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分类有误的一项是( )
A.鲫鱼 螃蟹 鱿鱼 海参
B.西瓜 香蕉 橙子 苹果
C.衬衫 背心 毛衣 风衣
D.香皂 牙刷 毛巾 菜板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句是( )。
A.我和小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B.同学们个个笔直地站立着,纹丝不动。
C.在这条路应该伸延过去的地方,树立着一颗高高的橡树。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3、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部是描写人物动作的一项是( )
A.点头哈腰 活蹦乱跳
B.面红耳赤 眼疾手快
C.手舞足蹈 披头散发
D.提心吊胆 张牙舞爪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浪费(fèi) 按时(àn) 规律(lù)
B. 挣脱(zhēnɡ) 震动(zhèn) 柔弱(ruò)
C. 欣赏(xēn) 玻璃(bō) 瘦小(shòu)
D. 洗刷(shuā) 不禁(jīn) 悲观(bēi)
5、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 ,歌声振林樾。
(2).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年好景_______________,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_____________。
6、古诗填空。
(1).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3).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
(4).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_____。
(5)._______,山后山前处处梅。
7、给多音字组词。
藏:cáng zàng 便:biàn pián 。
壳:qiào ké 觉:jué jiào 。
8、看拼音写词语。
fù qīn zhuāng zài wán shuǎ bǎo guì
shì xiàn zāi shù chì bǎng cōng míng
jiāo wài qiáng bì
9、课内阅读。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
仔细观察
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在“”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_句,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_在我看来,蒲公英的花还可以比作____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填空,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早上,草地是_____________ ,因为蒲公英的_____________。
中午,草地是____________ ,因为蒲公英的______________。
傍晚,草地是____________ ,因为蒲公英的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片段)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还有两处比喻句,请你在文中用“ ”画出来。
【3】你从片段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和感情?( )
A.作者对落叶的喜爱
B.作者对秋天铺满落叶的水泥道的喜爱和他对生活的热爱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秋分过后,黑夜就渐渐比白天长了,缺乏阳光的寒冷时节又开始了。
田野里空荡荡的,夏天太阳所赐予的物产已经收获完毕,许多植物已经褪色或枯死。在植物和动物适应冬季以前,迁徙的季节来临了。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在传播。许多种子装备着小小的翅膀或是“降落伞”,比如蓟类植物,风把它们的种子从妈妈那里带走,吹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地上到处都是新的种子。如果所有的种子都落在同一个地方,它们就会互相抢夺地盘和阳光。
许多幼小的动物正在成长。它们离开了父母,自己去找一处新的住所。小蜘蛛用闪闪发亮的丝将自己悬挂在空中,有时候它们远离原来的巢穴,到几公里之外搭建新家,有时候它们就直接在遇到的第一根树枝上安家。
候鸟也开始了它们的旅途。随着秋日的光照一天天变短,候鸟的“生物钟”催促着它们:是时候了,出发吧!它们向着太阳,飞向那白昼更长、气候更温暖的南方。燕子早早地启程了,因为它知道,要不了多久,这里将没有昆虫可吃。
【1】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第2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空荡荡”的意思是_______。
【2】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请你用“____”分别画出第3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中这样的句子。
【3】读了这篇文章,用“﹏﹏﹏”画出一处你觉得有新鲜感的句子,并作赏析。
_______
【4】文中写了蓟类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回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写出一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
_______
12、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各题。
喇叭花
①我在院子里种了些喇叭花,天天去浇水。这天早晨,我发现喇叭花出芽了,我高兴极了,蹲下身子,仔细地看那刚出土的新芽。它们显得那么嫩,那么弱,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土的。
②听人介绍,喇叭花要到暑假才能开,花儿可漂亮呢,就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紫红的,有蓝的,有白的……不过得给它们搭个架子,好让花蔓攀上去。
③我找来几根长竹竿,给喇叭花搭了个架子。每天早晨,我都要跑出去看看花蔓又长了多少。花蔓顺着架子迅速向上攀,一直攀到屋檐上。叶子越长越密,成了一堵绿色的墙。
④一天早晨,我照例来到院子里,欣喜地发现在那缀满了花骨朵的绿叶中,开了一朵紫红色的喇叭花,又娇嫩,又鲜艳。
⑤喇叭花开得一天比一天多。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花布。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花蔓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
【1】喇叭花开花的时间是(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我”看到的第一朵喇叭花的颜色是( )
A.蓝色 B.白色 C.粉红色 D.紫红色
【3】文中第( )自然段写到了喇叭花的颜色。
A.二、三、四 B.二、三、五
C.二、四、五 D.三、四、五
【4】第⑤自然段写了喇叭花的哪两种特点?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5】“屋檐上也开了花,有一条花蔓还悄悄地把几朵花送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请你也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句子。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睡姿百态
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江河湖海里的鱼儿要睡觉。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还是静止的时候,都睁大着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的。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栖息在树上的金丝雀等鸟儿,两只脚停在树上睡觉,它们有趾骨和韧带来帮忙,不会从树上摔下来。
长颈鹿睡觉时头部向后仰着,长脖子向后仰着,弯成弓形,前腿和一条后腿弯在肚子下,另一条腿伸展在一边。耳朵竖着,时刻警戒着。它们酣睡的时间很短,最长不超过12分钟,最短只有1分钟。这样的酣睡,每夜5~10次,每次平均4分钟。
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1】金鱼游动或静止时都睁大着眼睛,是因为( )。
A.它们从来不睡觉。
B.它们时刻警惕天敌的侵袭。
C.它们大多数没有眼睑,无法闭眼睡觉。
D.它们用大眼睛吸引异性。
【2】金丝雀等鸟儿能两只脚停在树上睡觉,是因为( )。
A.这是它们的一种爱好。
B.它们能飞行,万一摔下能立即展翅高飞。
C.它们的脚上有黏液。
D.它们有趾骨和韧带来帮忙,不会从树上摔下来。
【3】下列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
A.长颈鹿每夜睡觉的时间不超过12分钟。
B.长颈鹿睡觉时竖起耳朵是为了及时发现危险。
C.金丝雀和长颈鹿睡觉都是一种休息放松,为了消除疲劳。
D.动物睡觉时,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
【4】这篇短文围绕“________”这句话,介绍了__、__、__这几种动物的独特睡姿。
14、我能阅读课外短文《西湖》做题。
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xiāng)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②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扫视四周 极目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飞过 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③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 干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yōu)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g)化在月色里了。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
【2】理解句子填空。
(1)划横线句子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该句是把____比作“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2)划波浪线句中子的“硕大”的近义词是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水面___、____的特点。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短文第4自然段是围绕“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这句话来写的。( )
(2)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
【4】本文描写了白天和____的西湖美景,都表达了作者____之情。
1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是触须为蜂指引方向吗?
①我用几只高墙石蜂作为实验对象,尝试将它们的触须尽可能地全部剪去,在剪掉它们的触须之后,将它们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放掉。最后的结果是,这些被剪掉触须的石蜂像其他普通石蜂一样,很容易地返回到了它们的蜂巢中。
②这个实验也曾被我用在我们地区的一种最大的蜂身上,即节腹泥蜂。同样的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并没有不同。节腹泥蜂捕捉象虫非常厉害,但是它们的触须与高墙石蜂一样,并不决定它们的方向感。即便没有了触须,这些捕捉象虫的高手依然可以找到自己的蜂巢。
③通过这几个实验,我才确定人们普遍认为的“触须具有指引方向的能力”这个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我的结论是:触须没有指引方向的能力。至于是什么器官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我只能说我现在还不知道。
从文中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把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论 |
验证蜂的触须是否具有指引方向的能力 | _______ | _______ |
16、三年级(2)班将要举行关于“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否应该有奖金”的主题班会,下面是正反双方的观点,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吧。
正方: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应该有奖金。
反方: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不应该有奖金。
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小英在大家注视的目光中,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①写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 ________
②“骤然间”的近义词有: ________
18、句子大练兵。
1.早晨,佳佳的胃不舒服,疼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合适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2.女排姑娘们团结一心,战胜了比自己强大的美国队。这真是:__________,泰山移。(补充完整)
3.修改下面病句。
同学们被小演员动听的歌声和舞蹈吸引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花坛里开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红花。
2.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3.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雨。
4.他穿了一件华贵的衣服,一顶天蓝色的帽子。
20、修改病句。
1.我追出去,爸爸己经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早晨,我穿着校服和红领巾来到了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到了,奶奶家的果园里真热闹,有苹果、山楂、西红柿和梨。
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乐园。
草地上,小乌龟和爸爸在玩跷跷板。这时走来了一头大象。大象看了心里直痒痒,对乌龟爸爸说:“让我也来玩一玩吧!”大象坐在跷跷板的另一头,一用力,“呼”,小乌龟一下子飞上了天…… |
读完上面在材料,想一想小乌龟到了天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发挥你丰富的想象,以“小乌龟奇遇记”为题,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要求:①把方框里的文字抄写在作文格内;②发挥丰富的想象,把新奇有趣的内容写清楚;③书写认真,语句通顺,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