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和田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妞,是《骆驼祥子》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

    B.在《骆驼祥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C.《海底两万里》中,在描绘海底森林的自然景观时,凡尔纳着力表现其“最美丽”和奇异的特点。那里是“垂直”王国,“所有植物的枝叶全都垂直向上”“没有根系”“不长叶子”,完全不同于人们所见到的陆地植物的生长状况。

    D.《海底两万里》中尼德·兰脾气暴躁,受不了被监禁,也受不了在鹦鹉螺号上与世孤立的生活,总是计划逃脱。

  • 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 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

    D. 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 3、下列字形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曼(mí) 争(sòng) 惘(cháng) 无人问(jīn)

    B. 杂(rǒng) 皱(zhě)   追(sù)   风雪途(zài)

    C. 潺(chán) 礴(bàng) 射(fú)   黄发垂(tiáo)

    D. (shí)   领(yù) 严(jùn) 辈(háng)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康震老师在讲授国学时旁征博引,赢得了在座嘉宾的阵阵掌声。

    B.绵竹年画村的“灯光秀”如诗如画,夜幕下各种明灯绘声绘色

    C.德阳土门镇的菜刀制造者用行动诠释匠人精神,其技术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D.孝德中学校足球队在激烈的对抗中略胜一筹,终于遗憾地输给了强劲的对手。

  •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 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 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 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杆,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 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 6、下列各句空缺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白云团团,________出了几点疏星。

    ②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_______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③他用惊奇的目光________着这陌生而美丽的世界。

    ④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________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A. ①漏 ②绵延 ③张望 ④摆

    B. ①透 ②繁衍 ③注视 ④装

    C. ①闪 ②延续 ③审视 ④显

    D. ①射 ②生育 ③环顾 ④扮

  •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这是一幅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人是鲁迅,他的原名是周树人。《藤野先生》一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用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C.《记承天寺夜游》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苏轼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遭贬谪时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

    D.《钱塘湖春行》的体裁是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此诗首句和二、四、六、八句都押韵了,韵脚分别是“西、低、泥、蹄、堤”。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故患有所不

    (2)尔而与之

    (3)是亦不可以

    【2】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乙]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也!”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

    【注释】①代王侑:杨侑,隋炀帝长子杨昭第三子,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②唐公:唐高祖李渊起初的封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卿等不无礼于王/乎众矣

    B.亦何以也/万钟于我何

    C.于是却/未尝降辞色

    D.见者叹曰/来问讯

    【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

    【5】【乙】文中姚思廉是如何践行【甲】文主张的?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请说说本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班级将开展“传承经典文化——戏曲进校园”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书写方块字】请用简体楷书将“秦腔秦韵秦之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活动二:学识秦之声】

    秦腔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古老剧种。它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因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它的一大特点是唱念全都以陕西关中方言为基础,同时又融入了我国汉唐时期的一些诗、词、曲,其表演技艺朴实、粗扩、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请你举出你知道的秦腔作品(不少于2个)并说出剧中的代表性人物。

    A.秦腔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作品中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走进文武场】戏曲中人们常说的“文武场”指戏曲的乐队,总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请你列举出秦腔中常见的几个“文场”乐器名称(不少于2个)。

    (4)【活动四:热爱中国戏】戏曲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秦腔之外,你还知道哪几种中国戏曲?并写出它的流行区域。(不少于3个)。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②子曰: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观沧海》)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

    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春》)

    ⑦《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交替,新陈代谢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选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人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她给“我”讲述了“   ”的故事。

    (2)你还知道这部作品中的哪些人物及章节,说出至少一个人物名称并简单叙述与之相关的故事内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手艺自古以来就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工业文明前,过日子的吃穿用度大多有赖双手劳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手艺塑造了生活。

    经受过工业化冲击,乡村手艺因文化产业、创意经济重新振兴,其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进一步凸显,与电子商务、旅游结合,成为乡村经济新增长点。据统计,目前我国73%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存在乡村。2020年,在淘宝上年成交额过亿的14个非遗产业带,近一半位于县级及以下地区,乡村手艺是其中重要板块。

    乡村手艺在慢生活、新文创、国货国潮及电子商务综合助力下,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产生新的文化创意。制作银器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制作唐三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制作社火道具的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等,一系列特色手艺村获得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潘鲁生《守望乡土润泽生活》)

    【材料二】

    调查对象对乡村手工艺品的消费趋向

    项目

    类别

    占比

    选购目的

    收藏纪念

    新奇有趣

    生活实用

    馈赠亲友

    61.21%

    40.59%

    37.65%

    33.71%

    购买意愿

    挂件、摆件等装饰品

    家具用品

    服装、服饰

    74.97%

    56.88%

    51.40%

    购买渠道

    手艺人/传承人工作作坊

    文化市集

    专卖店

    景区

    网络

    53.74%

    50.80%

    40.19%

    26.57%

    23.43%

    【材料三】

    日前,抖音在江西景德镇正式发布“看见手艺”扶持计划,扶持对象包括国家认定的“大师”级手艺人,也包括大量普通的传统手艺人和创新型手艺人。根据该计划,抖音将利用短视频直播和平台优势,通过流量扶持、费用优惠、官方培训、专属运营活动、直播基地服务等多项举措,助力传统手工艺传播发展。

    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但随着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种类繁多的工艺制品大量挤占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不少传统工艺由此衰落甚至失传。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以切实可行的方式“看见”传统工艺,大力扶持支持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郭海英《以什么方式更好地“看见”手艺》)

    【1】下列各选项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由材料二可知,受访者通常购买乡村手工艺品的目的最主要是收藏纪念,其次是新奇有趣、生活实用。

    B.工业文明之前,手艺才是普通百姓生活主要的力量,可以说是手艺塑造了生活。

    C.从材料二来看网络在调查的购买渠道中占比不算高,可见电子商务对乡村手艺助力不大。

    D.随着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工艺制品在市场中给传统工艺造成巨大冲击。

    【2】请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并简要说明其特点(20字以内)

  • 14、阅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回答问题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艾小羊)

    母亲被骗了。

    上午10点时,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终于,母亲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

    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的时候,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傅。母亲就回家拿钱,同时被她们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家里人,否则就不灵。结果,她们开车把母亲拉到附近的一个小区,一人拿走她的钱与戒指,去跟“师傅”商量,一人陪她在楼下等。不久,陪她的人也借故走了。母亲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反应过来,自己受骗了。

    异常拙劣的骗局。在我的眼里,母亲一直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她从困难年代走过来,她勤劳节俭,不会轻易把钱交到别人手中。父亲埋怨母亲又傻又天真,母亲眼泪汪汪地坐在那儿。

    父亲报了警。

    下午,我去上班,父亲赌气要去医院看病,母亲只好一个人去派出所做笔录。

    我大学毕业后留在武汉,父母退休后便双双过来。母亲是山东人,父亲是湖北人。在武汉生活,对于父亲来说,是叶落归根;对于母亲来说,则是嫁鸡随鸡。在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她,听不懂武汉话,也受不了武汉的气候。与母亲相比,父亲的性格开朗得多,并且爱好广泛,在小区里有棋友、麻友、钓友。我曾建议母亲去跟小区的老太太一起跳舞,她不愿意。母亲一生操持家务,除了看看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几乎没有什么爱好。

    两个月后,公安局打来电话,说在附近端了一窝骗子,让母亲去认人。被抓住的正是骗母亲的那伙人。诈骗团伙里有一个人是常与母亲一起锻炼身体的“老朋友”。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件小事,母亲却因此一下子变得苍老起来。

    转眼秋天到了,武汉最好的季节。母亲却极少出门,连早锻炼都放弃了。

    早晨,她忙完一家人的早餐,便坐在桌前,边看我吃早点,边与我说话。母亲喜欢说过去的事,对于母亲的唠叨,有时我是不耐烦的。母亲一旦看出来,便会噤声。如此几番下来,她便也对我说得少了。

    一天,我的一份文件落在家里。回家取时,家里静悄悄的,我以为没人,却听到母亲在阳台上说话,声音不似平时,倒有几分像梦呓。我便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只见母亲站在阳台上,手里拿着几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在家乡的几个老姐妹,有的已经故去,有的也跟着儿女去了外地。“我大儿子现在在山东,二儿子在四川,你们家小安子还在上海吗?上海话难懂吧,武汉话我都听不太懂……”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在没有她的朋友的城市里,在安静的都市一角,母亲的背影显得那么孤单。

    晚上我对母亲说:“今天下班回来,有个人问我‘你妈是不是回老家了’。她说很久没看到你,想跟你聊天。”母亲的眼睛里闪着光,急急地询问我那个人的长相,然后眯起眼睛,认真地听我描述。

    “是老赵吧,我们山东老乡,不过,也可能是老陈。”母亲说。

    “妈,你看你,整天不出门,小区里的朋友都想你了。”我说。

    母亲腼腆地笑笑,不好意思地说:“我也没有什么朋友。”

    第二天早晨起床,我没看到母亲的身影。父亲说她去健身器材那儿了。

    上班时,我特意绕到健身器材处,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旁边的跑步机上,一个中年妇女在跑步,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开始聊天。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妈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即使那是一个女骗子也没关系。”

    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骗子,而是孤独。当我与父亲将母亲从她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城连根拔起,移植到武汉这个大城市时,她就成了一株没有养分的树苗。她隐忍,认命,努力地不留恋过去。然而,每个人都属于社会,都需要一个尽可能大的世界。在与这个世界各色人等的交流中,让她感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

    1结合全文,分析题目“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作用。

    2文中加点的句子“深秋的日光忽然变得温暖”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从修辞角度说说加点句子“远远地看到母亲一个人在转腰器上百无聊赖地转动着身体,花白的头发在晨风中似江边秋日的芦花”的表达效果。

    4分析文中画横线文字(第7段)的作用。

    5文章结尾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材料作文

    《木兰诗》中,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演绎一段千古传奇;《背影》中,朱自清凝望父亲的背影,潸然泪下,百感交集,引发多少读者的共鸣;《散步》中,“我”选择平坦的大路,顺从了母亲,委屈了孩子,让亲情的馨香洒满一路……

    是孝心无价,还是责任担当?是报答感恩,还是真爱无限……请任选一个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要求:(1)卷面清洁卫生、字迹美观。  (2)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