝感”即由此而来。
如今,孝顺这种传统美德被很好地流传下来,这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幸事。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懂得孝顺的人,一定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愿这种美好传统世代相传。
【1】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_______________
(2)兴致高,情绪热烈。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董永的不幸遭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董永的妻子是 ______,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读了这个故事,你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请你提出两个问题来并说明你是从哪个角度提的?
问题一:(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处的“这种传统美德”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具有这种传统美德的名人或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样发扬这种传统美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白公鹅挺着脖子。(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个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猫有些调皮。主人很喜欢小猫。(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中的三处错误。
店里的剃头师傅都欢迎不小沙这样的顾客,所以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不喜欢的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17、请修改病句。
(1)世界各地流传着五颜六色的神话传说。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救治病人,亲自试吃各种植物,以确定它们的药性。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
19、习作风景线
在你的班级里,一定有学习刻苦的同学。请你向我们介绍一下他(她)吧,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