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动词。
例:(摘)野果
________蘑菇 ________野菜
________松鼠 ________蜻蜓
________蝈蝈 ________夕阳
2、填空。
“森”共___画,第5画是___,组词___。
“结”共___画,第5画是___,组词___。
“灵”共___画,第3画是___,组词___。
“梦”共___画,最后1画是___,组词___。
3、一字组多词。
4、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1.黑发(fā fà)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2.箱子里空(kōng kòng)大的地方放大书,空小的地方放小书,鲁迅把书摆得整整齐齐。( )
3.小雪得了一种病,由于药物治疗,他漂(piāo piào)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 )
5、我会看拼音,写词语,还能把字写漂亮。
hǎi xiá | xìng yùn | lǐ wù | huǒ yào | yóu xì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tuán yuán | liú shén | píng guǒ | sheng lì | xún zhǎo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6、看拼音,写汉字。
zǔ xiān nóng lǜ huí yì yuán shǐ sēn lín
měi hǎo yáo yuǎn qīng tíng cāng cāng máng máng
7、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儿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______)
【2】窟、窑、窄这三个字的意思都与洞穴有关。(______)
【3】“轻诺必寡信”是说别人随便说什么,我们都要相信。(______)
【4】“雪特别怕太阳”与“书包的样子很特别”中的“特别”意思相同。(______)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______)
8、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 《咏柳》和《村居》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作者也都生活在唐代。(______)
(2) 《咏柳》这首诗中把柳叶比作丝带,把柳条比作碧玉,把柳树写得非常美。(______)
(3)“黄莺(yēng)、喝醉(zuì)、咏(rǒng)柳、裁(cái)剪”这四个读音只有一个是正确的。(______)
9、根据课外阅读内容判断。
【1】湾的爸爸是个大骗子,被关在牢里五年了。__________
【2】瘦子叔叔一共拿了老奶奶十三颗枣子。 __________
【3】湾用红葫芦教妞妞学游泳。 __________
【4】一个黄昏,妞妞烧掉了河心小岛。 __________
10、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题目“沙滩上的童话”是指“我们”在沙滩上讲有关沙滩的童话。(_____)
(2)《沙滩上的童话》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修筑城堡一编织童话一攻打城堡一救出公主一找到“公主”。(_______)
(3)《我是一只小虫子》中的“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也不好。(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鸭子在河边洗完澡,朝村里走去。突然,树丛里蹿(cuān)出一只狐狸,要吃鸭子。鸭子说:“我会学狐狸叫,你听我叫几下像不像再吃我,行吗?”狐狸放开鸭子。鸭子叫了几声,狐狸很生气,他说:“一点也不像!”接着他自己叫了几声,村子里的狗听到狐狸的叫声,一齐冲了过来。狐狸听到远处的狗叫声,急忙丢下鸭子逃走了。鸭子高高兴兴地回到了主人家里。
【1】这段话有(_____)句话。
【2】故事中写了 ____、______、____ 之间发生的事。
【3】“急忙”可以换成________,句子意思不变。
【4】狐狸为什么丢下鸭子逃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狐狸上了鸭子的当。
B.狐狸怕狗,听到狗叫就跑。
C.遇事要冷静,再动脑想办法,就定能取胜。
12、阅读理解。
植物能吃虫。夏天,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草。毛毡草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有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了30厘米。
此外,还有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1】请为文章拟一个题目。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毛毡草能分泌出含有很甜的味道和香气的液体,_____小虫,然后_______小虫。
(2)听音乐的花木、稻子比没听音乐的同样的花木、稻子长得__________。
【3】短文重点介绍了 、 的奇妙之处,简略地介绍了奇妙的 、 、 。
13、课外阅读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元旦的清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庄严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正在进行。
国旗班的旗手擎着五星红旗,护旗队员身着礼服,肩披金色绶带,在《歌唱祖国》的乐曲声中,正步走向旗杆。
升旗手庄严地接过国旗。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军乐队奏起国歌。国旗护卫队员行持枪礼,军人和少先队员行举手礼,群众肃立注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1】短文一共有____个自然段。
【2】用“ ”画出文中描写升国旗时国旗班战士装束和动作的句子。
【3】用“人山人海”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人山人海 ______ ______ ______
【5】我国的国旗是______,国歌是______。
14、课外阅读
枣树
我家院子里有一棵古老而又高大的枣树。春天,枣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枣花。夏天,花
落了,枣树上结满了小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红了,变成了很大很大的红枣。这
时,树上好像挂满了红红的灯笼。我和小朋友站在树下,抬头望着这些红红的大枣,真高兴
啊!秋末冬初,我们吃着又红又甜的大枣,心里十分感激种枣树的人。
1.在文中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括号里。
( )的枣树 ( )的红枣
( )的枣花 ( )的灯笼
2.“树上好像挂满了红红的灯笼”一句中,“灯笼”指的是( )。
3.用“ ”画出描写小枣树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的句子。
15、阅读短文
晚 霞
太阳是世界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在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山,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唧唧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1】读短文,填空。
太阳每天从_____________出来,到_______________去休息。
【2】读短文,选填序号。
文中的“母亲”指________“儿女”指________“红头巾”指________
①晚霞 ②太阳 ③世上万物
【3】短文中写晚霞映红了______,映红了______,也映红了______________,想一想,晚霞还映红了_______________,映红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你觉得向日葵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写句子,用上加线的词语。
(1)前面四只小狗像是会滚动的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男孩把手伸进口袋,但掏出的只是一些零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何必买这只小狗呢?它又不能像其他小狗一样陪你跳,陪你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中,航天员在宇宙飞船里是怎样睡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将句子补充完整。
(1)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上加点词,写一句完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3)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仿照例句写一写)
胡晓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家。
19、用横线上的词语写一句话。
例: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鸟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是小作家。(15分)
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发挥你的想象,把图上的内容写具体,让我们比比谁写得最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