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陇南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望(tiào)     实(dūn)       徨(páng)     离析(bèng)

    B.苍(jìng)     落(zhuì)     (shí)        安营扎(zhài)

    C.角(líng)     (bǐ)        动(rú)          相成(fǔ)

    D.颠(bǒ)       回(yū)       怀(miǎn)       而至(zhǒng)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B.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秦朝到汉朝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老舍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白杨礼赞》等。

  • 3、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背影》通过对父亲艰难地越过月台的一系列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与“我”对父亲的同情。

    B.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C. 《中国石拱桥》一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D.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王与阔别已久的童年伙伴在书店里萍水相逢,他又惊又喜。

    B.一遇到困难、挫折就灰心丧气,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最好选择。

    C.方斗山险峻的山峰,缭绕的云雾,好一派扑朔迷离之景!

    D.演唱会太精彩了,变化的背景,华美的服饰令人头晕目眩

  • 5、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

    B.《春》的作者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C.《伊索寓言》里的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乌龟和老鹰》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D.《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作者马致远是唐代著名戏曲作家。

     

  •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迁——北宋

    B. 《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鲁迅——现代

    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诗选》——普希金——俄国

    D. 《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茨威格——奥地利

  •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闲遐       烦躁       桥礅     轻歌曼舞

    B.感概       仁慈       鼎盛     如雷灌耳

    C.襁褓       竹杆       取缔     和言悦色

    D.化妆       拖沓       伶俐     不屑置辩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欹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坐器,满则覆,虚则欹,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注】①欹(qī):倾斜。②宥(yòu)坐: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一处

    诲 女 知 之 乎 孔 子 喟 然 而 叹 曰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知之知之_________   (2)知也_____________

    (3)宥坐器_ ________ (4)满则______________

    3翻译上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4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谈谈你从“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的行为中得到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雨”是历代诗人喜欢描写的意象,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雨”这一意象的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某校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乐乐同学为活动拟了一副对联,想给勤勤同学看看。下面是他们的对话,请你补全。

    乐乐:勤勤,我为活动拟了一副对联:动巧手提升实践能力(A),壮志高争做时代新人(B)。你看怎么样?

    勤勤:主题明确,但两联对仗不太工整,建议略作修改。

    乐乐(略作思考):①嗯,确实不太工整,把“______”改为“______”,可以吗?

    勤勤(微笑点头):这样好多了。

    乐乐:那哪一联是上联呢?

    勤勤:②______是上联。(只填序号)

    乐乐:你是怎么区分上、下联的?能教教我吗?

    勤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乐:这下我明白了,谢谢你!勤勤。

    (2)下面是欣欣同学搜集的几则新闻的标题,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不超过20字)

    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召开(新华网2021年10月23日)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京报网2022年5月6日)

    合肥首批劳动基地立项   劳动课堂将搬到田间地头(安徽网2022年8月16日)

    开拓校内劳动基地   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人民网2022年12月16日)

    (3)欢欢同学参加活动后写了一段感受,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A]我们顺利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本次活动的任务。[B]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它让我们学到了劳动知识,我们从中获得了劳动体验。活动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深刻领会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的内涵与意义。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将[B]处画线的三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不改变句子原意)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壮士十年归。

    (3)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4)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其意思相近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他虽嫉恶如仇,却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信息……”。

    本段出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这段文字说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再写出关于他的三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后面小题。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微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注释】①光自养:植物利用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转换成淀粉,以供植物及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②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第③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3】我国“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研究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

    【4】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 14、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远咱,伤害咱,贬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实,骗咱好心,卖咱假货,偷咱财物等等不如意,不都是来自他人吗?面对这林林总总不如意事,咱当如何对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两句古话,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义。你冷落咱,咱疏远你;你敢动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动手;你今天卖给咱假冒伪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两;甚至,你偷了咱一辆自行车,明天咱去偷别人的摩托车,一气之下,做了偷摩托车的贼。这样,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还不越来越多?

    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负我,我不负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面对不如意事,咱心里难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让别人也为这样的事而难过,而痛苦。你伤了咱,如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咱宽容你,以此为教训,遇事不迁怒于人,不伤害无辜。你给咱冷遇,让咱感到难堪,感到苦恼,咱遇事就当多给人一些热情,一些关爱,一些帮助。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减法,会越来越少。

    ④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则用减法,这自然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品德与宽容的精神,并且,还标志着一个人立身的高度与处事的眼光。他们会这样认为:有人冷落了你,同时也强化了你的自立;有人伤害了你,同时也磨炼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骗了你,同时也增进了你的见识;有人绊倒了你,同时也锤炼了你的能力。从而,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心胸狭隘、小肚鸡肠,遇不如意事,喜欢加法的人,自以为得计,可占到便宜了吗?没有,绝对没有。

    ⑤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有段对话,就很值得玩味。寒山问:“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⑥看来,生活中的减法,确实是做人的一种智慧,不仅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减少了不如意事,叉增进了社会的和谐,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赵亚兴摘自《读者俱乐部》,有删改)

    1本文标题是“生活中的减法”,为什么先从“生活中的加法”谈起?

    2结合②一③段有关内容,说说为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生活的加法,而“反其 道而行之”是“生活的减法”。

    3文中唐代高僧寒山与拾得的对话耐人寻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吗?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观点,为“指路大王”谢亮写几句点评文字。

    链接材料:北京有位76岁的老人,叫谢亮。4年前,他向人问路,却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脸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气愤,但并未将这气愤撒给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后别人向我问路,我要用最高的热情、最大的耐心给人家指路。此后,他将全市公交车站、大学、医院、公园、大使馆、各省办事处等47090多个地点,编成20万字的《指路手册》,每天风雨无阻地为成百上千的人“义务指路”,被誉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1)题目:那个影响了我的人

    要求:①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