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在2023年9月12日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新品发布,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两款5G芯片,展现了中国人强大韧性。我国5G芯片主要由氮化镓()材料制成,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对图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31
B.元素符号为ga
C.镓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2、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开幕式主火炬的燃料创新使用零碳甲醇(CH3OH)燃料,这在全球是首次。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醇中含有2个H2
B.1个甲醇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C.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1:4
D.甲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我国己建成世界上首个“风—火—铝”联合运行智能局域电网,实现利用风电电解铝。如图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铝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原子
D.该反应可能生成一种氧化物
5、以甲醇为原料的一款新型手机电池,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O2
D.H2
6、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7、牛奶含钙丰富,这里的钙指
A.钙元素
B.钙离子
C.钙原子
D.钙单质
8、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下列不符合低碳发展理念的是
A.冬季大力推广集中供暖,减少空气污染
B.用旧报纸制铅笔杆,节约木材
C.开发利用新能源,缓解电力紧张
D.提倡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减少疾病的传播
9、化学实验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一发生事故要冷静地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液体沸腾冲出试管,立即用胶塞塞住试管口
B.不慎将红磷洒落在桌面上,立即扫入垃圾桶中
C.不慎将碳酸钠粉末洒落在桌面上,立即用药匙取回到原试剂瓶中
D.不慎将酒精灯碰倒,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布扑灭
10、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X>Y>Z
C.Y>X>Z
D.Y>Z>X
11、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可用肥皂水检验黄河水是否为硬水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入明矾能促进黄河水中悬浮杂质沉降
12、“辣条”等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已胺(化学式是C6H11NH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已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类别上看:环已胺属于化合物
B.从性质上看:环已胺可以与碱反应
C.从组成上看:环已胺由三种元素组成
D.从结构上看:环已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13、为探究影响锌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关于下列实验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① | 实验② | 实验③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酸的种类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锌的形状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14、“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15、已知CaS、KHSO3、CaSO4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n%
B.1-2.25n%
C.2.25n%
D.无法确定
16、下列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
D.进入久未使用的煤矿矿坑前做烛火实验
17、最近两个月我国发生了几起较大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主要安全措施是
A.关闭坑道
B.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戴好呼吸面具
D.经常点火检验
18、某小组使用数据采集器探究“铁丝在O2中燃烧”,集气瓶内O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为
B.瓶中放少量水,用于吸收有毒物质
C.开始采集数据时,瓶内是纯净的O2
D.铁丝停止燃烧时,瓶内O2未耗尽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黑烟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20、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主火炬的燃料使用了甲醇。下列属于甲醇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比水小
B.可燃性
C.无色液体
D.易溶于水
21、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
D.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2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B.金刚石硬度大,可作装饰品
C.石墨质软,可作电池的电极材料
D.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可作食品干燥剂
23、将下列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42 | 20 | 5 | 0 |
反应后质量/g | 10 | 18 | a | 34 |
A.a=5
B.该反应可能是氢气燃烧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丁一定是化合物
24、下列根据实验证据进行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可推测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
B.食用油难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可推测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加热高锰酸钾时产生氧气,可推测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
D.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内倒入水,塑料瓶变瘪,说明CO2和水发生反应
25、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张青莲
C.屠呦呦
D.侯德榜
26、“行千里,致广大”。下列不符合绿色出行理念的是
A.乘坐公交车出行
B.尽量驾驶私家车出行
C.以自行车代步
D.新能源汽车代替汽油车
2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a.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Sn)。
b.将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c.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待容器中空气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3。
①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______(用含m1 m2 m3代数式表示),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后经法国化学家______(填字母)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A.拉瓦锡 B.道尔顿 C.舍勒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数目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③通过称量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A.食盐和水 B.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C.铁和硫酸铜溶液
(2)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目前该片打破了中国电影票房记录,里面的爆炸场面十分刺激,而这些场面主要利用了黑火药。黑火药的一般配方是:硫磺2g、硝酸钾3g、炭粉4.5g,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爆时可发生:S+2KNO3+3C=K2S+3CO2↑+N2↑。则恰好完全反应时S、C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该配方中______(填化学式)明显过量。
(3)化石资源制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是水煤气变换:CO+H2OCO2+H2,北京大学团队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多种催化剂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CO转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右下图中,催化剂为2%Au/α-MoC时,CO转化率和温度的关系是______。
②根据下表信息可知,氕、氘、氚都属于氢元素,理由是______。
原子种类 | 质子数 | 中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氕 | 1 | 0 | 1 |
氘 | 1 | 1 | 1 |
氚 | 1 | 2 | 1 |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氕、氘、氚是相同的原子 B.氕、氘、氚原子的质量相同
C.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发展方向 D.α-MoC可使CO转化率接近100%
28、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填“原子”或“分子”)。
(2)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__(填“有”或“没有”)增减。
(3)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A2和B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2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认真分析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4)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2的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___________关系密切。
30、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3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__,
(2)氯离子________,
(3)2个氧原子________,
(4)铁元素________。
32、元素R的氯化物RCl3,若R的化合价不变,它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若R的氧化物是ROn,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
33、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_________、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燃烧时主要是将____能转化为热能。
(3)由于化石燃料短缺,人们不断开发新能源。利用从甘蔗中提取蔗糖后的蔗渣通过发酵、蒸馏可获得新能源---乙醇。乙醇俗称酒精,属于__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埋入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
34、(分两小题,共14分)
(一)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连接试管1的是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___来检验。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__ _______组成的。(填名称)
(2)鉴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
(3)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二)根据下面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②的仪器名称:②
(2)小华想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装药品时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
(3)小张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利用该套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若用F装置收集生成的氧气,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导入。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一氧化氮(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相近,在空气中能迅速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小沈同学在实验室里用铜和硝酸溶液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一氧化氮气体,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她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写出实验室制一氧化氮气体的符号表达式是 。
35、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
(2)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3)要使硝酸钾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4)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6、(2018广东)如图是部分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填序号),该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__;13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
(2)由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7、根据下列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制取装置是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3)与B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____
(4)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根据以上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
38、在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装置__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收集的氧气中还含有空气,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B装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写出检验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0、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里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察觉到煤气 泄漏了,以便即使采取措施。1L一氧化碳约重1.25g左右,密度与空气接近。一氧化碳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