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甘南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影响了历史的发展。

    B.在世界已进入电子货币时代的当下,电子货币对传统铸币税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C.《傅雷家书》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

    D.曹雪芹对诗词典故的运用信手拈来,天衣无缝,主要在于他有记诵经典的“童子功”。

  •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B.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附庸风雅

    C.一位普通市民——一位年逾六旬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在一年间就抓获了几十个小偷。

    D.虽然人们早就听腻了这套说教,但是他仍然强聒不舍

  •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只有具备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到达那里。在艰难险阻面前,“退”是没有出路的,“怯”是难尝胜果的,所以创新者要有愈挫愈勇、知难而上。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A.“攀登”是动词,“顶点”是名词,“坚定信念”和“艰难险阻”都是并列短语。

    B.“世上雄奇伟丽的景观往往在险要偏远的地方。”这个句子中,“世上”做主语。

    C.“在创新的过程中,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不断攀登,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一句是假设关系的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在句末加上“的豪气”。

  •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观沧海》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是鲁迅,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故事新编》。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是英国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D.古人重礼仪,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例如“尊君”与“家君”,前者用于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用于谦称自己的父亲。

  •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   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②语文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当我们有了疑难问题都要找他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   了邓稼先的一生。

    A. 留下  请教  叙述   B. 留住  询问  叙述

    C. 留住  请教  描述   D. 留下  询问  描述

  • 6、(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退(kuì)  气(xiè) 战(dū) 精竭虑

    B. 发(bān)  遗(zhǔ) 裁(zhòng)  有成就

    C. (hàn)  音(qiáo)  轻(yíng) 息敛声

    D. 杆(wéi)  空(nín) 紧(bēng) 眼花

  •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 一提起电影明星赵薇,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 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日更定矣   是:这   B. 雾凇沆砀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 上下一白   :全   D. 是金陵人,客此   :客人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湖中得更有此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B. 余强饮三大白   为坛盟,祭以尉首

    C. 姓氏   安陵君许寡人

    D. 云与山与水   借旁近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人。

    B. 文中画线句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C.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借舟子的话,侧面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 作者写本文时,明朝已灭亡,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关雎》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雎鸠鸟象征着美丽善良的女子,女子在河中的小洲,可望而不可即。

    B.采摘荇菜运用起兴的写法,写出男子日夜都在追求心中的女子。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实际上是想象着把心中的姑娘娶回家的情景。

    D.这是一首非常美好的爱情诗,诗中表达出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感情。

    【2】《关雎》是《诗经》首篇,短小的诗篇典雅美好。请你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描写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1)听读一句话,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在横线上。

       

    (2))听读一个情景,按要求作答。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许浑的《咸阳城东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集《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中的一篇。

    【2】选段中说“不准去看会”,“我”想去看的会是___________,父亲却强迫我背书,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题。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三、课外美文探究

    强盗的自供

    现在有些不了解历史的人,错误地说中国的贫穷落后,都是人民起来闹革命闹的。照他们看来,似乎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应该不抵抗,当顺民,把中国归入帝国主义国家的版图,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也就会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这种错误的观点,简直是白日做梦,说胡话。帝国主义为什么要侵略中国?难道是来帮助中国富强的?当然不是。他们来,是为了吃我们的肉,吸我们的血,抢夺我们的财富。

    当时八国联军的统帅,德国人瓦德西,于1900年10月23日给德国皇帝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这个强盗头子的自供状。看一看这个自供状,对于认识这些帝国主义者的面目,是大有好处的。

    瓦德西先说了一个总的印象:“所有市区,多被毁坏。”他说:“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瓦德西在这里写了一个旁注:“正式特许抢劫3日,系自8月16日至18日为止。”抢劫而至于“公开,”而且又是“正式”“特许”的抢劫,听起来好像是奇闻,但又确是事实。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

    1文中“强盗”指的是[    ]

    A. 瓦德西   B. 德国人

    C. 德国皇帝   D. 八国联军

    2把“这样的军队,不叫它们强盗,还能叫什么呢?”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3瓦德西对抢劫总的印象是________。

    4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________。

    5文中“这种错误的观点”究竟错在哪里?(多项选择)[ ]

    A. 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没有认识到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B. 这是白日做梦,说胡话。

    C. 在抵抗外来侵略这个问题上,奉行不抵抗政策,甘当“亡国奴。”

    D. 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的真正目的和强盗本性。

    6文段采用揭露和批判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选出正确的一项[  ]

    A. 表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历史事实,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B. 深刻有力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错误本质,增强了批判的力量。

    C. 把帝国主义的丑态描写得更加逼真,生动形象。

    D. 把瓦德西的所见所闻叙写得更加具体、细致。

     

  • 14、读文章,完成问题。

    丁香绕

    朱成玉

    ①楼下小花园里的丁香开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环环绕绕,奔袭而来!

    ②丁香花的个头极小,很单薄,但它们懂得抱成团,簇拥着,一串串,相扶相携,如此,才有了和别的花朵争芳的勇气和信心。

    ③道路两旁的花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唯独它们不守规矩,淘气地向外探着脑袋,闪着不受束缚的、自由的光。像挂在竹篮外面的彩色铃铛。

    ④虽然淘气,但它们并不做张扬之事,不像桃花和杏花,日本艺伎一样,比着往脸上涂脂抹粉,争分夺秒地献媚,以求春天的恩宠。只是,妆化得太浓,总显得不健康,萎谢得自然也快,失宠的花瓣蔫巴着,如同用旧了的手帕,百褶丛生,看上去甚至不如一株草漂亮。

    ⑤丁香花们却精灵得很,一个个仿佛商量好了一般,有先起床的,有后洗脸刷牙的,反正,都不在同一个时间做同样的事。这样,你就会看到,整树的丁香花此起彼伏地开放,这边的落了,那边的开,所以,它们的花期看上去比桃花和杏花要长许多。

    ⑥丁香,绝不是什么高贵的名花。是普普通通的属于市侩的花。它们是这个城市里最多的一种花,超市门口,烧烤店前,大排档旁,都能寻到它们的身影,探着头,好奇地打量这个光怪陆离的尘世。有时候被烧烤店的煤烟熏得黑了眉毛。有时候被大排档里的客人用啤酒浇了头……即便如此,只要一场雨就够了,它们就会让自己变得干净起来,香气也依然纯正。冬天,它们的花落了藏起所有的香气,可依然大有用途。浑身被挂满一串串彩灯,黑下来,它们就会以另一种方式灿烂着。

    每天清晨,伴着一阵阵花香传过来的,还有豆腐脑、果子、油炸糕、葱花饼的香味。小贩们的吆喝声也各有不同,有的急促,有的低缓,有的一咏三叹,有的荡气回肠,吆喝声对顾客的招揽作用很大,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做的吃食味道要好,价格也合理,为人更要热情。

    ⑧这几个小贩因为都是残疾人,所以受了市里的特殊照顾,给他们开了绿灯,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自力更生的营生可做。每天早上,这几个摊位我都尽量光顾到,在独臂张的小摊上买一碗豆腐脑,在哑巴西施的豆腐摊买块豆腐,在铁拐李的小摊上买个葱花饼,在盲阿婶的小摊前买碗馄饨……

    ⑨他们也懂得感恩。知道这份营生来得不易,每天早上忙活完,都不忘把地面收拾干净。三轮车推走的时候,一点垃圾都没有,好像这里根本没有人卖过东西一样,只剩下吆喝声,留在人、树木和花草的耳膜里。

    ⑩贫贱、低微,但洁身自好,这一点,他们和丁香很像,都是在拼了命地把香气挤出来,活出一点奔头来。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回到家,妻子并不讶异我买来的早餐花样繁多,也没有被葱花饼的香味吸引,而是在我身前身后走了一圈,抽抽鼻子,惊呼道:你的身上,怎么有那么多丁香花的香味啊?不知道的啊,还以为你一个大男人,喷了我们女人用的香水呢!

    (选自《做人与处世》)

    (1)阅读全文,说说丁香花有哪些特点。

    (2)文章第①﹣⑤段在写丁香的同时,为什么还写了旁的花树、桃花、杏花以及日本艺伎?

    (3)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谈谈你对第⑩段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人世间,每个人都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香气,但凡你有骨气,活出自己的气势来,都会开成一浪香过一浪的丁香花。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丁香绕”这一题目的理解。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正值春游之时,学校安排初一、初二学生春游,却没安排初三学生春游。为此,你给校长信箱留言,表达初三学生想正常春游的愿望和理由,120字左右,署名用“一位初三学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