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完电学后,小明想对体测项目中的“坐位体前屈测量仪”进行改装。要求电表的示数随着挡板被推动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如图电路设计能够满足小明设计要求是( )
A.
B.
C.
D.
2、甲、乙两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有关两球带电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都带正电
B.两球都带负电
C.若甲带正电,乙一定带负电
D.若甲带负电,乙可能不带电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包含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
5、同学们将气球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后,就可以将头发吸起来,关于该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气球吸引头发的原因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性质
B.气球吸引头发的原因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气球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气球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6、初中生张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A.3W
B.30W
C.300W
D.3000W
7、如图是小灯泡灯丝的U—I图象,A、B为图象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为0时灯丝电阻也为0
B.B点电阻大于A点电阻
C.B点电阻小于A点电阻
D.通过灯泡的电流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串联电路中的各处电流是不变的
B.电流从正极流出时最大,回到负极时最小
C.在串联电路中,流过用电器的电流比流过导线的电流大
D.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比任一支路上的电流都大
9、用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将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是( )
A.直接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B.保持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高电源电压
C.将的滑片P向左移动,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D.将的滑片P向右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
10、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g/cm3
C.水的m﹣V图像应在Ⅱ区域内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3
12、下面是小君同学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长度和时间的估计,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25dm
B.教室中课桌高度约为7.5cm
C.演奏一次国歌的时间约为50s
D.一个正规篮球的直径约为1dm
13、动圈式扬声器,俗称喇叭,是一种把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的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磁体、音圈和锥形纸盆等构成,如图所示。当音圈中通过大小和方向反复变化的电流时,音圈会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受到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的力的作用,从而使得音圈振动。音圈的振动会带动纸盆振动,于是扬声器就发出了声音。在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与动圈式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发电机
B. 电磁继电器
C. 电动机
D. 动圈式话筒
14、在今年我校的科技节中,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水位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保持不变,R0为阻值是10Ω的定值电阻,R滑是竖直放置的起滑动变阻器作用的电阻装置(最大阻值30Ω),浮子可带动金属滑杆AP即滑动变阻器滑片竖直上下移动,R滑接入电路的阻值R随水位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位降低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当水位上升时,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的比值减小
C.该电路能测量的最大水位为22.5cm
D.当水位达到最大水位时,R滑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
15、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用天平称质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右盘中
C.杯中的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
D.将一块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橡皮泥质量不变
16、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从8V变为6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及消耗功率的变化量为( )
A.5Ω 0.8W
B.20Ω 5W
C.5Ω 5.6W
D.15Ω 7.2W
18、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1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研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则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
B.甲、乙密度之比
C.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
D.乙的质量为5g时,乙的体积是
20、飞机空投救灾物资时,投掷点应选在( )
A.目标的正上方
B.目标的左右方均可
C.接近目标的正上方提前投掷
D.远离目标的正上方投掷
21、从古至今,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光学的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循迹追光之路吧。
(1)题图是小明结合追光年代尺梳理的思维导图,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 金燧取火 B. 小孔成像 C. 隔墙观景 D. 削冰取火
(2) 题图甲是用照相机拍摄的“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为了使拍摄的人像变大,应使( )
A. 相机前移,镜头前伸
B. 相机前移,镜头后缩
C. 相机后移,镜头前伸
D. 相机后移,镜头后缩
(3)巡天空间望远镜可获取宇宙全景的高清晰图像,成像原理与下列哪种类似( )
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
C. 汽车观后镜成像 D. 凸透镜成像
22、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1℃,60℃
B.21℃,40℃
C.35℃,56℃
D.25℃,36℃
23、图各电路中,闭合开关,能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表示数为零的电路是( )
A.
B.
C.
D.
24、如图所示,小俊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点燃了蜡烛( )
A.在蜡烛B前面放一个不透明挡板,从蜡烛A处透过玻璃板就看不到蜡烛A的像了
B.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C.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高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②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25、如图所示的便携式零食封口机,使用电压为3V的电源,接通电路,发热电阻温度升高,利用电流的 _____实现高温封口;若发热电阻的阻值为1Ω,则该电阻10s内产生 _____J的热量。
2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测的是_______的电流;A2测的是通过______的电流。如果这两只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为_______A。
27、高铁全程禁烟是因为吸烟后烟雾分子有_________现象,会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力。四个冲程汽车汽油机通过各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过程,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2kg汽油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J。
28、如图所示,小聪用刻度尺测量一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金属片的长度为_______。小明又用该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是3.52cm、3.53cm、3.03cm、3.54cm,则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
29、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这是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狂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_____发生了改变;狂风具有_____能,被吹弯了腰的小树具有____能。
30、小小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_____m。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像距离人______m远。
31、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发出声音是由于梆子_______而产生的;人们听到的唱词是通过_______传入人耳的。
32、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方法来用扳手拧螺母。
(1)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________(选填“甲”或“乙”)种方法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大小和力的________有关。
33、如图所示,斜面长s=0.6 m,高h=0.3 m。用沿粗糙斜面方向的拉力F=5.2 N,将一个重为G=10 N的小车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运动过程中小车克服摩擦力的功为________J,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此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结果保留整数)
34、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当将其接入电源时,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那么通过第10只彩灯的电流是_______
;学校的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每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
,则学校里最多可安装_______盏这样的日光灯。
3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L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后:
①若两灯均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表;
②若两灯中有一灯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________表。
36、小丽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丽利用图甲所示的方法,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A会聚在光屏上,从而确定所使用的凸透镜A的焦距fA =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小丽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倒立、_________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_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3)接着小丽把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移动光屏,她只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又重新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___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透镜B能用来矫正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37、龙美和杨倩一起做“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
(1)如下图所示,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请在图乙中移动一根导线,测量另外一处的电流。在移动的导线上画“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正确的电路。移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测出A、B、C三处电流如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只写表达式)。杨倩指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该实验还有可改进之处,你确得最佳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
(4)龙美利用原有的实验器材,添加一个开关,又设计了一个电路。利用这个电路,不用更换电流表的位置,就可直接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同样可得出三处电流的关系。请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___。
38、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探究实验装置。
(1)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选填“冰”或“热水”),在蒸发皿中放入________(选填“热水”、“冰”或“干冰”)。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雾出现,类似于云,这是_____(选填:“空气中”“热水产生”)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在蒸发皿底部出现小水滴,集多了会形成降雨。实验中,在锥形瓶颈处玻璃上也会出现少量的水雾,水雾出现在瓶的________(选填“内”或“外”)侧。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的蒸发容器用_____(选填“金属”或“玻璃”)容器好。
39、如图所示,将钢质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质刻度尺使它振动,听刻度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1)实验通过改变刻度尺的 (振幅/振动频率)来改变声音的响度,通过改变刻度尺的 (振幅/振动频率)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2)换用塑料刻度尺做此实验,塑料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钢质刻度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响度/音调/音色).
(3)刻度尺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进耳朵,引起鼓膜 ,人便听到声音.
40、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 .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是正确的.
4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图甲是某实验小组设计的电路,电源电压3V保持不变。
(1)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填“A”或“B”)端;
(2)实验中测得五组数据,并绘制出定值电阻R的I﹣U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实验结论:______;
(3)结合所测五组数据分析,本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______Ω;
(4)实验中获得了多组实验数据,这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2、研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现将一只木球放在E点,由静止松手后可将斜面底部的小木块撞到A处。
(1)若将木球放在F点,松手后可将斜面底部的小木块撞到B处,这说明__________;
(2)若将与木球大小相同的铁球放在F点松手后可将斜面底部的小木块撞到C点,甚至更远的地方,这又说明__________。
4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______,而选用的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_____(光滑/粗糙)。
(2)如图甲,小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当把入射光EO向法线靠拢时,发现反射光OF向法线______(靠拢/远离),通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
(3)如图乙小明以ON为轴,将右侧的纸板向后折,在右侧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小明想是反射光不存在了。为了进一步验证,小明将纸板沿QP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折回,与左半部分在同一平面,如图丙所示,则在纸板右侧的上半部分______(会/不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在/不在)同一平面内。
44、某校地质小组的同学们,需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
(2)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指出操作中的错误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逐渐添加砝码,但当他放上最小砝码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他的操作是____ ,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 m0 为_____g.
(3)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1;
(4)将矿石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称出此时烧杯及杯内物体的总质量 m2;
(5)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用 m0、m1、m2、ρ水来表示)
45、某小汽车质量为,在平直的公路上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已知汽油的热值为
,g取
。
(1)汽车行驶时的牵引力;
(2)汽车行驶发动机做的有用功;
(3)若该过程中,汽车耗油,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求该汽车内燃机的效率。(结果保留到1%)
46、如图是新龟兔百米赛胞的s—t关系图像,求:
(1)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兔子到达终点时,乌龟距终点还有多少远?
47、有一台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已知 R1=88Ω, R2= 22Ω,
(1)如何控制S1和S2,使热水器处于高温档;
(2)在低温档正常工作7min,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了20℃,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计算热水器内水的质量。[]
48、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V中的像A’B’。
49、组装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画出使绳子自由端最省力滑轮组的绕线。
50、下雪了,小华自制了一个雪橇,并用它拉着妹妹在水平的冰面上玩。妹妹和雪橇的总重力为400N,小华所用的拉力为30N。用方框表示雪橇和妹妹(如下图所示),画出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