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5年,湖北当局在黄陂县募兵,96人中有12个廪生、24个秀才。同时有大量的旧文人转向新式教育,成为新学堂与学务机构的教职员。清末贡生陈蝶仙开办了许多公司,生产牙粉、酒、汽水及玻璃。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废除( )
A.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B.提高了士人群体的政治地位
C.反映了新式教育体制的确立
D.促进了国家政治认同的形成
2、2008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两处石器时代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两发掘点出土了磨制石器、陶片、铜片、铜粒、矿渣以及网坠(渔猎用)、纺轮、动物骨骼等文物和灰坑一些生活遗迹。据此可知,该遗址( )
A.证明云南已进入文明时代
B.体现当时农业生产和采集渔猎并存
C.反映母系社会的社会风貌
D.显示了金沙江流域的文化起源较早
3、3世纪时古罗马出现了由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专供百姓或外来人员租住。4世纪时罗马城中有近4.6万栋民居,大部分是这种复合式公寓。古罗马这种多层住宅形态
A.因人口增加造成住房紧缺出现
B.适应了共和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反映出民主政治影响罗马民居
D.是古罗马封建帝国繁荣的结果
4、下表为台湾同胞抗日大事记。据此可知,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 )
年份 | 事件 |
1895年 | 黑旗军和义军首领刘永福、丘逢甲领导反割台斗争 |
1912年 | 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苗栗发动当地群众抗日 |
1921年 | 台湾知识分子成立台湾文化协会传播祖国文化 |
1930年 | 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在雾社发动抗日起义 |
1937年 | 台湾同胞在广东成立“东区服务队”抗日组织 |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B.沉重打击了封建守旧势力
C.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单一形式
D.因日军残酷镇压被迫停止
5、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6、辽太宗耶律德光时设立“南北面官制”。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政策。南面官机构仿唐制,内设三省、六部,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僚仍沿用契丹部落的统治形式,设南、北枢密院,统治北方以契丹为主的各游牧民族。这体现出( )
A.辽政权“因俗而治”的政治特点
B.汉族地位有所提升
C.契丹族与汉族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D.契丹族和汉族相互交融
7、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教会的精神控制
B.农奴制的日益盛行
C.庄园经济的繁盛
D.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8、下列方框内的措施或内容反映了( )
※迁都洛阳 ※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 ※统一说汉话 ※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
A.秦国商鞅变法
B.北宋王安石变法
C.东汉光武中兴
D.北魏孝文帝改革
9、下面是近代某植物物种交流路线图。该植物是( )
A.可可
B.水稻
C.番茄
D.小麦
10、在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五世》(英国国王)中,剧作家特意呈现法国公主凯瑟琳学讲英国话的情节,公主将英语念得“跟英国人一样准”视为一种值得赞扬和夸耀的才能;在《亨利六世》里,造反的凯德把法语看作是敌人的语言。这些历史剧( )
A.有助于强化英国的民族认同
B.表明莎士比亚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是英法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
D.使英语开始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
11、“西洋之迹,著自郑和……总率巨棕百艘,发自福州五虎门,维艄挂席,际天而行。”以下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此开始了中国与欧洲间的贸易往来
B.是世界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
C.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倭寇对中国的入侵
D.促进了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12、1217年,英国《大宪章》中涉及王室森林的条款被扩充为独立的《森林宪章》,允许平民百姓在王室森林中放牧牲畜、挖掘水渠并从事其他农业活动。该《森林宪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加强森林管理利用
B.改善平民生活条件
C.限制王室林地特权
D.增强赋税征收能力
13、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骨耜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 )
A.人工取火技术成熟
B.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C.彩陶制作工艺高超
D.私有财产逐渐增加
14、有学者指出,庞大的清帝国在付出骇人的代价―中国人口从1851年的4.36亿减少到1867年的大约2.8亿之后,终于开始缓慢地恢复了秩序和元气。1851-1867年中国人口减少主要与哪一事件有关
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反帝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东晋时期,朝廷中的要职大多都由中原南迁的高门士族如琅邪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充任,其中也不乏南方士族,但为数甚少。这( )
A.反映了皇权的不断强化
B.直接导致了东晋政权的灭亡
C.不利于政权的长期稳定
D.促成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16、经历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逐步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据此可知,西方社会保障制度( )
A.旨在保障贫困人员生活
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C.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
D.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17、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例举了多项清朝未遵守经义或违背经义的事件,并提出“吾中国法古经之治足矣,本非取于泰西”。康有为意在( )
A.践行“中体西用”
B.宣传儒学主张
C.减轻变法的阻力
D.促进思想启蒙
18、贞观初年,三省间的纠纷即已出现。为避免中书、门下二省的纠缠不休,协调三省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就将二省合在一起议事,并有尚书长官和各种名号宰相参与。为此,唐朝设立了( )
A.尚书台
B.中书省
C.政事堂
D.军机处
19、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洽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这-举措
A.旨在推广美国的价值体系
B.为了促进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C.表明了美国已放弃在华特权
D.充分体现了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20、1926年,一位父母早亡的电车公司司机结婚时,兄嫂腾出卧房改设礼堂以助其完婚。新娘自行乘车至新郎居所,并未举行“亲迎”之礼。在婚礼之时,新娘着红袍、戴凤冠,行三拜之礼。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年轻人尚未认同西式婚礼
B.婚俗因家庭条件而发生变异
C.新旧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
D.传统的婚恋价值观趋向崩塌
21、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制度
A.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强化了贵族阶层的权力
C.确立了君主的世袭特权
D.开启了万里长城的修建
22、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指( )
A.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保留军队
D.台湾工商界人士可回大陆投资
24、下图是漫画家米谷在 1961 年创作的漫画《刻舟求剑》。该作品意在说明( )
A.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历史的进步
B.西方国家竭力维护其殖民利益
C.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任重道远
D.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25、明清时期在江南地区的手工业中出现了雇佣关系标志着 的出现
26、兴起: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27、内容
类别 | 时代 | 成就 | 地 位 |
小说 | 元末明初 | 《水浒传》《三国志通俗演义》 | 是我国________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_______的写作体裁 |
明朝中期 | 《________》 | 神话小说的杰作 | |
《________》 | 讽刺小说的杰作 | ||
清朝中期 | 《红楼梦》 | 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 |
戏曲 | 明清 | 传奇 | 代表:明朝的汤显祖、清朝的孔尚任。 含义: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 |
昆曲 | 长期流行 | ||
清道光 | 京剧 | 以__________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而成。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
28、中古西欧的教会
中古西欧的教会 | |
经济 | 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并向教徒征收什一税。 |
政治 | 是最大的________的力量,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
思想 | 控制着人们__________,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人性。 |
29、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________
30、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的建立
(1)兴中会成立:1894年11月在________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2)成立同盟会。
时间 | 1905年8月20日 |
领导人 | 孙中山与黄兴等 |
地点 | ________ |
性质 | 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作用 | ________ |
3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虽经历严重曲折,但取得包括________在内的各方面巨大成就。
32、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1)背景:_________年,意大利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
(2)特点:孟尼利克二世发表《_________》,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
(3)结果:1896年打败_________,迫使意大利签署和约,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33、________年________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40余艘,士兵4000多名,开进广州海口,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这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________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而结束
34、日本侵华日军侵华罪行
①在军事侵略过程中:烧杀抢掠;蹂躏妇女;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试验,实施____和毒气战;制造了许多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
②在占领区进行残暴统治:实行____政策,利用汉奸,扶持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实行____,进行经济掠夺;推行____
35、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通过政治制度的建立、改革和不断完善,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回答相关问题。
(1)英国和美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代议制国家,试比较分析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 英国 | 美国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制 |
|
国家元首 |
| 总统 |
政府首脑 | 首相 |
|
议会作用 |
|
|
(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使我国出现“有史以来前所未有之变局”。“变局”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加以说明。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政治制度的建设,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主要有哪些成就?
(4)将下表补充完整。
年代 | 宪法文件 | 性质或影响 |
1949年 | 《共同纲领》 |
|
1954年 |
|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推进了新时期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
36、重要商路的概况如何?
37、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有什么影响。
38、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39、实行“训政”:简述国民党政府“训政”时期的概况。
(1)开始:1928年,国民党通过《_______纲领》,宣告________时期结束,_______时期开始。
(2)主要内容:由_____________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__________________;行政、________、司法、______、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总揽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剥夺人民权利的_______专政,_______统治。(违背了孙中山“______在民”的初衷)
(4)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_______大会”,进入“_______”时期。选举_______、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国民党政权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___” 外衣,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