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衢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课》是德国小说家都德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本文巧妙选取儿童的叙述视角,借助心理描写成功塑造了韩麦尔的形象,并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表现爱国这一重大主题。

    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孔子的弟子编写,语录体散文。孔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C.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属于抒情散文,具有浓厚的人情味。作者通过对几年前回乡奔丧-浦口分别-别后思念情景的追述,语言含蓄优美,特别是通过对凝聚着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苦难经历的“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深厚的感情。

    D.《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写“讲义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出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动因。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知识的心理及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和损害。

  • 2、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蜷伏 罚(chéng   ài)   神采奕奕

    B.纯粹   职(xùn 塌(dān) 惊慌失措

    C.安详     立(zhù   然()   漠不关心

    D.热忱   栏(zhà     篷勃气概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让制度 无于事/扶危

    B.//振聋发 藏污纳/美好邂

    C.充//恰如其 富不仁/虎作伥

    D.//制品 谆谆教/韬光养

  • 4、下列短语判断错误的一项( )

    A. 坦荡如砥(补充短语)   潜滋暗长(并列短语) 旁逸斜出(并列短语)

    B. 恹恹欲睡(偏正短语)   不折不挠(并列短语) 纵横决荡(并列短语)

    C. 惟妙惟肖(并列短语)   入木三分(主谓短语) 油光可鉴(补充短语)

    D. 深恶痛疾(并列短语)   白手起家(偏正短语) 轻舒双臂(动宾短语)

  •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龟虽寿》也是他的作品。

    B.整首诗实写所观之景,尽抒壮志豪情,景物和情感融为一体。

    C.本诗既有动态描写也有静态描写,给人苍凉慷慨之感,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合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着陆火星的任务取得成功。

    B.我们要加强防范措施,杜绝校园霸凌现象不再发生。

    C.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D.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通过开展“缅怀革命英烈,讲述红色故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阅读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 7、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你和家人出去旅游,在办理酒店入住手续的时候,你的妈妈发现由于匆忙没带你的身份证,酒店接待的服务员告诉你们没有身份证不能入住。你想到可以去补办一张临时身份证解决这个问题。你对酒店服务员说:(                  

    A.“我们也不是故意的,总该有解决的办法吧?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

    B.“不就没带身份证吗?不会想想解决的办法吗?”

    C.“我们是不是可以补办一张临时身份证?您知道去哪里补办吗?”

    D.“谁出门没有个忘的时候?我们也不是故意的,你就通融一下,让我们入住吧!”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

    ①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乎?不习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节选自《论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吾日三吾身 ⑵与朋友交而不  不习乎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温故而知新”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不独立思考就没有新体验和新感悟,就难以获得新知识。

    B. 孔子反复赞叹“贤哉,回也”,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C. “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个不同境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以学习为乐趣的求学态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D. “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说普通人生性强硬,难以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就是这种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淇上送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注释】①淇上:淇水,水名,在河南北部。②祖帐:即饯别。

    对下面这两首诗理解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中一个“望”字,将相隔万里的长安与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颈联用夸张、对偶的修辞,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写得昂扬乐观,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成为千古名句。

    C.《淇上送赵仙舟》作者借凄清之景,通过“哭泣”“伫立”等细节,表现作者的伤感、不舍之情。

    D.两首诗同为送别诗,表达的感情非常相似。友人离去造成自己的空虚、落寞,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的伤感和不舍之意。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20年“新冠”疫情终于得到缓解。同学们结束了两个多月的网上学习,顺利回到校园。马鞍山市某初中七年级(1)班计划以此次疫情为主题,举行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致敬疫情中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们,呼吁全世界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1)拟写标语。

    疫情中,你看到了许多宣传标语。现在学校也要宣传,请你参照拟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疫情爆发后,日本政府和民众在捐助给我国的医用防护服包装箱上,印上了《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诗句。请你说一说它的暖心之处________________

    (3)关心家国。

    下面是某位同学在“世界同心”主题班会上的发言。其中第____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

    ①政府是否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战胜疫情的关键。②不甩锅、不退缩、不放弃,是各国政府应有的正确态度。③唯有全世界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我们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古诗文名句。

    (1)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树叶儿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首句“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名著阅读。

    (1)经典名著的内容往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在《________》 中,讲述了“拳打镇关西”“醉打蒋门神”等一个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故事,使人酣 畅淋漓;现代作家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塑造了一个迂腐、穷酸的读书人形象,令人唏 嘘感慨;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设计了鲍西亚和吝啬鬼_______(人 名)斗智斗勇的情节,让人拍案叫绝。

    (2)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的 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________

    A.简•爱 B.林冲 C.格列佛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主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频繁摄入碳酸饮料和快餐食品的青少年,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问题。这项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至2016年的全球校园健康调查。这项调查涵盖了亚洲、非洲、南美洲和东地中海部分地区64个高中低收入国家的175261名当时年龄在12至15岁的学生。碳酸饮料往往含有咖啡因,快餐食品含高热量但缺乏营养,过于频繁地摄入这些食品,睡眠障碍出现的概率也在增加。

    英国沃里克大学科学家对过去42项试验结果进行了梳理分析,这些试验涉及7.5万名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年。研究人员通过问卷和穿戴设备定期跟踪研究对象的作息习惯、健康状况及体重指数,结果发现,睡眠不足的孩子体重增加比例均高于同龄的睡眠充足者,前者超重或肥胖的概率平均比后者高58%。具体来说,4-11个月大的婴幼儿每晚睡眼不足12小时,肥胖风险提升40%;3-5岁儿童睡眠不是10小时,肥胖风险增加57%;6-13岁孩子睡眠不足9小时,肥胖风险增加123%;14-17岁少年睡眠不足8小时,肥胖风险增加30%。

    【材料三】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专注于睡眼对人影响的研究,他发现睡眠不足的员工会缺乏生产力与创意;NBA篮球运动员一晚睡眠超过8小时,在球场得分率会提升近三成;晚睡4小时,对付癌症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剩下不到一半,脑中的清洁大队运作不良就无法清除阿尔茨海默病的毒性蛋白;连续19小时无睡眠之后去开车,人的精神状态和酒驾差不多……

    【材料四】

    从睡眠质量来看,目前的指南并没有强制要求我们必须睡够几个小时,常规建议需要睡到6~8个小时,但睡眠时间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可能需要睡8~9个小时才能维持第二天良好的状态,也有一些人可能只需睡5~6个小时,第二天便能很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但当我们的睡眠不能够满足我们第二天的生活需要,我们因而变得疲惫、困倦、焦虑、心情不好,或者精神恍惚,记忆力衰退,做事情注意力难以集中,丢三落四,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一些食欲问题时,就应该引起警惕,寻求医生的帮助。

    “双减”政策就是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孩子,保证青少年睡眠时间。在“保证睡眠”主题班会课上,大家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影响孩子睡眠的因素有哪些?

    (2)九年级的小华,学习勤奋、刻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但白天上课总是听了就忘,打不起精神,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3)在班会最后的结束环节需要你根据以上材料,围绕班会主题,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前写好发言稿。

    写作提示:①从材料中筛选有用信息;②思路清晰;③语言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 14、阅读《信念火炬照亮漫漫征途》,完成下面小题。

    信念火炬照亮漫漫征途

    ①最让我感到荣幸的是,在人生和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曾于1975年和1986年两次重走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对这条路的探寻、采访及思索,是我们百年党史教材的重要一课,也成为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②在瑞金沙洲坝,我访问过一个老赤卫队员杨连荣,他1915年出生,1933年参加红军,在第九军团工兵炮兵连当班长,执行搭浮桥等任务。1934年,他在福建松毛岭执行任务时负伤,被送进红军第三后方医院。战略转移时,他随医院走到信丰、安源交界处,被敌人打散了。杨连荣一路讨饭回到沙洲坝。他耳朵背,我们站在他对面大声喊话,他好似听不见。而他讲的方言,我们十有八九听不懂。好在他讲话不多,他给我们唱了许多红军时代的歌曲,他唱的歌词比他讲话时说的词句还清楚呢!他唱了《红军歌》,又唱《少先队上前线歌》。每首歌他都先唱一遍,然后我们请他唱一句停顿一下,以便我们把歌词记在本子上。

    ③“共产党领导真正确,工农群众拥护真正多,红军打仗真不错,粉碎了敌人的乌龟壳,我们真快乐!亲爱的英勇的红军哥,我们的胜利有把握,上前杀敌莫错过,把红旗插遍全中国……”“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就是那个年代革命人的信念和理想。我们惊异于杨大爹的记忆力,一个不识字的老人,时隔半个世纪,竟能一字不落地唱出当年红军进行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的那些激励人心的词句,而且大爹唱歌时显得格外年轻和快活。

    ④最让我感动的,是大爹还给我们唱了“他的”《国际歌》。为什么我要说是“他的”《国际歌》呢?因为他是凭他的记忆和他的韵调唱的,很独特,有点像江西小调,又有点像旧时代私塾先生背诵古诗文。但是,(甲)他是那样专注,那样赤诚,直唱得我眼睛湿湿的,鼻子酸酸的,心头热热的。当年翻译的《国际歌》歌词,也没有后来译得那么准确,但大爹坚持认为他唱的词儿才对头,连音调他也认为现在电台广播的不如他唱的标准!他多次重复这一说法,一遍遍把他那“标准”的《国际歌》唱给我们听。这位大爹的“固执”深深地感动了我。从他的歌声里,我听到了他那一代人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革命岁月的无尽怀念,他唱的是一支信念之歌、理想之歌啊!

    ⑤红军在遵义休整期间,毛泽东响亮地提出了“北上抗日”的口号,给长征赋予了新的政治内涵。红军向群众、向白军宣传这个口号,也把它当成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

    ⑥在长征中,红三军团“娃娃营”里有个仅十二三岁的小战士张金龙,突破腊子口后继续北上,他腿部负伤后不省人事,滚下了山坡。等他苏醒时,大部队已无影无踪,他被一个猎户发现并收养。就在他伤口快痊愈时,军阀“马家军”到这山沟里搜查红军散兵,从一顶红军帽把他搜出来了。小金龙异常镇静,反倒质问匪军官:“我是红军,是北上抗日的队伍,这究竟有什么罪?”敌人说:“抗日也有罪!”小金龙把当红军后首长讲的抗日道理都用上了:“日本人打到我们土地上来了,抢我们的东西,杀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兄弟姐妹在受苦受难,你不管,不去尽一份力量,却来杀红军,你还是一个中国人吗?”

    ⑦匪军官辩不过这个小红军,就下令把他拉出去枪毙。

    ⑧小金龙被带到野外,几支枪对准了他,他仍面无惧色。那匪军官以“胜利者”的口吻问:“你还有什么话说吗?如果有需要我们办的,比如通知你家里,我们也可以替你办到。”

    ⑨“我有一个要求!”小金龙凛然说道。

    ⑩“你说吧。”匪军官以为小红军要告饶。

    “你们为什么要枪毙我呀?为什么不用刀砍我的头?这样可以节省一粒子弹打日本人呀!”

    (乙)那军官没再说话,抱住小金龙,把他送回猎人家里,还扔下一些银元便离去了。后来,小金龙在猎人帮助下到了陕北……

    2016年我创作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长诗《延伸,我们的路》,还记录了一个令人心灵震撼的真实故事。

    在大雪山,一个红军冻僵的遗体被埋在雪里,但在雪堆外露出了他的一只手掌,手掌里攥的是一个党证和一块白洋。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这最后一块白洋,就是他要交给组织的最后一次党费!他已无力走完这路,但坚信党和红军一定会踏上胜利之途。

    这支长征的队伍一直延伸着他们的漫漫征途,他们是把鬼子引上悬崖绝路的狼牙山五壮士,她们是英勇不屈投身乌斯浑河的八个女兵,他们是举炸药包的董存瑞,他们是堵枪眼的黄继光,他们是在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毅然跳进泥浆池的王铁人,他们是把有限生命投向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她们是为了夺冠不断跃起的女排姑娘,他们是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的钟南山、李兰娟、陈薇……

    信念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漫漫征途。

    (取材于胡世宗的同名文章,有删改)

    【1】根据文章①-段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英雄人物

    感人行为

    理想信念

    杨连荣

    深情歌唱红军时代歌曲和“他的”《国际歌》

    张金龙

    刘志海

    党和红军一定会踏上胜利之途

     

    【2】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两处画线句在塑造英雄人物的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效果。

    (甲)他是那样专注,那样赤诚,直唱得我眼睛湿湿的,鼻子酸酸的,心头热热的。

    (乙)那军官没再说话,抱住小金龙,把他送回猎人家里,还扔下一些银元便离去了。

    【3】文章第段为什么要强调“漫漫征途”是“我们的”?请结合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住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是很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走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正如俗话所说:“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后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

    读了上面的材料,也许你会产生很多感触和联想吧!请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