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天上的街市》通过对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 《女娲造人》中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C.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D. 郑振铎写《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的情感冲击。

  • 2、【赞颂·家国情怀】

    下面是一位同学创作的对联,在横线处填入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忆往昔,至诚无畏士,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最美逆行者,赴汤蹈火显仁心。

    A.①报家卫国扬赤胆 ②看今朝

    B.①报家卫国扬赤胆 ②庚子年

    C.①英勇无畏献忠心 ②看今朝

    D.①英勇无畏献忠心 ②庚子年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客教地理栩栩如生,效果奇佳。

    B. 在走过20多公里后,我的脸面如土色

    C. 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 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 4、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格列佛游记》主要写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滩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B.夏洛蒂·勃朗特,19世纪美国女作家,代表作《简·爱》。

    C.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士人形象,对封建科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的批判。

    D.(简·爱》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面对无意义的朋友关系时不如坦荡如砥,立马绝交投身下一段高质量的友谊中。

    B. 初中的科目比小学较多,因此,在学习中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一定要循序渐进。

    C. 十八岁是成人的年纪,那时我们绝不可以继续惴惴不安地挥霍父母辛苦所赚的金钱。

    D. 若疾病在人体皮肤上,一定不要讳疾忌医,以免病情恶化后造成诸多不良的后果。

     

  • 6、近年来,六枝特区申报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列不属于我区文化遗产项目的是(  )

    A.郎岱酱 B.梭戛苗族服饰

    C.月亮河铜鼓乐 D.九头山文化公园

  •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抗战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向是“土地”和“太阳”。

    B.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范进、吴敬梓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C.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D.老生,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旦”“小生”“小丑”“老旦”也都是戏曲行当,分别扮演年轻女子、年轻男子、滑稽人物、老年女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

    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鞭贾

    [唐]柳宗元

    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十,必曰五万。复之以五十,则伏而笑;以五百,则小怒;五千,则大怒;必以五万而后可。

    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其行水者,一去一来不相承。其节朽黑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举之,翲然若挥虚焉。

    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曰:吾爱其黄而泽,且贾者云……余乃召僮爚汤以濯之,则遬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富者不悦,然犹持之三年。后出东郊,争道长乐坂下。马相踶,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视其内则空空然,其理若粪壤,无所赖者。

    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

    【注释】①鬻(yù):卖。②蹇仄:卷曲,歪斜。③翲(piāo):轻。④爚(yuè):煮。⑤遬然枯:立刻就变得枯萎了。⑥踶(dì):用蹄子踢、踏。⑦理:质地。⑧曷(hé):为什么。

    【1】积累文言字词。

    文言词句

    解释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______

    之不以其道

    (2)______

    执策而

    (3)______

    宜五十

    (4)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今 之 桅 其 貌 蜡 其 言 以 求 贾 技 于 朝 者 当 其 分 则 善。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

    【4】结合两文内容,补全下面一段话。

    两文均采用(1)_______的手法。然而,两文所托之物不同,讽刺对象也不同。甲文所托之物为千里马,隐喻真正的人才,将讽刺对象直指(2)_______;而乙文所托之物为(3)_______,作者从鞭首、握柄、质地、鞭节与纹理等方面描绘其特征,并用手掐、烧汤洗濯来揭穿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本质,隐喻(4)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一、二句。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伫立在紫藤萝瀑布前,紫色的条辐上,好像(fàn)________着点点银光,就像(  )(jiàn)________的水花。每朵花都像一个忍不住笑的笑容,里面(  )满神仙所喝的甘露和美酒,那些最嫩最小的花葆中沉(diàn)________着深深的紫。

    (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fàn)____着     bèng(jiàn)_____   ______满   沉(diàn)_____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别用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或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1)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由昏暗之景转为明净之景,给人温馨舒适感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诫子书》中,后人常将两句作为“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填空。

    课文选自《________》,作者为美国_________利奥波德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调查数据

    天猫618活动时,13天卖出了1.08亿只粽子,2.16亿片粽叶。

    京东数据显示,2018年端午节前期,京东平台平均每天售出粽子超过500万个。与粽子相关品类的消费中,销售增长最快的是粽绳粽叶,近一年销售同比增长超过300%。

    从所在省工作的外省人购买的寄回到家乡的粽子数来看,购买粽子最多的依序排列为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五个省份。

    【材料二】

    两幅宣传画图

    【材料三】

    同学对话摘录

    小新:听说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要在线上开展1600多项活动,刚好是今天周六,6月13日!你也上网看看吧。

    小利:老妈说,豆浆、油条、酱肘子、热干面,正吃着的食物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吃下的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文化味”啊。

    小新:我平常就听爷爷说,他们老人家每天清早到公园练的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之类,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利:就是说,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患者和医生日常锻炼的“网红”运动,也含非遗呵。

    小新:我爸交代,在“非遗购物节”上购买非遗产品还能助力脱贫呢,要我转链接给他。

    小利:也转给我吧。小区前面有画糖画儿的,你弄好后我们一齐出去拍段视频,和全国网友分享身边的非遗。

    【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材料一”数据表明,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B.“材料二”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

    C.“材料三”的对话让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

    D.打工者与在校生并没关注非遗的文化与情怀,只是习惯上网跟风。

    【2】从以上材料看,非遗文化遗产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请简要回答。

    【3】周末,班级要组织身边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你对活动内容和流程安排有什么设想?请简要说明。(提示:不得直接抄袭材料出现的非遗活动内容)

  • 14、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选择了一篇散文,请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微信步数

    姜萍

    ①母亲喜欢走路,年轻时就喜欢隔三岔五地去赶集,一口气能走上五六里路。记忆中,她总是风风火火,见人就说:“每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

    ②我明白,母亲这样做是因为家庭负担重,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既要做农活,又要拉扯我们兄妹三人。她不敢病,也病不起,只能让身体棒棒的,才能支撑起这个家。

    ③后来,我们兄妹三人先后考上大学后,父亲也回到了家,母亲终于有了一些闲暇的时光,每天晚饭后,她就和父亲一起,绕着村子走上几圈。那时,微信刚有了运动圈,母亲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看看自己的排名,给大姨、二姨和亲戚朋友们点上赞。

    ④好不容易,我们都在域里立下了脚,安稳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年。父亲却突然患上癌症去世了,家里只剩下母亲孤零零一人了。我们轮番动母亲来城里,和我们谁住一起都行。母亲却总是推辞,她说,自己住乡下习惯了,家里还有田地、菜园、鸡鸭,她一样都割舍不下。

    ⑤我们放心不下母亲,便轮流着回家看她。母亲每每看到我们回来,总是嗔怪我们:“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钱啊,还耽误你们的时间。”她举起手机,打开运动圈对我们说:“看,我身体好着呢,每天能走一万步,你们忙自己的事去吧。”

    ⑥这倒是真的,母亲至今依然保持着走路的习惯,每天,她的微信步数总在我的朋友圈里遥遥领先。于是,我就养成了每天看母亲步数的习惯。看到步数一直居高不下,我的心里就踏实多了。那步数背后,是一个永远生机勃勃、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母亲。

    ⑦一次,我加班到凌晨一点才回家,临睡前,发现母亲当天的微信步数只有两百多步。天哪,到底怎么了?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母亲会不会是生病了、不舒服,一直躺在床上?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急忙给母亲打去电话,那头却传来了母亲爽朗的笑声:“傻丫头,你二姑家女儿不是快出嫁了吗?昨天我就在她家帮忙缝了一天被子呢!”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⑧不久前,公司接了一个大型项目,我每天忙得很,半个月都没给母亲打过电话,只是偶尔看看母亲依然每天成千上万的步数。项目快要竣工时,我们和甲方会面时,我居然遇到了邻村的朋友小萌。

    ⑨一见面,我们就“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说到村里的事时,她突然问我:“兰姨的腿好点了吗?”我一愣,妈妈的腿怎么了?小萌说,你居然不知道啊,兰姨前段时间去摘果子,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来了……

    ⑩我心急如焚,害怕电话里母亲不说实话,我没有打招呼,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请假买票回家了。

    推开门,看到的一眼让我眼眶湿润了——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看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

    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出来,大声喊道:“妈——”母亲看着我,尴尬地笑笑,连说:“我平时可是真走的啊……这不,怕打扰你们工作……”

    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我想,以后不管母亲每天走多少步,我也一定要常回家看看。因为,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

    (选自《广州日报》2022年12月6日)

    【1】结合文章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年轻时,母亲为了___而走路;子女考上大学后,母亲为了_____而走路;子女立业后,母亲为了____而走路;摔伤后,母亲为了___而“走路”。

    【2】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

    (1)母亲靠坐在床上,一条腿用被子高高垫起,在她的床头,一根长长的带子系着手机,她不停地推动着手机左右摇晃着,嘴里还念念叨叨:“1301,1302……”(从描写角度)

    (2)我紧紧地抱住母亲,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从加点词角度)

    【3】文章两次提到母亲的笑,请你揣摩并写下母亲笑背后的心理活动。

    【4】文章写小萌这个人物有何作用?

    【5】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对母亲的呵护,什么时候也不应该被省略”这句话的理解。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题目:阳光

    要求:(1)根据题目,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