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北屯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干,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B.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C.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对家的情感以及对地球的依恋。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创造的世界里,贝多芬、爱因斯坦等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的。

    B.济南作为一座旅游文化名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C.书法老师教育我们,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D.他昨天上课迟到了,班主任批评了他,使他声名狼藉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孩子能否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通过这次语文活动,使很多同学找到了写作的诀窍。

    C.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深入开展自我养成,自我成长的主题教育活动。

    D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防止超级病菌不再蔓延。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市中小学已经建立校园足球队78个。

    B.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C.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D.伸向唐王湖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夏天与荷花亲密接触。

  • 5、为表达对袁隆平爷爷的怀念和赞颂之情,同学们拟写了一副对联。你认为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ㅤㅤ)

    上联:情系田畴,①_______,撑起人间食鼎

    下联:②_______,一生奉献,铸成 ③_______

    A.①一生劳苦②造福百姓③天下粮库

    B.①一生劳苦②心怀黎庶③天下粮仓

    C.①半世耕耘②造福百姓③天下粮库

    D.①半世耕耘②心怀黎庶③天下粮仓

  • 6、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在改革农村落后现状的路上得到了田福堂的大力支持。

    B.“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知道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句名言出自《米开朗基罗传》

    C.《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的女友田晓霞是一位敬业的记者,在抗洪抢险中因救人牺牲。

    D.列夫·托尔斯泰的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 7、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

    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

    C.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D.听了他的话,大家不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____________(时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船/屋俨然 B.便要家/飞鸟相与

    C.处处之 /寻向所 D.大惊/不知有汉

    3第一段描写桃林美景有什么作用?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可能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5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宋代河南洛阳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②午桥:在洛阳城南。③渔唱起三更:渔歌在夜半响起。

    (1)上阕使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试分析这首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致敬“逆行者”,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1)钟南山院士是“逆行者”的代表,被国人称为“斗士”“勇士”“国士”,是万人敬仰的大英雄。如果把他搬上戏曲舞台,你觉得他应该是京剧中的_____脸谱?

    A.白脸   B.黑脸   C.金脸 D.绿脸

    (2)赞美"逆行者"的这些成语你都理解吗?

    ①“无言以表”中的“表”字可以用组词法解释为“_________”之义;

    ②“枕戈待旦”中的“旦”字由字形可以推测出“_________”的解释;

    ③“悬壶济世”中的“济”字可以联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两句进行理解,意思应该是“_____”;

    ④“疫往无前”运用谐音的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赋予特定的意义是“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填空

    (1)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6)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7)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蒹葭采采,     (《诗经·蒹葭》)

    (9)   ,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0)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11)《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分类整合请将下面读书笔记本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读书笔记本

    暴风雨

    烈日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批注: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夕天气恶劣的场景,渲染了压抑、恐怖的氛围,衬托了祥子着急、焦虑的心情。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批注: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议论文阅读

    “咬牙”是一种修炼

    向贤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干事创业,往往需要一番“咬咬牙”的坚持。

    ②党史上,有位干部因“咬牙”而闻名。1943年,冀南抗日根据地斗争异常艰苦与残酷:战斗频繁,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痢疾、霍乱盛行。时任冀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一边坚持对敌作战,一边组织生产自救,还深入敌后做群众工作,累得多次吐血。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他率领冀南军民咬紧牙关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因此得名“咬牙干部”。

    ③“咬牙”体现的是坚韧。人生之路难以一帆风顺,惟有不畏艰险、直面挑战,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采撷成功的果实。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时,什么活儿都干,开荒、种地、铡草、放羊、拉煤、挑粪……从不惜力,磨砺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成功往往只奖赏那些坚韧的人。一件工作、一项事业干到最艰难的时候,往往最需要咬紧牙关。而一旦坚持下来,就容易突出重围、打开局面。

    ④“咬牙”彰显的是智慧。京剧《沙家浜》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被困芦苇荡,因连续多日面临日伪军的“扫荡”,体力和毅力几近于极限。指导员郭建光激励大家: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终,他们以“再坚持一下”的顽强精神,迎来了大部队的反“扫荡”。咬紧牙关的坚持精神,不仅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敢,也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智慧。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就能变被动为主动。

    ⑤“咬牙”蕴含的是担当。在重压和困难面前“咬牙”坚持,强健的是人的内心。“拼命黄郎”黄大年,平均每年出差130多天,一回来就一头扎进办公室。他的研究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克了技术瓶颈。正是“咬牙”背后的担当精神,成就了黄大年无悔的人生。

    ⑥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成功就越艰难,越艰难就越要坚持,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从某种意义上说,“咬牙”是成功的序曲。没有松骨峰战斗中志愿军的“咬牙”,就没有以“气”胜“钢”的功绩;没有谷文昌一次次面对失败后的“咬牙”,就没有沙海变绿洲的奇迹。拿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砥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知难而进、久久为功,多经历几次“咬牙”,一个人必能闯关夺隘、化险为夷,用奋斗之犁开辟前行之路。

    ⑦惟其艰难,更显勇毅。“咬牙”是一种修炼,在一次次“咬牙”中,软弱将变得坚强,稚嫩将变得成熟,徘徊将变得坚定。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15日有删改)

    【1】结合全文,谈谈第①段划线句的作用。

    【2】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咬牙”精神的?

    【3】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14、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年戏

    马亚伟

    ①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

    ②大人孩子奔走相告:看戏去喽!看戏去喽!到那时,春节才真正有了年的味道。年戏是最能聚拢人的活动,村里几乎全民参与,连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穿得暖暖和和,到戏台下来看戏。乡村简陋的戏台,撑起一个绮丽的空中楼阁,才子佳人、王侯将相,水袖如云,像走马灯一样从戏台上晃过。

    戏台下,男女老少伸长脖子,侧头的,点头的,张大嘴巴的,摇头晃脑的,拍手叫好的,密密麻麻一片,全是陶醉的模样。小孩骑在大人的脖子上,鼻涕泡僵在风里。冰糖葫芦、棉花糖等各种零食,也给活动增添了几分热闹。午后暖暖的阳光大片大片铺开,温暖而安适,人便在饱满的光线里,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

    ④每当看戏时,我的视线穿越拥挤的观众,落到戏台上,眼里的景象霎时缤纷起来,舞台上旖旎的长襟水袖,背景里缤纷的绣阁绮窗,多么美啊!耳边响着各具特色的唱腔,生旦净丑各有风味。我最喜欢俏滴滴的花旦,举手投足活泼机灵,很惹人爱;还有花脸的唱腔,气韵颇有慷慨,痛快淋漓;还有优雅美丽的青衣,唱腔婉转悠长,极为动听。

    ⑤我的母亲曾经唱过几年戏,我从小耳濡目染,也非常喜欢戏曲。有一次,戏台上唱的是《大登殿》,王宝钏十年寒窑,终于拨云见日。端端正正,正正端端,驾坐在金銮……,演员的演唱字正腔圆,表情生动,非常有感染力。高潮之时,台下叫好声响成一片。演员的表演更加卖力了,完全沉浸在自己塑造的角色中。

    ⑥我的兴趣,更在于戏台上偶尔会出现的奇幻效果。我忘了是一出什么戏,戏台上喷出一阵烟雾,闪过几道亮光,一只蚌就变成了一位漂亮姑娘。那个年代,这样的场景无异于如今的豪华大片。整个戏台因此变得瑰丽,梦幻,让人充满了无尽的想象。乡村戏台,仿佛是天上宫阙,演绎着另一个世界的悲欢离合,神奇而生动。

    ⑦花花绿绿的戏台,有板有眼地唱念做打,热热闹闹的人群,都那么让人怀恋。我多想再回到故乡,在故乡的戏台下,看一场年戏。

    【1】文章一开头就说:“故乡的年戏,总是热闹而隆重。只要戏台搭起来,整个村庄都欢腾了。”通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热闹”“欢腾”的。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有人说,本文的最后一段与鲁迅先生《社戏》中的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蕴含着相同的情感。请谈谈你的理解。

    【4】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你的家乡有哪些地方戏?请写出其中的一种,并简述其主要特点。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以“那件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答题卷上;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