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颐和园中除长廊外,还有许多著名建筑,请把它们圈出来。
十七孔桥 九龙壁 回音壁 石舫 五龙亭 白塔
知春亭 玉带桥 金水桥 佛香阁 西洋楼 箭楼
团城 舍利塔
2、为下列句子加上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 )真的( )一个陶罐( )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A.“ , !”
B.“ ,。”
C.“ ,”,
D.“ ,”!
3、《细米》是曹文轩的作品,小说以优雅的笔调塑造了一个少年的形象。是谁引领了细米的成长历程?( )
A.红藕 B.梅纹 C.小七子 D.杜子渐
4、《海底两万里》中阿龙纳斯教授和康塞尔的关系是什么( )
A.朋友
B.仇敌
C.同事
D.主仆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兔走触株。 走:_____________ 跑:_____________
(2)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_____________ 释:_____________
(3)冀复得兔。 冀:_____________
(4)而身为宋国笑。 身:_____________
6、我知道。
小雨滴的声音(_______) 雷声(_________)
鸭子的叫声(_________) 汽车的喇叭声(________)
敲打键盘的声音(________) 风声(__________)
7、我会填。
收集了许多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我能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默写古诗《滁州西涧》。
9、读下面的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他的妈妈去世了 ① 我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 ② 随即 ③ 我缓缓掉转车头 ④ 将车开回了花店 ⑤ 找到老板 ⑥ 我问道 ⑦ 那束花你送走了吗 ⑧
⑨ 还没有 ⑩ 先生 ⑪ 花店老板答道 ⑫
⑬ 不麻烦你了 ⑭ 我说 ⑮ 我自己去送 ⑯
⑴给引文加上合适的标点。
⑵为什么说“我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是什么触动了“我”?
⑶想像“我”拿着鲜花送给“妈妈”时会说些什么?写在下面横线上。
10、阅读
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痴迷。
一天傍晚,爸爸妈妈忙完农活正要回家,发现法布尔不见了,急得在田野上边意过呼喊儿子。“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妈妈一看,儿子手里拿着一只全身翠绿、触角细长的纺织娘。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八九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去放鸭子。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趴在岸边,痴迷地观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有一次,法布尔正在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忽然,一只小甲虫从他眼前掠过,他便用小手捉住它。这只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法有尔把它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贝亮和彩石,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的。
夕阳西下,法布尔赶着鸭子,满载而归。一回到家,父亲就怒气冲冲地责骂他:“叫你放鸭子,你只顾着玩,快扔了这些没用的玩意儿!”母亲也责备道:“捡石子干什么?撑破了裤兜!老是捉虫子,你的小手不中毒才怪呢!”
父母的责骂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以后每次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特意做了两个鼓鼓的衣袋,那就是他塞满昆虫的衣袋。
【1】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满载而归:___________
(2)兴致勃勃: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以后每次放鸭子,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没用的玩意儿”实际指的是____;加点的词语写出了法布尔________。
(3)文中____次用“痴迷”这个词语,_____ 处写法布尔的口袋“鼓鼓的”,
这样写表现了法布尔_________。
【3】读第七段,根据人物的特点,给本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文的横线上。
11、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 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填空。
一双( )的眼睛 一张( )的嘴
2、用“ ”画出表示颜色的词。
3、这段话共有( )句,从 、 、 、 四方面写翠鸟。
4摘抄一个比喻句。
5、这段话主要讲了 。
12、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蚂蚁
蚂蚁,这个动物界中微不足道的小家伙,说起来本领却不小呢!
你是否注意到,外出觅食的蚂蚁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根据地”。蚂蚁是靠什么来辨识方向的呢?靠识记周围的事物。有人曾做过实验:用圆筒围住一群行进的蚂蚁,遮住四周,让它们只看见天空,这群蚂蚁就会像在热锅上似的团团转。除了四周的景物能帮助蚂蚁辨识方向外,它们还有一个“法宝”,那就是蚂蚁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来辨识方向。
说蚂蚁是个大力士,你一定不信。那么我们就请大象、骏马、黑熊来和蚂蚁举行一次负重比赛。比赛结果出人意料:体魄雄伟的大象垂头丧气,它们只能拖走比自身重四五倍的货物;英姿勃勃的骏马也无精打采,它只能拖动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五倍的东西;傲慢自大的黑熊更不得不甘拜下风了,它能拖动的东西还不到自身重量的五倍;而蚂蚁却轻而易举地扛起了超过自身体重十几倍的东西,赢得了“金牌”。
说到这儿,你也许会惊叹不已。其实,蚂蚁身上还藏着许多未知的奥秘呢,这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发现,利用蚂蚁为人类服务。
【1】请你写出意思相近的词语。
傲慢(_________) 辨识(________) 特殊(________)
【2】“一次负重比赛”中“负”字的正确解释是(______);“最后决出了胜负,蚂蚁赢得了冠军”中“负”字的正确解释是(______)
A.败,与“胜”相对 B.担任 C.遭受 D.背着
【3】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体魄雄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助关键语句可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请用“ ”标出能概括第3自然段大意的语句。
【5】蚂蚁是靠什么来辨识方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蚂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她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一些树枝轻轻地垂下,妈妈顺着这些树枝爬了上来,坐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
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他们一起在我的鸟窝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1】省略号里还藏着哪些内容呢?我觉得可能还有__________这些东西。
【2】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树,“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把这些食物分给小动物们吃的时候,会怎么说呢?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 )轻便( )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在选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2】选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
【3】蔡伦是怎样造纸的?用“________”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动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 )→( )→( )→晒
【4】蔡伦的这种造纸术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能见到蔡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
15、
吃蝌蚪
小时候,田野就是我们的娱乐王国。大家时而采摘几束野花,时而捕捉几只蚂蚱,时而奔跑着追赶蝴蝶,时而静静地观看河中的蝌蚪……无聊的时候,玩玩“跳山羊”(一个人身体弯曲,其余人从他身上跳过去的游戏)、踢踢毽子、一起倒立在墙上……
但是只有我和少数几个伙伴不能倒立在墙上,大家都说我们的腰身太硬了。他们还在我们几个面前做空手下腰的表演。作为爱美、好胜心又强的女孩子,我们当然不愿服输。可是我们不管怎么努力,就是不能倒立也不能下腰。这时,不知是谁告诉了我们一个偏方:吃蝌蚪可以使腰身变柔软!
夏天,只要是浅浅的水沟,那里就必有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它的头部有豆粒那么大,一条尾巴约有一厘米,几乎和头部一样长,全身黑乎乎的,前行的时候,尾巴快速地摆动。当时由于年纪小,大家都没有把如此可爱活泼的蝌蚪和“呱呱”乱叫的丑陋的青蛙联系在一起。
大家跑到河边,有人抓起几只蝌蚪,说:“我之所以能倒立下腰,也是因为之前吃过蝌蚪。”他这么一说,大家深信不疑。为了使腰身变柔软,大家就一一捉蝌蚪,迅速吞了下去。我看着大家吃了下去,又看着手中活蹦乱跳的蝌蚪,就眼睛紧闭,心一横,嘴巴张开,一口吞了下去,舌头都没碰着它。
“这就对了,过几天你们就能下腰了。”那个同学接着说道。我们几个仍然深信不疑,还希望苦心不负。
之后,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当知道蝌蚪就是青蛙的幼子时,想起之前吃蝌蚪的事,我们不禁苦笑。对于吃蝌蚪使腰身变柔软的说法,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早已不攻自破。
【1】在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同的词语。
(1)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________)
(2)形容对事或人非常相信,没有半点儿怀疑。(_________)
【2】认真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再填一填。
文章主要记叙了“我”小时候和少数几个伙伴不能________,原因是腰身_______,后来有人告诉“我们”一个可以使腰身变柔软的偏方——_______,于是,“我”和小伙伴们吃下了活蹦乱跳的______的可笑的事。
【3】品析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做一做。
小时候,田野就是我们的娱乐王国。大家时而采摘几束野花,时而捕捉几只蚂蚱,时而奔跑着追赶蝴蝶,时而静静地观看河中的蝌蚪……无聊的时候,玩玩“跳山羊”(一个人身体弯曲,其余人从他身上跳过去的游戏)、踢踢毽子、一起倒立在墙上……
①文章主要写了作者小时候吃蝌蚪的可笑的事,开头这段文字可以删除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是围绕第(_____)句话来写的。
③仿写句子。
小时候,小区(操场、公园……)就是我们的娱乐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看着大家吃了下去,又看着手中活蹦乱跳的蝌蚪,就眼睛紧闭,心一横,嘴巴张开,一口吞了下去,舌头都没碰着它。
把描写作者吃蝌蚪的动作的词语画上“_____”,并说说作者当时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你读过的寓言故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但是它本身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比如:《_______》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那种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请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写一写秋天的菊花,展现菊花不同的姿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造句
1.不是…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一年前,我和妈妈在花市上买了一盆仙人掌。几个月后,仙人掌冒出了许多小芽。它只有小小的一株。小芽长大了,小盆装不下了。妈妈打算给仙人掌换大盆一个。妈妈取来剪刀,小心地剪下几节仙人掌,种在另一个花盆里。我问妈妈:“仙人掌没有根,能活吗。?”妈妈一边剪一边解释道:“别担心,仙人掌是一种可以再生的植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我能把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我是一又小又黑的种子。春天来了,我用尽全力,从又黑又暗又硬的泥土里挤了出来。过了日子一段,我身上长满了翠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精彩习作园
你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最开心?回忆一下,当时是怎么玩的?把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题目写下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要通顺,叙述要清楚,书写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