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用电,珍爱生命”是每个人应有的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电动车在室外集中充电的区域内充电
B.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
C.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尖金属体
D.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2、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部汽油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内能和汽油机输出机械能的二维柱状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选项完全正确的是( )
A.丙输出的机械能比甲少,所以丙的效率比甲低
B.在消耗燃料质量相同时,乙输出机械能比甲少
C.在输出的机械能相同时,乙比丙消耗更多燃料
D.三部汽油机中,乙的效率最高
4、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却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柳絮( )
A.发出红光
B.发出红外线
C.反射夕阳的红光
D.吸收夕阳的红光
5、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因和矫正做法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有一种温度计如图,液柱将某气体密封在玻璃器皿里,利用玻璃管内液面位置标记环境温度。环境温度降低,管内的液面会向上移动。夏日,将装置由低温的室内移到太阳下,则( )
A.管内液柱向上移动
B.密封气体质量变大
C.密封气体体积变小
D.密封气体密度变小
7、翠湖公园聂耳雕像旁有一排材质相同,长短不一的圆管,如图所示。当用相同大小的力依次敲击,圆管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个“不同的声音”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大小
C.响度
D.音色
8、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
B.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
C.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
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
9、两定值电阻R1=10Ω,R2=5Ω,现将R1、R2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R1、R2电流之比为1:2
B.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C.R1、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2
D.电路消耗总的电功率等于2.7W
10、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三人板鞋”竞速活动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踩着板鞋正在快速向前运动,若说甲同学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观众
B.乙同学
C.地面
D.旁边的树木
1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两只规格相同的滑动变阻器和
的滑片均位于中点处,闭合开关S,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将
的滑片P向左移动,将
的滑片P向右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 )
A.一定不变
B.可能不变
C.一定增大
D.一定减小
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13、有两段导体甲和乙,接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甲的电流较大,通过导体乙的电流较小,甲、乙导体的连接情况及电阻大小是( )
A.串联,导体甲的电阻大
B.串联,导体乙的是阻大
C.并联,导体甲的电阻小
D.并联,导体乙的电阻小
1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A.铁水变铁块
B.湿衣服变干
C.樟脑球变小
D.冰块变成水
15、密度公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
B.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D.根据公式物质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16、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17、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把物理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约为20J
B.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D.中学生爬楼的功率约为150W
18、身高为1.6m的李华,眼睛到头顶的距离为10cm,站在竖直的的平面镜前1m,为了通过面前的竖直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 )
A.1.5m
B.1m
C.0.75m
D.0.8m
19、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实像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但是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B.利用红外线可以消毒杀菌
C.利用紫外线可以验钞
D.近视眼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20、如图所示,是烟雾报警器的简化原理图。内装有一个激光发生器及带有一光敏电阻R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恒定,为定值电阻。有烟雾产生时,激光被烟雾遮挡而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当电路中的电流增大至某一数值时报警器开始报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小
B.烟雾越浓,电流表示数越小
C.烟雾越浓,电压表示数越大
D.若要提高警报灵敏度,可以适当减小的阻值
2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s′与镜前物体到镜面的距离s的关系可以用图象表示。图中各图的纵坐标s′表示像到镜面的距离,横坐标s表示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其中正确反映了二者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2、我国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时,石墨烯的电阻会突然变为0,此时的石墨烯材料属于( )
A.超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D.导体
23、一足球运动员用50N的力,用脚把足球踢出100米,则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 )
A.0
B.150J
C.6000J
D.无法计算
24、两只小灯泡和
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如果两灯串联,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两灯的亮度一定相同
B.通过两灯的电流一定相等
C.两灯的电阻一定相等
D.两灯的电压一定相等
25、疫情来袭,小聪积极响应号召做核酸检测,她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___现象;小聪离开时,以她为参照物,医务者是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6、合肥滨湖湿地公园内,水面碧波荡漾,对周围气温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这是由于水的_______较大。
27、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过就能燃烧,这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火柴在燃烧过程中,是将_____能转化为内能.
28、质量为2.7kg的正方体铝块,置于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正方体铝块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N,压强为_____Pa。(取g=10N/kg、ρ铝=2.7g/cm3)
2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弹簧在自然长度 时,小球位于O点。当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40J。释放小球,小球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到O点,此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做功_____________J。
30、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中,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被输送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9年佛山市天然气市政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晓宇家改用了管道天然气。如果他家的热水壶中水的体积为2L,这壶水的质量为 ㎏;一标准大气压下将这壶初温为20℃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 J;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平均功率是9200w,该汽油机1s需燃烧汽油0.001kg,问该汽油机的效率是 (汽油的热值是4.6×l07 J/kg )
31、图甲所示为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小灯泡L接入图8乙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实际消耗电功率为2W;再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
32、物体虽然振动,但以下情况中我们却听不到声音,在声源和人耳之间_____(填“有”或“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声源振动的频率高于_____Hz或低于_____Hz;传入人耳的声音太小,其声强级小于_____dB.
33、利用指南针能辨别方向,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________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________极所指的方向始终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34、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s后听到回声,已知在海水中声速是1500m/s,则海底的深度为______m。用超声波_______用(填“能”或“不能”)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35、如图,小明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前,将器材安装在光具座上,应使烛焰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
(2)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不断改变物距,测出对应的像距,得到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如图甲,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3)如乙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______(选填“C”“D”或“E”)点,光屏上才能成清晰的像。
(4)小明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利用这个成像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5)实验中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其在光屏上的像的位置将______,此时可适当将凸透镜______,仍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均选填“升高”或“降低”)
(6)同组的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不小心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打碎了,她坚持用余下的半部分继续实验,则光屏上呈现的将是______(选填“不完整”或“完整”)的像。
36、在学校实验室开放时,同学们对手摇发电机非常感兴趣,他们想: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开展了探究,如图是他们所用的发电机和实验记录表:
实验顺序 | 线圈转速 | 线圈转向 | 小灯泡亮度 |
1 |
|
|
|
2 |
|
|
|
3 |
|
|
|
(1)根据表格可知,他们准备研究发电机产生感应电流的大小是否与______有关。
(2)手摇发电机是利用______原理来发电的。在发电时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他们根据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电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下列方法属于“转换法”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根据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性的强弱;
②为了研究电流的特点,把电流看成水流。
③为了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使电压保持不变。
(4)手摇式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流是______(选填“交流电”或“直流电”)。
37、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有新干电池两节,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电路补充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 );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______端。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可能是定值电阻R出现了______故障;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1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大小为______A;
(4)小明逐一将10Ω和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继续进行实验。当______Ω的电阻接入电路后,无法将电压表示数调节到1V。于是,他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重新依次进行实验。调节后的电压值应该不低于______V;
(5)实验结束后,小华觉得可以通过调整顺序来避免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顺序是______。
38、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
39、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 两图进行实验.
(3)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燃料 | 加热前液体温度[℃] |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 | 燃料的热值[J/kg] |
1 | 15 | 35 | 2.4×106 |
2 | 15 | 25 | ? |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1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 J,燃料2的热值是 J/kg.
(4)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 (大/小),你认为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40、“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_;
(2)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这样操作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1和L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是U1、U2、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_______(用公式写出),我们还学过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有何关系?________(用公式写出)。
实验次数 | U1/V | U2/V | U/V |
1 | 2.3 | 0.7 | 3.0 |
2 | 2.0 | 1.0 | 3.0 |
3 | 1.7 | 1.3 | 3.0 |
(4)实验过程中,只有灯L2发光,电压表示数为零,若只有一处发生故障,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
41、如图所示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 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_____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该水滴下落过程中做__________(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42、小明和小红一起“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器材如图甲所示:
(1)小明设计的方案是:将物体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上高度相同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为实现这一目的,物体应选择______(填字母)。
A.轻质纸片 B.小木块
(2)若小明在左右支架上装配两个滑轮时没有安装成相同高度,你认为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该装置进行实验。
(3)小红用木块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中发现:左盘放100g的砝码,右盘放120g的砝码时,木块也能处于静止状态,这是由于木块受到了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为______N。
(评估)你认为______的方案更好,理由是______。
43、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B;⑥白纸。
(1)实验前应选玻璃板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2)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坐标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中A的像A'偏高且倾斜。在图甲所示的a、b、c三种情况中,______图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发现蜡烛B与像A'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说明平面镜成______(填“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丙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小明在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他在A侧只能观察到______(填“像A′”或“蜡烛B”)。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44、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发现“伏安法测电阻”比较麻烦,通过查阅资料和探究,决定制作一只可直接测量导体电阻的“欧姆表”。如图所示,该表有A、B两个接线柱,当A、B间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时,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同,在电流表的表盘上对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电阻值即可,准备的实验器材有:1节新干电池(U=1.5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5Ω,1A),开关及导线若干。
(1)调试时,兴趣小组直接将A、B接触,则A、B间接入电阻为0,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值,在电流表表盘上对应的位置标记为0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______Ω;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当电流表指针对准表盘中央时,A、B间接入电阻的阻值为 ______Ω,在表盘中央标出此电阻值;
(2)当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1A时,A、B间接入电阻的阻值为 ______Ω,由此可知“欧姆表”的电阻值从小到大的标记应是 ______(选填“从左到右”、“从右到左”)。
(3)经过多次探究,在电流表的表盘上标记相应电阻值数字后,发现数值分布不均匀,这是因为A、B间接入的“电阻值RX”与电流表示数“电流值I”的函数关系并非一次函数。请写出“电阻值”RX与“电流值I”的函数关系式:RX=______。(用符号I、电源电压U、R表示)
(4)使用一段时间后,晓强发现这个“欧姆表”测量不准确了,查阅资料后发现干电池其实也有电阻,新电池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但随着使用时间变长,电池的电阻会变大,使用一段时间后,为能准确测量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 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45、如图所示,平底水杯重4 N,杯底面积是4×10-3m2。内盛0.6 kg的水,水面高度12 cm,放置在面积为0.03 m2的水平托盘上。(g=10 N/kg,杯的厚度忽略不计)试求:
(1)水对水杯底部的压力;
(2)水杯对托盘的压强。
46、如图所示电路,R1、R2两个电阻接入同一个电路中,且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为0.4A
(1)求R1的阻值;
(2)R2的阻值;
47、如图所示,将质量为80g,体积为100cm3的铁制小球放入盛水的薄玻璃容器的水中在玻璃容器下方有一已经接入电路的螺线管,小灯炮L标有“6V 3W”字样,通过螺线管的电流Ⅰ与螺线管对铁制小球的作用力F的关系如下表所示(灯丝电阻保持不变,不考虑铁制小球与螺线管距离的远近对作用力F的影响)求:
I/A | 0.1 | 0.2 | 0.3 | 0.4 | 0.5 |
F/N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1)断开开关铁制小球静止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铁制小球能悬停在水中,此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多大?
(3)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当铁制小球静止时,小球对容器底的压力是多大?
48、(1)在图①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A受到的力.
(2)在图②中画出动力F的动力臂L.
49、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50、根据实物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并标清各元件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