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助人”的:
(1)予人玫瑰,_________________。
(2)平时肯帮人,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锦上添花,_________________。
2、甜甜在查找资料时对有的词语不太理解,请你帮她理解。
(1)“他在寻觅帮助他的大叔”一句中“寻觅”的近义词是_________,猜测“寻觅”意思是_________。可以通过联想_________来猜词语意思。
(2)“巨轮冲开波浪,驶向远方”中“波浪”的偏旁都是“_________”,所以“波浪”与_________有关,再结合句子的语境可知它的意思是_________。
3、看拼音,写汉字。
4、组词练习
洗( )( )( )
认( )( )( )
扫( )( )(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午的时候太阳在(___),地上的树影指着(___)。
2.北极星永远高挂在(___)。
3.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___),枝叶稀的一面是(___)。
4.沟渠里的雪朝(___)的化得快,向(___)的化得慢。
6、拼一拼,写一写。
yóu xì tuán jié qián bì pì gu
gān tián jīng líng zhuǎn yǎn mín zú
7、判断题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深,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浅,说明这条河有深有浅,说不清楚。(_______)
【2】小组讨论的时候,要主动发表意见,一个人说完,另一个人再说。(_______)
【3】可以把,狼,蚕,蝴蝶,铅笔分为一类。(_______)
【4】朋友有了小错误不改正,我会给他讲《亡羊补牢》的故事。(_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是一只小虫子》中,小虫子们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 (______)
【2】千人糕必须经过一千个人的劳动才能制作出来。 (______)
【3】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是因为贝壳漂亮、珍贵;把贝壳当作饰品,是因为贝壳方便携带、不易损坏。 (______)
【4】《揠苗助长》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______)
【5】(名校期末真题)青蛙把泥塘卖给了野鸭。 (______)
9、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2】窟、窑、窄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洞穴有关。(______)
【3】“轻诺必寡信”是说别人随便说什么,我们都要相信。(______)
【4】“雪特别怕太阳”与“书包的样子很特别”中的“特别”意思相同。(______)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______)
10、判断题。(对的打“√”,错的“×”)
看书的时候,学会看目录,对我们的阅读很有帮助。(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在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
这里的美食品种非常多,有火锅、烤鱼、酸辣粉、“赖汤圆”等。其中,我最爱吃的要数“赖汤圆”了。
据说,从前在成都的一条很小的巷子里,有一位姓赖的老婆婆。她每天早上都要包很多汤圆去卖。她包的汤圆味道好,个儿大,还很便宜,大家都争着去买,所以她的汤圆出了名。
人们为了记住她的汤圆,就用她的姓给汤圆取名叫“赖汤圆”。你要是有机会来我的家乡,一定要尝尝这有名的“赖汤圆”哟!
【1】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小巷子 一( )老婆婆 一( )汤圆
【2】四川成都号称“____________”。
【3】用“——”画出“赖汤圆”出名的原因。
【4】文中提到的其他的四川美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猴戴眼镜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补衣服,他( )地问她们为什么要戴眼镜,妈妈和奶奶回答:“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jiāo),他( )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 )地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纪大了,戴老花眼镜;
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适合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适合自己。”
【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①生气 ②耐心 ③好奇
【2】根据短文内容,用“\”画掉括号中的错误选项。
妈妈和奶奶戴上眼镜后看得很(清楚 模糊),但是小猴戴上妈妈的(近视 老花)眼镜感觉(清楚 模糊),小猴戴上奶奶的(近视 老花)眼镜感觉(清清楚楚 头昏眼花)。
【3】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老师带我们去找春天。
我们来到田野里,有才开出金黄的花,许多蜜蜂在采蜜,麦苗绿油油的,好像给大地穿上了绿色的衣裳。
我们来到菜园里,各种各样的蔬菜都长出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绿绿的、嫩嫩的,满地都是。
我们来到果园里,有的桃树已经开出粉红色的花,微风吹来,飘着一股香气。几只小鸟站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欢迎我们找春天。
【1】第2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自然段中描写小鸟叫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2】“我们”和老师一起在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里找到了春天。
【3】你还在哪里找到了春天?写一写。
我在______________找到了春天。看,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熊戴眼镜(jìnɡ)
小熊看见妈妈戴着眼镜看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fénɡ)补(bǔ)衣服,它就问这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chǔ)。”
一天,小熊戴上了妈妈的眼镜,哟!模(mó)模糊(hū)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晕(yūn)眼花,差点摔(shuāi)跤(jiāo)。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戴上眼镜看得一点儿也不清楚。
熊妈妈知道了,对小熊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的是老花镜;妈妈视力不好,戴的是近视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根据短文内容选一选(填序号)。
①缝补衣服 ②看书、写字
妈妈戴着眼镜______,奶奶戴着眼镜_____。
【3】小猴的妈妈需要戴_______,它的奶奶需要戴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A.小熊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B.小熊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C.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花宴(yàn)
我永远不会忘记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那儿是花的世界。外祖父常常拉着我的手,带着我在花丛里漫游。我认识了玫瑰、藤萝、白玉兰,还认识了腊梅、曼(màn)陀(tuó)罗、夹竹桃……
我记得每一次见到外祖父,他都给我吃玫瑰酱。那是他在春天里采下花瓣,捣碎以后,加糖腌(yān)制的。我还记得,外祖父看着我喷香地吃着,他笑得那样开心。
我越吃越高兴,便问外祖父,所有的花儿都能做这样好吃的酱吗?外祖父告诉我,美丽的花不一定都能吃。他指着曼陀罗、夹竹桃说:那是有毒的。
以后,我每到外祖父家做客,他都请我吃掺(chān)有花儿做的食品。有时他请我吃藤萝饼,有时给我喝香甜香甜的桂花粥。我还记得,外祖父说:如果有一座花园,他能给我开一桌百花宴哩!
我还记得,那次外祖父送我一串茉(mò)莉花的项链。我戴着它,走到哪儿,哪儿就有人说:“香姑娘来了!”回到家里,妈妈告诉我,茉莉花可以熏(xūn)茶。我高兴地送给了她。
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是一片永远走不到尽头的花的世界,那里有花香、美丽和慈爱。
【1】( )和曼陀罗不能做好吃的食品。
A.玫瑰 B.桂花 C.夹竹桃
【2】“我永远不会忘记外祖父那小小的庭院,那儿是花的世界。”“花的世界”指的是( )
A..外祖父的庭院都是用花做成的 B.外祖父的庭院里有很多很多的花
【3】“我戴着它,走到哪儿,哪儿就有人说:‘香姑娘来了!’”是因为( )
A.“我”戴着的茉莉花很香 B.“我”本来就很香
【4】读句子“外祖父常常拉着我的手,带着我在花丛里漫游。”要回答“外祖父带着我在哪里漫游”,应当重读( )
A.外祖父 B.常常 C.花丛里 D.漫游
1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
A.只要能帮助事物发展,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可以做
B.不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办坏
(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
A.羊已经丢了,修羊圈也没用了。 B.羊已经丢了,要赶紧修羊圈。
(3)《亡羊补牢》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
(4)王小明的作业写错了几个字,李一萌叫他订正,他却说:“已经错了,还订正,有用吗?”请你用本课学到的道理劝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蜘蛛把那条长长的围巾织完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蜘蛛想: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词句。
(1)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被我们当成了公主。(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用加点词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我的爸爸。(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又粗又细的柏树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草把大山染绿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蛙在游泳。(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快乐写话。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还有“六一”儿童节、教师节等。请你选择一个节日,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一段话,来表现出节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