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为公路边上的指示牌,圆牌上显示限速为,方牌上标有“前方区间测速,长度
”。一汽车通过监测起点和终点的速度分别为
和
,通过测速区间的时间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的是位移
B.该汽车在测速区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C.起点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
D.该汽车区间测速超速
2、交警在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把监控仪器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肇事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且遇车轮抱死)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B.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C.刹车后末的速度为
D.刹车后内的平均速度为
3、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自然科学,人们在认识世界、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中总结出许多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1】物理学家在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应用了许多思想方法,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研究弹力时,通过激光笔、平面镜观察桌面形变,应用了微小量放大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根据平均速度,当△t很小时,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应用了极限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应用了微元法
【2】如图所示,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轻质小圆环连接。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共同拉小圆环,小圆环在力F1、F2的作用下静止于O点。再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仍使它静止于O点,此时作用在小圆环上的力为F。本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法,其中“等效性”体现在( )
A.F1、F2与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两次拉动小圆环过程中,使小圆环都处于O点
C.两次拉动小圆环过程中,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D.两次拉动小圆环过程中,使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等
4、小明想测量地铁启动或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他把一支圆珠笔绑在一根细绳的下端,细绳的上端用电工胶布临时固定在地铁的竖直扶手上。在地铁启动后的某段过程中,细绳偏离了竖直方向,他用手机拍摄了当时情况的照片(图甲),拍摄方向跟地铁前进方向垂直,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经过测量图中,
,若
取
,估算地铁加速度大小正确的是( )
A.
B.
C.
D.
5、跳伞表演是人们普遍喜欢的观赏性体育项目,如图所示,当运动员从直升机上由静止跳下后,在下落过程中将会受到水平风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平风力越大,运动员下落时间越长,运动员可完成更多的动作
B.水平风力越大,运动员着地时的竖直速度越大,有可能对运动员造成伤害
C.运动员下落时间与水平风力无关
D.运动员着地速度与水平风力无关
6、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物理学实验中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光电门测速度,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B.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利用插有细玻璃管的水瓶观察微小形变,运用了微元法
8、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盛大开幕。开幕式以“数实融合”为主题,不仅呈现了绚丽的烟花秀,还采用了数字化技术进行火炬点火。如图所示为数字火炬手正在跨越钱塘江奔向亚运会主场馆的情景。已知火炬手跨越钱塘江约花了3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数字火炬手跑动的姿态时,可以把数字火炬手视为质点
B.研究数字火炬手通过钱塘江的速度大小,可以把数字火炬手视为质点
C.以钱塘江面为参考系,数字火炬手是静止的
D.“30s”指的是时刻
9、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B.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C.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D.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分别是米、千克、牛顿
11、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是全世界足球爱好者的一场盛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场球赛常规时间结束后又补时5分钟,5分钟指的是时刻
B.研究球员在某次带球长途奔袭中足球的运动路线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C.某球员一场比赛大约跑动了10公里是指他运动的位移
D.以比赛中正飞向球门的足球为参考系,球门是静止的
12、如图所示,一架直梯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直梯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壁对直梯的弹力是因直梯形变产生的
B.地面对直梯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C.直梯受到4个力作用
D.直梯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13、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物理科学家,表彰他们对于超快激光和阿秒物理科学的开创性工作。阿秒激光脉冲(1阿秒秒)是目前人们所能控制的最短时间过程,可用来测量原子内绕核运动电子的动态行为等超快物理现象。其应用类似于频闪照相机,下面三幅图是同一小球,在同一地点,用同一频闪照相仪得到的运动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中小球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不相同
B.丙图中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三种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位移相同
D.三种运动过程中,相等时间内小球速度变化量不相同
14、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质量M=80k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α=30°,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
,重力加速度g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若缓慢增大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与
的合力增大
D.若缓慢增大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与
都增大
15、2023年9月30日,杭州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举行,中国组合以375. 30分获得冠军,这是杭州亚运会跳水项目的首枚金牌。双人跳水比赛时,两名运动员从跳台起跳后先上升再下落,在空中的动作完全同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离开跳台后的运动属于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员在空中以彼此为参考系是静止的
C.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的速度与加速度始终方向相同
D.运动员从离开跳台到落到水面的过程中路程等于位移大小
16、伽利略曾设计过一个斜面实验: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直至斜面最终变为水平。图是现代所做的伽利略斜面实验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斜面上运动越来越慢,主要是摩擦作用的影响
B.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该实验完全是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
D.该实验证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7、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圆形晾衣网,用轻绳靠墙悬挂在钉子上,如图所示,已知轻绳长度为圆形晾衣网直径的两倍,墙壁对晾衣网的支持力为N,绳子中的张力为T,重力加速度为g,该装置的重心在圆心处,则( )
A.
B.
C.
D.
18、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M置于水平地面,物块B置于斜面上,轻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A、B两物块,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A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OA绳的力F,使A缓慢顺时针转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M、B始终静止不动,已知A质量为B质量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先变大后变小
B.绳子拉力越来越大
C.物块B所受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地面对M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19、如图为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B.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C.第1s末与第3s末物体在同一位置
D.第4s末物体回到了出发点
20、校运会400m比赛中,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这样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做法其实是公平,因为参加比赛的同学位移大小相同
B.这种做法其实是公平,因为参加比赛的同学路程相同
C.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内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D.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21、图中虚线描述的是一位跳水运动员高台跳水时头部的运动轨迹,最后运动员沿竖直方向速度v入水,图中与入水速度方向可能相同的位置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22、关于下图描述运动的图象,正确的说法是( )
A.图像A描述的是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图像B描述的是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图像C描述的是一个物体沿斜面向上滑动,达到最高点后又向下滑动
D.图像D描述的可能是一个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
23、如图1所示一个光滑的圆锥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其轴线竖直,母线与轴线之间夹角为,一条长度为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圆锥体的顶点O处,另一端拴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看作质点),小球以角速度
绕圆锥体的轴线做匀速圆周运动,细线拉力F随
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
,由图2可知( )
A.绳长为
B.母线与轴线之间夹角
C.小球质量为
D.小球的角速度为时,小球刚离开锥面
24、如图所示,水平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一小球,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光滑木板将小球挡住,使小球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将木板突然撤离,则木板撤离后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
B.g
C.
D.
25、一圆弧拱桥最高点的半径为50m,质量为1.5×103kg的一辆小车以10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最高点,此时车对桥顶部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N;当过最高点的车速等于_______m/s时,车对桥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取g=10m/s2)
26、人用力使脚向下蹬地,使自己跳起来在用力蹬地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人对地的压力_____地对人的支持力,地对人的支持力_______人的重力(在该两空中选择填写“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27、如图甲、乙所示,图中细线均不可伸长,两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且质量相同。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线剪断,剪断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小球B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图甲中倾斜细线OA与图乙中弹簧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θ、重力加速度g已知)。
28、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45°,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所示,将L1换成弹簧后,仍处于平衡状态。现将线L2剪断,则剪断L2的瞬间甲、乙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题分析总结绳子产生弹力与弹簧产生弹力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应该使用低压___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随着小车的运动,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取A、B、C、D、E五个计数点,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测得的距离如图所示,则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
30、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 s,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______m/s,v4=0.18 m/s,v5=________m/s。
3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两岸相互平行,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河宽为240m),则最短时间为___________s,小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m。
32、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主动轮A,从动轮B,E是A轮上的一点,则E、C两点具有相同的________(填“角速度”或“线速度”),C、D两点具有相同大小的________(填“角速度”或“线速度”).
33、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__________,或者它们的__________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称为共点力.
34、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概括为两点;水平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
35、如图所示是通过频闪照片方法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连续曝光过程中小球依次出现在A、B、C三个位置,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重力加速度g取
,空气阻力不计。
(1)频闪照相机的曝光频率为___________;
(2)平抛运动的水平初速度___________;
(3)以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则平抛运动抛出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6、初速为、带正电的点电荷q,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
(1)在括号内标出点电荷Q的电性;
(2)在图中画出过C点的一条电场线(注明方向)。
37、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m的小球,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水平距离d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d,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试求:
(1)绳子断掉时小球速度的大小v1;
(2)球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v2;
(3)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4)如果不改变手离地面的高度,改变绳子的长度,使小球重复上述的运动。若绳子仍然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则绳子长度应为多少,小球的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38、如图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圆轨道上运行,游客却不会掉下来。我们把这种情形抽象为如图所示的模型: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半径为R的光滑的竖直圆轨道相接,B、C分别为圆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粗糙弧形轨道AB上的A点由静止滚下,到达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自身重力的7倍,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B点时,小球的速度大小
(2)小球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N;
(3)若h=5R,A到B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f
39、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在0~4s内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4~12s内去掉了该恒力F,物体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减速至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在0~12s内物体的位移;
(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3)此水平恒力F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