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喀什地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禁地驻足欣赏。

    B. 这首歌的旋律优美动听,歌词朗朗上口,就连我四岁的表妹听了,也不由得手舞足蹈,随声附和起来。

    C. 年少的他初入职场,难免表现得锋芒毕露;直至后来,年岁逐增,才变得内敛深沉。是经历磨圆了棱角。

    D. 他因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神偷手”。

     

  • 2、选出对《登高》一诗鉴赏错误的一项(   )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形、声、色、态栩栩如生地得到表现。

    B.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充,直接抒发了作者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C.颈联表现感情,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D.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酒,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样,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

    B.《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科幻小说将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如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社,古代祭祀名。在乡村,春天要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如菊般淡然,他的人格如菊般高洁。

    C.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漫游时所作《渡荆门送别》,意境高远,想象瑰丽。

    D.愚公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想改变家乡的封闭落后,“汝”多用于称同辈或长辈。

  • 5、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分解剖析名篇佳作,进行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  

    ①也如学书法、、音乐,都要经过临摹、背诵、模仿的阶段,等到了一定水平,自然会厚积薄发。

    ②古往今来许多大师、大家,谁一开始不是从学习别人起步的呢?

    ③学语文如同学体操、武术,一开始要进行动作分解,经过反复练习才会变成本能。

    ④作为一名中学生,让老师用阅读理解题的方式“扶一程”,很有必要。

    ⑤等到掌握了各种技巧,具备了一定素养,自然不必寻寻觅觅“作者想表达什么”,而能自成一家之言。

    A. ③①②④⑤   B. ④③①⑤②

    C. ③①④⑤②   D. ④②⑤③①

  • 6、励志名句可以时刻激励、鞭策自己。请欣赏甲、乙两幅书法作品,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评价不恰当的一项(       

    A.甲是行书作品,结体多姿,章法自如,活泼有神。

    B.乙是楷书作品,笔体平稳,结构匀称,章法整洁。

    C.甲作品的字体是在草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D.乙作品的字体是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

  •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撰的。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风俗。

    C.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当时奥斯托洛夫斯基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   (甲)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二十日从小径南行二十五里,皆土冈乱垄。久之,得一溪。渡溪,南行冈脊中,下瞰 则石淙在望矣。余入自大梁,平衍广漠,古称“陆海”,地以得泉为难,泉以得石尤难。 近嵩始睹蜿蜒众峰,于是北流有景、须诸溪,南流有颍水,然皆盘伏土碛中。独登封东南三十里为石淙,乃嵩山东谷之流,将下入于颍。一路陂陀屈曲,水皆行地中,到此忽逢怒石。石立崇冈山峡间,有当关扼险之势。水沁入胁下,从此水石融和,绮变万端。 绕水之两崖,则为鹄立,为雁行;踞中央者,则为饮兕雌犀牛,为卧虎。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乃又空其中而为窟,为洞。揆估计崖之隔,以寻八尺为寻尺计,竟水之过,以数丈计,水行其中,石峙于上,为态为色,为肤为骨,备极妍丽。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选自《徐霞客游记游嵩山日记》)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 断三处)。

    低则屿高则台愈高则石之去水也愈远

    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醉翁亭举行的宴会上,有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歌舞音乐以及无穷的快乐。

    B.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本质上都是山水之乐。

    C.(乙)文中石淙之所以被作者赞美是因为这里水石交融,景物变化万端。

    D.(乙)文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赞美了嵩山附近的“陆海”美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不意黄茅白苇中,顿令人一洗尘目也!

    4读(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美景,描写的顺序不同:(甲)文第①节运用   顺序进行描写,而(乙)文则是以   序为主。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美景,但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所不同,请简述。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2)试分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妙处。

    (3)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晨,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溺于喧嚣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 ,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_________”。

    (3)“华而不实”中,“华”的意思是_________。“采撷”的意思是_________

    (4)根据文意,仿照文中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默写

    (1)谁家玉笛暗飞声,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诗《春夜洛城闻笛》)

    (2)《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3)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诗《逢入京使》)

    (4)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1】选文节选的诗歌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其成名作是《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这位诗人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除了“太阳”外,还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

    【3】有同学认为诗中“太阳向我滚来”一句应该改为“我向太阳奔去”。这样改好吗?为什么?

    【4】结合选文,分析《艾青诗选》的艺术特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丹麦〕安徒生

    ①在一阵大雷雨以后,当你走过一块荞麦田的时候,你常常会发现这里的荞麦又黑又焦,好像火焰在它上面烧过一次似的。这时种田人就说:这是它从闪电得来的。但为什么它会落得这个结果?我可以把麻雀告诉我的话告诉你。麻雀是从一棵老柳树那儿听来的。这树立在荞麦田的旁边,而且现在还立在那儿。它是一株非常值得尊敬的大柳树,不过它的年纪很老,皱纹很多。它身体的正中裂开了,草和荆棘就从裂口里长出来。这树向前弯,枝条一直垂到地上,像长长的绿头发一样。

    ②周围的田里都长着麦子,长着裸麦和大麦,也长着燕麦——是的,有最好的燕麦。当它成熟了的时候,看起来就像许多落在柔软的树枝上的黄色金丝鸟。这麦子立在那儿,微笑着。它的穗子越长得丰满,它就越显得虔诚、谦卑,把身子垂得很低。

    ③可是另外有一块田,里面长满了荞麦。这块田恰恰是在那株老柳树的对面。荞麦不像别的麦子,它身子一点也不弯,却直挺挺地立着,摆出一副骄傲的样子。

    作为一根穗子,我真是长得丰满,它说,此外我还非常漂亮,我的花像苹果花一样美丽,谁看到我和我的花就会感到愉快。你这老柳树,你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比我们更美丽的东西吗?

    ⑤柳树点点头,好像想说:我当然知道!

    ⑥不过荞麦骄傲地摆出一副架子来,说:愚蠢的树。它是那么老,连它的肚子都长出草来了。这时一阵可怕的暴风雨到来了,田野上所有的花儿,当暴风雨在它们身上经过的时候,都把自己的叶子卷起来,把自己细嫩的头儿垂下来,可是荞麦仍然骄傲地立着不动。

    像我们一样。把你的头低下来呀。花儿们害怕地说。我不须这样做。荞麦说。

    像我们一样,把你的头低下来呀。麦子急切地大声说,暴风现在来了。它的翅膀从云块那儿一直伸到地面,你还来不及求情,他就已经把你砍成两截了。

    对,但是我不愿意弯下来。荞麦说。

    把你的花儿闭起来,把你的叶子垂下来呀。老柳树恳切地说,当云块正在裂开的时候,你无论如何不要望着闪电,连人都不敢这样做,因为人们在闪电中可以看到天,这一看就会把人的眼睛弄瞎的。假如我们敢于这样做,我们这些土生的植物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况且我们远不如他们。

    远不如他们!荞麦说,我倒要瞧瞧天试试。它就这样傲慢而自大地做了。电光掣动得那么厉害,好像整个世界都烧起来了似的。

    当恶劣的天气过去以后,花儿和麦子在这沉静和清洁的空气中站着,被雨洗得焕然一新。可是荞麦却被闪电烧得像炭一样焦黑。它现在成为田里没有用的死草。

    那株老柳树在风中摇动着枝条,大颗的水滴从绿叶上落下来,好像这树在哭泣似的。于是麻雀便问:你为什么要哭呢?你看这儿的一切是那么令人感到愉快。你看太阳照得多美,你看云块飘得多好。你没有闻到花儿和灌木林散发出来的香气吗?你为什么要哭呢,老柳树?

    于是柳树就把荞麦的骄傲、自大以及接踵而来的惩罚讲给它们听。

    (选自《安徒生童话选集》,有删改)

    【1】这篇童话中处处充满了荞麦与其他植物的行为对比。为了更好地还原故事,请完成思维导图。

     

    暴雨来临前

    暴雨肆虐时

    暴雨过去后

    荞麦

    _______

    _______

    被闪电烧得焦黑

    其他植物

    把身子垂的很低

    _______

    _______

    【2】童话的朗读应切合人物的口吻、反映人物的心理。下面句中三个“你看”应重读,请说明理由。

    你为什么要哭呢?你看这儿的一切是那么令人感到愉快。你看太阳照得多美,你看云块飘得多好。

    【3】联系安徒生童话的想象艺术,结合文章内容简析老柳树的形象。

    【4】“每日童话”公众号准备将这则童话收录在以下某个栏目之中。你觉得哪个栏目最合适,请结合本文内容说明理由。

    A. 美好世界            B.社会评价            C.成长启示

  • 14、   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1)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2)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3)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4)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5)“哇——”我们惊呼连连。

    (6)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7)众人摇头。

    (8)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9)“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10)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11)我不由得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12) 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13)“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14“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15  可是世事难料,秋明读高中的时候,他的父母因车祸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捉襟见肘。坚强的秋明为撑起这个家,供弟弟继续读书,一个人离开家乡,到南方打工去了。

    (16)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17)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18)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19)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20)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21)随后评委问了秋明一个和赛事完全不相关的话题。

    (22)“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23)“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24)“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25)“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26)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7)秋明真是好样的!

    (28)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29)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选文有改动)

    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小说主人公秋明的人生经历。

    初中时,喜欢化学,常给同学们演示有趣的化学实验→高中时,__________→前些年,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参加业余组魔术选拔赛。

    2小说中多次写到了秋明的笑。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中的“笑”的不同表达效果。

    (1)秋明嘻嘻:“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2)“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

    3第4-14段细致地描写了秋明给我们演示化学实验的场景,这些细节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全文,说说小说题目“最美的化学反应”的含义。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班级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