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______的小胡同。
(2)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__________的小屋。
(3)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__________了。
(4)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__________。
A.偏僻 坍塌 取消 惭愧
B.荒僻 塌败 取缔 愧怍
C.荒僻 坍塌 取缔 愧怍
D.偏僻 塌败 取消 惭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C.通过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D.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好好订正这道题。
3、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年少时候,母亲就是我们的守护神,每一次从梦中醒来, 都会看到母亲温柔的目光,每一次跌倒,都会得到母亲的搀扶。冬天里,____,夏天里,____,秋天里,____,春天里,____。
①母亲便是月亮,映着我们床前的明月光。 ②母亲就是小火炉,摸起来,暖暖的。
③母亲就是一片绿荫,为我们遮挡太阳。 ④母亲就是暖阳,给我们力量,让我们坚强。
A. ②①④③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4、找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旅游旺季,开往名胜景点的车辆络绎不绝。
B.他说起话来惟妙惟肖,办起事来头头是道。
C.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D.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要盲目发展。
5、下列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抑扬顿挫 不辍劳作 直戳要害 不记其数
B.杳无消息 殚精竭虑 眼花缭乱 触目伤怀
C.旁逸斜出 巧妙绝伦 无动于忠 重峦叠嶂
D.逆来顺受 藏污纳垢 无精打彩 深恶痛疾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
A. 在“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中,校刊开通了《诗韵玲珑》《思想芦苇》等小栏目。
B. 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学习得怎样。一看有没有信心,相信不相信自己能成才;二看有没有毅力和决心,能否一辈子坚持下去。
C. 在这次特大事故中,他是许多遇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D. 在会上,学生会主席汇报了新年前夕,各班同学准备文艺节目,到处借服装和道具,利用放学后的时间积极排练。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C.天津卫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鱼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略牙。
D.然后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①,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从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②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熹没③,朝廷以其《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训说④立于学官。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注释】①亟(jí):危急。②同安:地名。③没:同“殁”,死。④训说:训释解说。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画两处)
熹 归 自 同 安 不 远 数 百 里 徒 步 往 从 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即死,汝往从之,而惟其言之听。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我们应该学习朱熹哪些求学精神(至少两点)。
9、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体裁是乐府诗,形式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节奏鲜明;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B.诗的开头以极夸张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祝酒歌”;同时,以乐景写哀,强化了哀的程度。
C.第二联,与下联形成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D.第四联,写出诗人多么希望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到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有为于当世;用了事典,表明现实虽与理想有距离,但理想仍在。
【2】本诗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结合诗句,举例说明。
10、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 中国传純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有关的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 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我选择材料______,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
11、《渔家傲》
(1)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美妙神奇、富有浪漫色彩的境界。
(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表明词人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国难当头而文章无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云涛翻滚、晨雾迷蒙的壮美景象,“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词人要像大鹏那样乘着风振翅高飞。
12、要将以下名著片段改编成剧本,A、B处应填入什么“舞台说明”才恰当?请你选择一处填写并说明理由。
片段一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A】说了声:“吃吧!”
(《骆驼祥子》)
片段二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B】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水浒传》第三回)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母狼的智慧
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②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的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渐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③我说:“不对。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联网上用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
④“我没见过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我只见过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⑤“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⑥“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⑦“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⑧“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⑨“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⑩“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母狼的哪些行为细节中表现出了它的“智慧”?
【2】下面是从文中摘录的比喻句,请具体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
【3】结合蒲松龄的《狼》和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如何看狼这个动物?
14、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辗转
王继颖
①春风像曲曲折折又线条流畅的柏油公路,蜿蜒行进在群山间。我和爱人驾车入山,被春风引至一个山坳里的村子。依山而建的房屋在公路一侧,公路另一侧是一片田园。我们把车停在公路边,沿小路走进田园。春风裹挟着泥土和粪肥的气息自由弥散。正是午后,村民大概多在家中小憩,时空静谧,视野里,几只喜鹊上下翩翩飞舞。
②这片山间田园,地势高低起伏。走上一个高坡,看见一小块矮灌木枝圈起的长方形园子。一对老夫妻,在园子一角忙碌。一堆湿润的泥土旁,躺着几十棵白菜。白菜刚从挖开的坑里取出来,老两口弯腰低头,慢慢剥着压伤的白菜叶子。园子中间,鼓着一小堆儿新鲜的粪肥。
③“你们从哪儿来,到谁家的呀?”老妇人看到我们,停下手里的活儿,直起腰身,像迎接远客般热情招呼。
④“我们离这不远,不去谁家,随便转转。”我嘴上回答着,紧挨园子停下脚步。
⑤老妇人走到园子边,隔着灌木枝和我聊起来。她身材微胖,蓝底红花的旧棉袄沾着泥土,黑里透红的脸挂着饱满的笑容。清瘦结实的老汉也放下手里的白菜,直起腰身听我们闲话。他微笑的脸上波纹起伏,颜色也是黑里透红。
⑥一番闲话得知,老夫妻都已七十五六岁,三儿六孙,分出去三个小家。老两口单独过日子,坚持种庄稼地和打理菜园子,衣食不愁,身体还凑合,只是老妇人血压高,腰疼腿疼,吃药不少花钱。两位老人觉少,吃过午饭,在家躺不住,就出来忙。白菜运回家,把坑填好,园子里施上肥,就要种春菜了。
⑦“阿姨,您和大叔接着忙,我们再走走。”我们继续移步前行,老两口挥手目送。
⑧我们返回时,老夫妻还在忙碌,剥好的白菜整齐地码在一起。
⑨“你们等会儿,带两棵白菜回去!”老妇人一边招呼,挑出两棵白菜抱在懷里。
⑩“阿姨,我兜里没带钱。您有手机微信吗?我转账给您。”
⑪“白菜是送你们的,不要钱。这么多白菜,我们吃不完。再说,我们不会用手机。”阿姨和我说着话,走到园子边。
⑫择得干干净净的白菜递出来,我一手接住一棵,沉甸甸的白菜冰凉冰凉的。微寒的春风轻拂,把一股暖意送进我心里。
⑬此时,大叔也走到园子边,一手一棵干净的白菜,执意递到我爱人手里。
⑭四棵白菜放进后备厢,我翻遍车里的储物箱和手提包儿,才翻出三张纸币,一张五十的,一张十块的,一张一块的。我再次返回园子边。三张纸币,阿姨和大叔再三推辞,我执意把钱放到灌木枝里面,又快步走向公路边。
⑮返程时,后备厢的白菜气息,带着山野春风的料峭和温煦,萦绕在汽车内室里。我想到自己的父母,他们也都七十多岁,血压高,吃药不少花钱。这样的午后,他们或许在午休,或许也睡不着,一个在电脑上下棋,一个对着手机玩成语游戏。孝顺的儿女孙辈成群,常见的老年病,不影响他们安享幸福晚年。园子里的两位老人,儿孙们也该是孝顺的吧!
⑯一路辗转,黄昏返回平原的城里。街边一位清洁工大爷,仍在坚守岗位。我们靠路边停车,从后备厢取出四棵白菜,把山野老人的善意,送给小城的老人。
⑰夜坐书房,我默念“辗转”一词。除了解释为“翻来覆去”,“辗转”还有一个意思:经过许多人的手或许多地方。这个意思,让我心生春风般柔软的亲切感。只要善意长住心田,就有春风辗转人间,经由你的手,拂过我的心,再伴随他的微笑,吹过谁的暖语,由城市到乡村,由山川到平原……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什么主题?
【2】从描写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她身材微胖,蓝底红花的旧棉袄沾着泥土,黑里透红的脸挂着饱满的笑容。
【3】画直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夫妻的形象特点。
【5】本文标题有哪些含义?
15、文题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天地互动”的天宫课堂吗?“太空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科普课。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教室搬到了中国空间站,那么,在太空中的教室里上课,又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有真情实感;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