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哈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网红烟花加特林因燃放效果酷炫被不少人喜爱,有人甚至喜欢手持燃放。 我们燃放烟花爆竹要购买合格产品,遵守安全燃放规定,到指定地点燃放。

    ①实验还显示,当燃放的烟花飞溅到几米开外的可燃物上时,物体可瞬间被引燃。

    ②实验人员发现,烟花“加特林”射程近四十米,在手持燃放过程中会有大量烟花残渣溅落,有溅入眼睛的风险。

    ③国家消防救援局在官方微博发布了消防员做实验演示网红“加特林烟花”火力全开的视频。

    ④烟花燃放后点火口温度仍然在240摄氏度以上,有烫伤风险。

    ⑤实验人员还指出烟花上已标明“严禁手持”。

    ⑥绚烂夺目的烟花一旦操作不当将十分危险。

    A.①②③⑤④⑥

    B.⑥①②③⑤④

    C.③②①④⑤⑥

    D.⑥⑤④③②①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雄踞   袖珍   休憩   循循善诱

    B.燥动   执著   赃物   一泻千里

    C.逶迤   意测   踊跃   一碧万顷

    D.昳丽   眼睑   峥嵘   实是求事

  •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顿开矛塞   走投无路   五行缺土

    B.孜孜不惓   十拿九稳   思咸如渴

    C.前仆后继   不醒人事   自欺欺人

    D.根深蒂固   鸠占鹊巢   如雷贯耳

  •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敬之的《回延安》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

    B.《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青青子衿”中的“子”是对自己的谦称。

    D.《蒹葭》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5、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本,右翼分子殚精竭虑地篡改历史课本,阻止有良知的日本民众追寻事实真相。

    B.老师和同学代表早早来到校门外,诚惶诚恐地迎候来校开设讲座的嘉宾。

    C.新街口广场环岛中央的孙中山铜像,雕工细致,可谓入木三分

    D.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

  • 6、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与老子被后人合称为“老庄”。

    C.《礼记》,战国至秦汉时期道家学说的汇编,相传是西汉年间的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文学大家,他的诗取材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

  •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口/执   跷/独辟径   高骛远/逸恶劳

    B.壁   荒/垂三尺   姗来迟/步履蹒

    C.抖/栗   然/安步车   青山绿水/绿林好汉

    D.酌/蓝   越/坚贞不   瘦骨峋/次栉比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段。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先生不知何人也   潭中鱼可百

    B其境过清 全石为底

    C.记之而去     重修岳阳楼

    D谷传响,哀转久绝 皆若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交代同游人为序安排材料,景随境迁,条理清楚,结构紧凑。

    B潭底由一块块大石头构成,靠近岸边,水底的石头翻卷露出水面,千姿百态,岸边有古树翠蔓覆盖,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图画。

    C文章动静结合地描写了小石潭中的游鱼,传神地写出了鱼的活泼灵动,同时又令读者对潭水的空明澄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D柳宗元游小石潭,观潭赏鱼,虽然得到了快乐,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他被贬官后内心那种孤凄悲凉之情依然无法排解。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望岳》,完成各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足见杜诗之匠心。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决眦”写作者细望之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C.诗歌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D.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2)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的“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请你任选其中一个字加以赏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班级开展“宿迁非遗保护我行动”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宿迁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如“三庄汉墓群”“晓店青墩无头尸骸”“项王故里”“_______________”。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天岗锣鼓”“大兴旱船戏”“水晶楂糕制作技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有人为因素,如乱刻乱画、过度开发、战争等,也有非人为因素,如风蚀、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下列材料,并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字数不超过20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泛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含保存、展览、演示、研究、教育、宣传、体验等功能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的固定展示场所。为充分展示各地非遵保护工作成效,增强广大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25个。其中文化部门建设的有9个,其他部门和社会力量支持建设的有16个,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有6个,专题性非遗项目展示场馆有19个。通过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实施免费对外开放,有利于广大群众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标题(不超过2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委会拟定于1月25日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举行“宿迁非遗保护我行动”的主题摄影展览。想邀请本校学生处丁明主任参加这个展览活动,请你以班委会名义给丁明主任写一则邀请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默写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②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假如我是一只鸟,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博大、宽广的济世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沁园春•雪》中在上下阕之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①②小题。

    目录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_____

    ①目录中第八回画横线处应填入的地名是什么?

    ②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请结合第三回至第八回的内容,简要评述鲁达与其他梁山好汉的不同之处。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水果加热吃,真不错

    ①冬天冻得咬牙跺脚,人就总想吃点热乎的,连水果都恨不得热一热再吃。加热水果也不是啥新鲜事了。小时候妈妈给烤的橘子、炖的梨,那股迷人香气和温润甜蜜,至今在记忆里萦绕不散。

    ②不过,有些朋友会疑惑:水果加热还能有营养吗? 答案挺意外——水果加热吃营养损失没那么大。我们来看看加热对水果中的营养元素有啥影响:

    ③维生素C比较脆弱,受热易分解,水煮的话还会因为溶于水而丢掉一部分。有实验表明,柑橘在95℃热水中热3分钟,维生素C降低了约30%。还有实验研究了蒸和微波对草莓的影响,也证实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维生素C损失越多。不过矮子里面拔大个,微波要强一些,保留率明显高于蒸制。所以从营养角度看,像橘子、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大户”加热吃是挺可惜的。但如果就是贪恋热水果的美味,那也不必纠结。往好处想,维生素C损失了又没完全损失。况且,还可以通过其他食物找补呢。

    ④加热对水果中的无机物没什么明显破坏作用。矿物质属于无机物,虽然加热对其影响不大,但矿物质多是水溶性盐,存在于细胞液中,容易随着水果汁液溶出带进汤汁中,记得连汤带果一起进肚。

    ⑤从营养上来说,肯定更建议大家吃新鲜水果。但也不必那么教条,热水果也有它的好。像有肠易激综合征的朋友,一吃冷的就不舒服拉肚子。水果热着吃,可以避免对肠胃的冷刺激,质地柔软好消化,也特别适合消化功能差、食欲不佳的人群。

    ⑥另外,加热还会赋予水果诱人的风味。可溶性糖在高温下会发生焦糖化反应或美拉德反应,产生浓郁香气。比如烤香蕉,滋滋的糖液渗出,释放迷人焦糖香,不爱吃香蕉的人无论如何都得试试。加热还能灭活蛋白酶,让菠萝吃起来不扎嘴,变成菠萝罐头般的香甜多汁口感,美味瞬间加倍!损失了一些营养,收获了神仙美味,这么一合计也不算亏。

    ⑦朋友们,如果你是健康第一,那基于上面这几条,可以试试“加热水果的健康公式”维生素C含量不高的水果+微波加热。如果你更看重口味,那甜度高的水果其实特别适合加热。高温可以提升可溶性糖的含量,吃起来更甜,美味值拉满。

    (有删改)

    【1】梳理文章思路,完成下面填空。

    【2】根据下表信息,用语言描述加热方式与水果酚类物质之间的关系:_____,由此可见,水果最健康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

    加热方式对水果多酚物质含量的影响

    多酚物质含量//mg/100g

    样品

    新鲜

    微波

    山楂

    889

    896

    863

    864

    苹果

    490

    648

    434

    447

    金橘

    324

    500

    299

    305

    239

    477

    252

    273

    【注】多酚物质:广泛存在于水果中,是具有潜在促进健康作用的化合物。

    【3】你对上表信息的描述若要插入原文的话,放置在____(A.④——⑤段之间 B.⑥——⑦段之间)更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

  • 14、再举一个本书中有关朱德的事例,并且说说作者眼中的朱德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苦的滋味……

    请以“滋味”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