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炎寒 可昔 大吃一惊
B.热烈 摇晃 角落
C.火柴 忧秀 一本正经
D.玩耍 哈欠 观查
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径(jìn) 橙(chéng)子 君(jūn)王
B.寒(hán)冷 倾斜(xié) 风霜(shuāng)
C.残(cán)酷 紧(jǐn)张 晶(jīn)莹
D.棕(zhōng)色 铺(pū)路 争(zhēng)抢
3、我会选择
【1】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
A.鸟类 B.动物 C.家禽 D.母鸡
【2】大脑对思考正如飞机对( )
A.机场 B.降落 C.运输 D.交通工具
【3】枪对打仗正如粉笔对( )
A.黑板 B.老师 C.教具 D.书写
【4】勤奋对成功正如懒惰对( )
A.辛苦 B.清闲 C.失败 D.懒散
【5】字典对工具书正如( )
A.美术课对艺术品 B.椅子对座位 C.毛巾对生活用品 D.钢笔对学习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匀称(chèn chènɡ) 撒开(sǎ sā)
挣脱(zhēnɡ zhènɡ) 抱怨(yuàn yàn)
凶猛(xiōnɡ xōnɡ) 逼近(bī bí)
5、书法展示。(读拼音,写词语)
shí jìng shuāng yè jú huā jūn zǐ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yàn lì(_______) diàn yǐnɡ(_______) fú zhuānɡ(_______)
kuánɡ huān(_______) dǎ bàn (_______) huānɡ yě(_______)
cāi xiǎnɡ(_______) suǒ yǐ(_______)
7、比一比,组词语。
势( ) 建( ) 砖( )
式( ) 健( ) 转( )
骨( ) 乱( ) 居( )
滑( ) 刮( ) 屋( )
8、读拼音,写词语。
9、阅读。
九寨沟
在四川北部的万山丛中,有几条神奇的山沟。因为周围散布着九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九寨沟”。
进入九寨沟,只见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山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山坡上,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向密林深处行进,游人逐渐稀少。小心,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一只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还会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
【1】请根据短文的意思填空。
九寨沟( ),( ),( ),( )·····是个充满( )的人间仙境。
【2】请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绘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
【3】请概括文中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九寨沟怎样的感情?哪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感情?请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5】文中画单横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修辞手法,画波浪线部分运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手法。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________(季节)的景色,这时候小兴安岭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
A.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11、课内阅读。
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整日苦( )苦( ),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后来竟胡思乱想起来。一天,他看见院子当中长着棵根深叶茂的槐树,若有所悟:四四方方的一个院子,里面长着一棵树,这不是困难的“困”字吗?心想,噢!我贫穷的根源在这儿呀。于是命令他大儿子,快快将那棵槐树砍掉。儿子听说父亲叫自己砍树,忙问原因,秀才便把自己所想的告诉了儿子。
儿子听后哭笑不得,看着那又粗又大、( )深( )茂的槐树,实在不忍心下手,但又找不到说服父亲的理由,只好从命。可是当他刚刚举起斧头砍树的时候,忽然( )生( )计,想出了一个理由来。他放下斧头对父亲说:“爹,砍了这棵树很容易,可是只怕砍掉树后,会有更加不吉利的兆头。”父亲忙问:“有什么不吉利的兆头,你说说看?”大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慢( )斯( )地说:“把树砍了,咱们人还住在里面,那不又成了囚犯的‘囚’字了吗?我看,咱们宁愿清贫一些,也不能做囚犯呀!”秀才一听,忽地睁大了眼睛,悻悻地走开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四四方方(AABB式)
又粗又大(ABAC式)
【2】在文中括号里补充词语。
【3】秀才总想改变这种贫穷的状况,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听后,是怎么说的?用“ ”画出来。
12、阅读《大自然的畅想曲》完成小题
大自然的畅想曲
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柳树抽新芽,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湖边的柳树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她那长长的秀丽的头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富有磁性的歌喉。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妈妈所在的小河清澈见底,河面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也不闲着,一声声、一阵阵,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自然交响乐。
“呜……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孩子们嘻笑着在这天然的纯白的毯子上嬉戏、打雪仗、滑雪、追逐……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
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秋蝉声声,爱它的麦浪滚滚……
【1】联系短文填上合适的词。
纯白的______ ______的小扇子
得意地______ ______地嬉戏
【2】从短文第二自然段中“镜子”一词中你读懂了湖面是__________;“头发”这里是指_________。
【3】读一读短文第三自然段,段中加点的词是把荷花当作_______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
【4】短文第五自然段中带点的“呼啸”这两个字,我发现了它们都有_______,再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这个词的意思与_________有关。
【5】单项选择。
(1)第二自然段写了“蝉”“小蝌蚪”“荷花”,联系生活我知道了这段写的季节是______
A.春 B.夏 C.秋 D.冬
(2)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爱它的春光明媚”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是与这句话相对应的______
A.第一自然段 B.第二自然段 C.第三自然段 D.第四自然段
(3)短文“大自然的畅想曲”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______
A.春——夏——秋——冬 B.天上——地面——远处——近处
C.唱歌——舞蹈——交响乐——嘻笑声 D.湖水——小河——银杏叶——北风
【6】你爱大自然吗?爱它的什么?仿照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蜜蜂的事。老师告诉我们蜂蜜的营养价值很高,人人都喜欢吃。可是,蜜蜂酿蜜,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据说,一只蜜蜂酿一克蜜,需要飞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好多好多花粉呢。而它们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它们又勤劳,又无私。这是 最可贵的品德。
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都想像蜜蜂那样□做一个勤劳□无私□对人类有贡献的人□
【1】请你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甜美)的蜂蜜 ( )的蜜蜂 ( )的品德
(做出)贡献 ( )蜂蜜 ( )花粉
【2】照样子写句子。
(1)小蜜蜂又勤劳又无私。
小白兔又( )又( )。
( )又( )又( )。
(2)蜂蜜的营养价值很高,人人都很喜欢吃。
苹果里的维生素( ),人人都( )。
( ),人人都( )。
【3】给最后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4】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1)据说,一只蜜蜂酿一克蜜,需要飞几十公里的路程,采集好多好多花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它们酿造出来的那么甜美的好东西,几乎全部献给了人类,只给自己留下一点点来维持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 )。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 ),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 ),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1】认真读短文,将恰当的选项填在文中的括号里。这些选项所在的句子都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A 一团团火 B 一条透明的绸子
C 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的五彩斑斓的锦缎
【2】短文写了北大荒秋天的美景,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色。
【3】第四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段话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请在“□”里打“√”。
大豆□ 豆荚□ 高粱□ 山坡□ 榛树叶子□
【4】短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5、重点段落品析。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在语段中找出一组近义词,用“______”画出来。
【2】用“就是……也……”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男孩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灰雀在枝头鸣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个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填空。
【1】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补充句子。
(1)西沙群岛上的海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字典,填空。
“欲”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欲”在字典中的解释主要有:(1)欲望;(2)想要,希望;(3)副词,将要。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欲把西湖比西子。( )
(2)山雨欲来风满楼( )
(3)小丽求知欲很强。( )
【3】弟弟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18、扩句。
同学们听老师讲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各种颜色的红气球在空中飘动。
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这几篇童话,深受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
(3)夏明同学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的寻物启事有三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在操场丢失一个蓝色的塑料文具盒,内有铅笔、钢笔、橡皮和地铁卡等文具。请与我联系,如有拾到者,非常感谢!
6月30日
三(3)班 张军
21、习作。
题目:《我的好同学》
要求:选择一位同学,写一写他(她)。可以写写他(她)的外貌特点,还可以写写他(她)的爱好或性格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书写要认真,字体要整洁,不写错别字,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完整。(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