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箪(dān) 怫然(fó) 休祲(jìn)
B.俟(sì) 徒跣(xiǎn) 加冠(guàn)
C.蹴(cù) 韩傀(guī) 绮绣(yǐ)
D.谒(yè) 缟素(gǎo) 叱咄(duō)
2、按照口语交际的要求,为下面母亲的话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女儿:我是公民,有享受通信自由的权利。妈妈不让我与同学通信是违法的。
妈妈:( )
A. 法律条文是给那些违法的人准备的,妈妈管女儿也违法吗?
B. 你真没白读书,竟然和妈妈讲起法律来了。
C. 可你是未成年的公民,得接受父母的监护和教育呀!
D. 不用和我讲法律,哪个公民都得听他妈妈的话!
3、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滞(zhì)笨 涎(xián)水 半晌(shǎng ) 潜(qiǎn)心贯注
B.粗拙(zhuō) 诘(jié)问 阿姊(zǐ) 气冲斗(dǒu)牛
C.污秽(huì) 召(zhāo)唤 殷(yān )红 死而后已(yǐ)
D.漂(piǎo)白 哺(bǔ )育 矗(zhù )立 鲜(xiǎn)为人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总队领导介绍说,这是他们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带来的喜人变化。
B.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C. 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D. 许多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兀兀穷年,看见学生有出息,便认为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6、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跨年夜,上海外滩发生了耸人听闻的踩踏事故。
B.桂林的山水和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C.我们一定要从今年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中吸取教训,触类旁通,严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D.近年来,美国政府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以邻为壑,在国际上已是众叛亲离了。
7、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枯燥 风雪载途(zǎi) 不修边辐
B. 驰骋(chěng) 缅怀 挑拨离间(jiàn) 漫不经心
C. 缄默(jiān) 帷幕 强词夺理(qiáng) 轻歌慢舞
D. 蓦然(mù) 喧腾 怒不可遏(è) 振耳欲聋
8、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
③亭亭净植 (__________) ④月色入户(__________)
【2】翻译①②两题,用“\”符号将第③题在标点符号处标记。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句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4】请你说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
【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颔联中所呈现的画面。
【2】联系全诗和作者生平,说说诗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实践活动。
你所在的班级将举行“看国潮服饰文化”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近年来,伴随文化自信日益增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已形成广泛共识。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潮服饰应运而生。
国潮服饰成为时尚聚光灯的焦点。壬寅虎年央视春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身穿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服装在太空迎接农历新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的国潮服饰成为亮点;网络平台上,传统服饰文化频道聚集的用户数以千万计;时装周舞台上、商店橱窗里的国潮设计层出不穷……以醒目的汉字为主要设计元素的运动服、以虎和鹤等图案为设计元素的服饰、印有民族特殊纹样的外套,以及结合珐琅、绒花等传统工艺制成的首饰等,受到众多时尚爱好者喜爱。
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有机结合,国潮设计对当代服饰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期待国潮设计继续助推服饰文化传承创新,为中国服饰文化续写新的光彩篇章。
(1)请给以上文字拟写一个标题。(要求:13个字以内,请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11、根据课文默写
① 淮南秋雨夜, 。(韦应物《闻雁》)
② 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③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④ 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⑦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⑧ ,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⑨ 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⑩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韩愈《马说》)
12、请按照要求填写下面表格的空缺处。
个性外貌 |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西游记》) | 文中描写的是_______的外貌。 |
个性语言 |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朝花夕拾》) | 长妈妈口中的“三哼经”其实指的是《_______》这本书。 |
典型情节 | 在小马儿身上,他(祥子)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骆驼祥子》) | 祥子觉得“很痛快”的原因是:_______ |
13、阅读《再见,老袁》,完成下面小题。
①老袁其实不老,十七岁,已经读到高三,但面相看起来比年轻的体育老师还要成熟那么几分。他妈偏生爱给他做复古打扮,时常穿着七八十年代款式的大外套,越发显得他老成稳重。
②有一次,有个家长和老袁在教室门口客气地寒暄,然后问道:“您是哪位同学的家长?”
③这件事成了一个段子,从民间流传到官方,自此,大家都开始喊他老袁。
④老袁一直对班长这个职位抱有热情,但竞选票数从高一最初的十几票渐渐降至高三的一票。那一票,是老袁投给自己的。
⑤尽管一心想走“仕途”,但老袁的班委梦却一再落空。最后班主任给他安排了卫生组长的角色。每每轮到自己组值日,老袁必挥舞着扫帚指挥全局,颇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⑥老袁虽然看起来木讷,但口才确实了得,常在班会上口若悬河。每每讲到动情之处,坐第一排的同学就要经受口水雨的润泽。只是老袁的思维太过跳跃,所以与人相处很容易鸡同鸭讲罢了,却又从不曾放弃在万丈红尘中寻到三两知音的梦想。因此,老袁对人极热络,一旦有人接了他的话茬,他必要拉着对方神侃个把小时。班里的同学便有些怵他,老袁渐渐英雄落寞。
⑦老袁的学习态度最严谨,敏而好学,但始终没有成为各科老师的心头肉。有一次为了问一道化学题,他捧着书在女厕所门口等了化学老师若干分钟。可老袁每次考试仍旧在及格线上挣扎。
⑧没错,在众人眼里,老袁就是个笑话。他的爱与热忱被人们抛至脑后,大家你来我往地从上面走过去,没有人想过他会不会疼。
⑨毕业那么多年,大家聚了若干次,没有人联系过老袁。但老袁的名字从来都是聚会上的关键词,是一群成年人必谈的话题,是回忆里的一个坐标。所有人提起老袁,笑意永存。
⑩——听说老袁去了非洲。
(11)大家哈哈一笑,干杯,祝老袁晒成土著。
(12)——听说老袁赚了不少钱。
(13)大家又哈哈一笑,哟,老袁还有这头脑,可得干一杯。
(14)——听说老袁回国支教了。
(15)大家仍旧哈哈一笑,那不误人子弟吗?来,干杯。
(16)老袁和所有人的过去密不可分,却与他们的未来毫无关系。
(17)老袁的故事越来越单薄,一如回忆越来越寡淡,聚会渐渐也少了。
(18)直到毕业十年,大家天南海北地凑在一起,还请来了班主任。大家酒喝得正酣,歌唱得最美的时候,老班突然感慨:“可惜啊,老袁没了。”
(19)老袁没了。
(20)这是一个迟到了很多年的消息。
(21)据说在老袁去支教的第二年,赶上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另一位支教老师不顾生命危险救出了十几个孩子,成了英雄典型被到处宣传,而老袁则默默地被送到了太平间。
(22)老袁是被乡下厕所简陋的石头墙给砸死的,他被扒拉出来时,裤子还没提上。
(23)老袁这一辈子都像一个笑话。
(24)热闹的房间里霎时安静下来,只有大屏幕上的影像似水流转,被消了音,像一部默片,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撼动人心。
(25)岁月令我们平和宽厚,却从不曾弥补你年少相逢的温柔。时光教我们淘沙成金,却从不曾珍视你最真的少年情怀。
(26)黑暗中,有低沉的男声呜咽着举杯——为老袁,干杯。三十几个玻璃杯轻叩出悦耳的声音,像是为回忆送行的挽钟。将歉意向西,敬一杯浊酒给你。
(27)再见,老袁。
(2020第一期《意林》,有删改)
【1】文中说“老袁的这一辈子都像一个笑话”,请概括和老袁有关的情节,并从中感受老袁的形象特点,完成填空。
【2】按要求回答下面两小题。
(1)请分析“老袁的故事越来越单薄,一如回忆越来越寡淡,聚会渐渐也少了”中“单薄”一词的含义。
(2)第(24)段写环境的安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章以“再见,老袁”作为结尾好在哪里?
【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鲁迅《孔乙己》)
选文第⑪⑬⑮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都描写了人物的笑,请分析两文中“笑声”的作用。
选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种一片树叶
①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丽的梦。
②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了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一分子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③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一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④我天天蹲在种下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柳吐芽……
⑤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成为我生命的一根支柱,替我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⑥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和成年人在一起,大家学习的是对方的冷漠、世故和虚伪;和孩子们在一起,感染的是他们的热情、诚实和纯真。话虽有些偏颇,但人生的旅程中,人们的确应经常用“童心”这面镜子,来审视一下自己日渐风化了的心灵。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那种幼稚可笑的一举一动;那双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做“幼稚”而随手抛弃了吗?人每走一步都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也是最最珍贵的,是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
⑦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第③节中“虔诚”表现了幼年的“我”怎样的心理?“我的梦”又是指什么?
【2】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5、写作。
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字数不能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要有真情实感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