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定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贝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十一年来她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B、据了解,长时间正襟危坐地看3D影片很容易患颈椎病。

    C、《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一提到张将军的名字,当地人就会肃然起敬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但其教训却值得怀疑。

    B. 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这个歌唱班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D. 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 3、下列加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平日里沉默寡言的他上台并未惊慌失措,而是做了一个猾稽动作,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B.白求恩对人民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徇职

    C.如果主管部门对餐饮浪费现象默不关心,势必会助长浪费奢靡风气,这绝非杞人忧天

    D.人民解放军在抗洪救灾中,从不拈轻怕重,显示了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信天游是流传在我们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汉族民歌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可以分为赋、比、兴三类。

    C.《大雁归来》的作者利奥波德是美国生态学家。

    D.《虽有嘉肴》选自《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的戴圣编纂的。

  • 5、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鸣钟击:声响 啸聚山林:拉帮结派 日西山:靠近

    B. :抵押 惟妙惟: 相似   枘::榫头

    C. 名:隐藏 广袤无垠:南北长度 朔方:北方

    D. 呕心血:滴 兀兀穷年:劳苦的样子 气冲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

     

  • 6、以下是老舍名作《骆驼祥子》中的六个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苦干三年,买上新车     ②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③卖骆驼又攒了买车钱

    ④祥子被孙侦探敲诈        ⑤被十几个大兵抢了车     ⑥为下葬虎妞卖了车

    A.②⑤①④③⑥

    B.①⑤④②③⑥

    C.①④③②⑤⑥

    D.①⑤③④②⑥

  • 7、广州陈氏书院(即陈家祠)以“古祠流芳”之名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请研究以下广州名胜古迹的对联,选出属于陈家祠的一联()。

    A. 上联:生经白刃头方贵  下联:死葬黄花骨亦香

    B. 上联:云开世外三千界  下联:岩依天南第一峰

    C. 上联:一塔有碑留博士  下联:六榕无树记东坡

    D. 上联:国宝家声垂后裔  下联:新安门第继遗风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文言文阅读

    (一)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陈母教子

    (宋)王辟之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杖之,碎其金鱼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伎:同“技”。④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三)陈谏议教子

    (南宋)吴曾

    太尉陈尧咨为翰林学士时,有恶马,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旦父谏议入厩,不见马,因诘圉人,乃曰:“内翰卖之商人矣。”谏议遽谓翰林曰“汝为贵臣,左右尚不能制,旅人安能畜此?是移祸于人也。”亟命取马,而偿其直,戒终老养焉。其长厚远类古人。

    ——节选自《能改斋漫录》

    (四)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宋)欧阳修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节选自《归田录》

    1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有宴   谢太傅寒雪日内(《咏雪》)

    B. 不去   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出师表》)

    C. 不见马   非木杮(《河中石兽》)

    D. 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2在封建时代,对有功于国家的王公大臣,在其死后,朝廷一般会追封谥号加以褒奖。陈尧咨死后被朝廷追封太尉,谥号为“康肃”。那么,在陈尧咨成长为陈康肃公的过程中,身边人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根据前三篇笔记内容加以探究。

    所说的话(译文)

    所做的事(概括)

    对陈尧咨的影响

    冯夫人

    你父亲教导你用忠孝来辅佐国家政事,现在你不把精力放在实施仁政教化却专擅个人射箭的技能,这难道是你父亲的意愿么?

    陈谏议

    批评陈尧咨把恶马卖给商人是嫁祸于人,并命令他收回恶马,赔偿马价,养马到死。

    卖油翁

    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练罢了。

    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熟练罢了。

    现身说法,用勺酌油从钱孔灌入葫芦,钱孔不湿。

    让他明白做人要谦虚内敛,做事熟能生巧的道理

    3古代笔记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请从(二)(三)两篇笔记中任选一篇,举例具体分析。

    4欧阳修在《归田录》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归田录》的写作目的是否如欧阳修所言,是“备闲居之览”呢?请结合《卖油翁》和《钱思公虽生长富贵》两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岁暮》,完成两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②?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释】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末,这一年正好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走向没落。当时杜甫客居阆洲(今四川阆中)。②请缨:用西汉终军请缨的典故,借指将士自动请求出兵击敌。

    (1)颔联以 “ ____”和“____ ”来借代战争,一个“犯”,一个“动”,写出诗人听到敌人入侵后内心的强烈冲击。

    (2)结合全诗,首联中“岁暮”应该是有多层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下面6个字词是我们学习过的课文《夸父逐日》中出现的,请任选其中4个组成成语,要求该字词在成语和课文中的意思相目。

    走、饮、泽、至、道、化

    示例:逐—逐鹿中原   渴—求贤若渴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3)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徜徉书海,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积淀,又能够引领成长,让思想变得更加深刻。读鲁迅的《朝花夕拾》,我们从_______身上,学到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读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体会到了_______的身上凝聚着的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读______(作者)的《昆虫记》,我们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为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所感动;读老舍的______,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更加关注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状况,多了一分悲悯情怀。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放牛

    ①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

    ②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

    ③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山我可从未去过呀。我有些害怕,说:我怎么认得路呢?

    ④父亲说: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⑤父亲又说: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⑥现在想来仍觉得后怕,把一个六岁的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亲竟那样放心。

    ⑦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

    ⑧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

    ⑨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⑩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

    我的小脑袋就想: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它面前,我是小小的。它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出它多用了些力气。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和土包后面的草丛。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我心里暗暗佩服牛的本领。

    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我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牛要背我回家。

    (A)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整个天空都在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漂浮在高高的星空里。不时有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下几颗。

    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当晚,母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秋天,我上了小学,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半年后,老黑死了,据说是摔死的。听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人们都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专门到童年放牛的山上走了一趟,在一个陡坡上,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大石阶,上面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由无数头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坡下坡的。

    (B)我凝望着这两个深深的牛蹄窝。我嗅着微微飘出的泥土的气息和牛的气息。我在记忆里仔细捕捉老黑的气息。我似乎呼吸到了老黑吹进我生命的气息。

    我忽然明白,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牧了我呀。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牛却放了我几十年。

    也许,我这一辈子,都被一头牛隐隐约约牵在手里。

    有时,它驮着我,行走在夜的群山,飘游在稠密的星光里……

    【1】请筛选或概括能够体现出这一过程的关键词语,补充“我”对老黑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2】第自然段中说,“我暗暗佩服牛的本领”,联系上文概括,牛有哪些本领?

    【3】从文中的A、B两句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赏析,走近人物的内心。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我”六岁时,父亲让“我”去放牛,“我”和老黑有了很深的感情。

    B.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牧了我。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牛却放了我几十年。

    C.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但我很讨厌放牛。

    D.半年后,我听到老黑死了,我忍不住号啕大哭,表现了我对老黑有着深厚的感情。

    【5】结合全文谈谈对自然段这句话的理解。

  • 1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季羡林

    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

    ③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煞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决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④我比这位老友小六七岁。有人赞我耳聪目明,实际上是耳欠聪,目欠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我脑袋里的煞车部件,虽然老化,尚可使用。再加上我有点自知之明,我的新座右铭是:老年之人,煞车失灵,戒之在说。一向奉行不违,还没有碰到下不了台的窘境。在潜意识中颇有点沾沾自喜了。

    ⑤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⑥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对于“忘”的评价却越来越高,高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辨的水平。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把悲和欢、离和合并提。然而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⑦因此,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⑧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试问: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选自《怀旧集》,有删改)

    1概括“老友确是老了”的两件事。

    2品析语言。

    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从修辞角度)

    3简要概括第④段的内容,并说说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作者为什么要给“忘”大唱赞歌”?

    5结合全文探究“忘”的两层含义。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题目:我的世界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本写作。(3)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4)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