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B.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C.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程度使用木炭
D.在原子里质子数可能等于中子数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澄清的河水
B.特级矿泉水
C.冰水共存物
D.洁净的空气
3、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CO2到淀粉的从头合成,CO2加氢制甲醇是该方法的第一阶段反应,该反应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体系中共有2种单质
B.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
4、苯甲酸钠(共化学式为C7H5O2Na)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下列关于苯甲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g
B.苯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苯甲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
D.苯甲酸钠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5、取甲、乙两份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二氧化锰可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B.甲、乙两份溶液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同
C.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D.a线表示甲溶液生成氧气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石蜡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石蜡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单质,所以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D.涂油、刷漆防止金属生锈的原理是使金属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隔绝,所以防止金属生锈只能通过这种原理
7、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8、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相关解释 |
A | 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
B | 在阳光较好的地方晾晒湿衣服 | 水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
C | 不能用钢丝刷擦洗铝制品表面 | 铝制品表面有致密氧化膜保护 |
D | 在厨灶上方安装天然气报警器 | 天然气易燃且密度大于空气 |
A.A
B.B
C.C
D.D
9、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实验进行的推理正确的是
A.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B.某物质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C.点燃气体,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的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该气体是氢气
D.敞口容器中进行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天平保持平衡,证明质量守恒
10、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1、北方早餐中的豆腐脑滑嫩可口、富含营养。下列关于豆腐脑的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12、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波义耳提出了原子论
1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硫的价类图,分析该图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A、B、E三种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B.E物质常温下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B物质属于氧化物,但不属于化合物
D.A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4、下列物质中名称与俗名不匹配的是
A.汞---水银
B.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
C.氢氧化钙---澄清石灰水
D.氧化钙---生石灰
15、如图所示,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这一实验现象主要说明的是
A.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B.微粒很小
C.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较大
D.液体(水)中,微粒之间是没有空隙的
16、很多成语、俗语、诗词、甚至广告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金刚石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17、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A.A
B.B
C.C
D.D
18、“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
B | 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
C | 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 | 盐除去泥沙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
D |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 小苏打(NaH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 |
A.A
B.B
C.C
D.D
19、下列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
A.焚烧秸秆,增肥环保
B.骑车出行,节能减排
C.明矾净水,杀菌消毒
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
20、奥司他韦 (C16H28N2O4)是一种治疗流感的药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司他韦属于氧化物
B.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
C.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奥司他韦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2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班级劳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擦拭玻璃
B.打扫地板
C.教室消毒
D.花草浇水
22、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之一是对一氧化碳催化过程的研究,该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的装置。下图表示的是汽车尾气中的某些气体在催化剂P/Al2O3/Ba的表面进行的反应,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图示物质中有三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催化剂Pt/Al2O3/Ba的质量和物理性质均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减少,原子个数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与生成的N2的质量比为2:1
23、2023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向世界呈现了又一届体育文化盛会。下列亚运会事项与化学无直接关系
A.高清信号在网络中传输
B.场馆用新型环保材料
C.庆祝活动中的烟花秀
D.用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杀
2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 混合气体缓缓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 |
B | 鉴别碳粉、铁粉、氧化铜三种固体 | 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
C | 分离铜粉和氯化钠粉末的混合物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探究水的组成 | 加肥皂水,观察 |
A.A
B.B
C.C
D.D
25、辰辰刚学过部分酸碱性知识,进行了一些小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1】用火龙果皮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纯碱(Na2CO3)溶液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图,其中错误的是
A.研磨果皮
B.浸取色素
C.取用纯碱溶液
D.滴入自制指示剂
【2】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己存放如表药品,用完后的纯碱(Na2CO3)应将它存放在
药品橱 | 甲橱 | 乙橱 | 丙橱 | 丁橱 |
药品 | 盐酸、硫酸 |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氯化钠、硫酸钠 | 铜、锌 |
A.甲橱
B.乙橱
C.丙橱
D.丁橱
2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
B.铁棒磨成针
C.食品腐烂
D.海水晒盐
27、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汽车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接触而生锈。
(2)写出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把镁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铁,可能含镁;
b、剩余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d、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Mg2+、可能含有Cu2+、Fe2+
2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其中没有用到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长期饮用硬水对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用嘴把蜡烛吹灭,其灭火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_。
(4)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如果缺___________会引起骨质疏松。
29、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将_____________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比较氧气含量多少。
(2)B实验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小粒的碘和高锰酸钾,再各加入5mL水振荡,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若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4)D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0、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_______;(2)构成氯化钾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3)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__。
31、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用途: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
(2)空气的成分: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①燃烧匙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③t2时导致压强变化的操作是______,最终集气瓶中水平面大约上升至刻度______处。由此可以得出有关空气组成的结论是______;
(3)空气的保护:图丙是某地PM2.5来源分布图。据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
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32、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____。
33、资料链接:2015年12月30号,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4种人工合成新元素被确认发现了;2016年6月8日,化学命名权威组织公布了新元素发现者提出的新元素的命名。至此,元素周期表上的118种元素已经都被发现。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表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
(3)从元素周期表的这一部分来看,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______相同,同一族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例外),根据此规律,试推测第四周期第一族的元素(位于11号元素正下方)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______。
3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磷原子_____;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
(4)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5、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铜屑充分反应。(注:析出的银单质呈黑色)
(1)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小球代表的离子分别是什么(填离子符号);
:_____;
:_____;
:_____。
(3)下列金属中能与硝酸银发生相同类型的反应是_____(填选项)
A Au B Zn C Na D Hg
36、化学不仅能指导我们健康生活,也能助力粮食安全。
(1)小丽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蒸鲈鱼、红烧肉、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牛奶
B.素炒西兰花
C.排骨汤
D.小米粥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某种水稻中富含硒,这里的“硒”指的是________。
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
(3)某地区常见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范围如下表。该地区某农田土壤为弱碱性,则该农田比较适合种植的下列农作物是________。
农作物 | 茶树 | 油菜 | 小麦 | 萝卜 |
土壤 | 5.0~5.5 | 5.8~6.7 | 6.0~7.0 | 7.2~7.5 |
(4)农业上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是
的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则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
。
(5)小麦生长中出现部分倒伏现象,俗称“软骨病”,可施加下列哪一种化肥________。
A.
B.
C.
D.
37、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用A、D装置制取O2时,为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
(4)图2是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__(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
38、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标号①的名称为______;利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为了得到更纯的氧气,收集装置最好选______(填字母);如果要控制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则对发生装置的改进方法是______。
39、如图一所示,三个充满CO2气体的烧瓶,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将注射器内液体注人烧瓶中,关闭活塞。观察到烧瓶内气压变化图象如图二所示。
(1)曲线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曲线1和曲线3对比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
(3)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
40、目前,全世界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专家对此现象展开了激烈讨论,因此与碳有关的词汇(如碳汇、低碳经济)迅速流传开来。
(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2)碳汇可理解为绿色植物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③优化建筑设计,推广节能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