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2年,中央苏区颁令允许私人资本投资经营工商业。1933年,中央苏区设立国民经济部,下辖对外贸易总局,专门管理苏区与国统区的贸易,并支持商业合作社的发展。这些举措有利于( )
A.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
B.打破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
C.推动统一战线的发展
D.促进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这集中体现了( )
A.城镇化率的提高
B.基础设施的发展
C.居住条件的改善
D.社会问题的解决
3、下列材料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生产工具,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
②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③时有扶风马钧,巧思绝世……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4、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余万农民,冀中有480余万农民支援前线。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区组织出动民工150万人,担架30.5万副,大小车88万辆,牲畜6300头,为淮海战役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上述材料可以论证解放战争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B.军事战略战术的正确
C.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
D.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5、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 统治者重视修建水利工程,这些地区只适合种水稻。 |
B | 美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甘薯和马铃薯 | 这些都是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扩大了耕地面积,彻底解决了中国的饥荒问题。 |
C |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传播 | 食物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 |
D | 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 世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完全得益于农业机械化 |
A.A
B.B
C.C
D.D
6、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时,围绕某一主题搜集了如下资料。这一主题是( )
1848年2月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1871年3月 | 巴黎公社建立 |
1917年11月 |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
B.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
C.俄国十月革命影响的探讨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7、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8、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地方的供销社售货员因自身职业的优越感,对顾客态度十分蛮横,甚至很多供销社挂起了“不许打骂顾客”的标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B.改革初期制度不够完善
C.供销社售货员素质偏低
D.市场经济体制刚刚起步
9、1912年8月,北洋政府计划将轮船招商局收归国有。10月,股东们在《民立报》发表文章称:“不知公司改革,权在股东,苟非转售外人,即在专制时代亦不能横加干预。”经过一番较量,最终政府打消了收购意图。这体现了轮船招商局( )
A.彻底改变经营模式
B.践行实业救国理念
C.充分利用政府保商政策
D.官商博弈中的有效运作
10、唐朝前期世人嫁娶注重门第,一些士族“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而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的首选,司马光曾直言:“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这反映了宋代( )
A.商人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B.门第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D.婚姻自主观念得到加强
11、某班同学准备在校园公告栏里创作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板报,拟分为“开天辟地、星星之火、生死攸关、中流砥柱、钟山风雨、当家作主”六个板块,下列事件能入选“生死攸关”板块的是( )
A.中共一大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遵义会议
D.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
12、大汶口出土墓葬中,有的墓穴仅能容尸,空无一物;而大型墓中随葬品多达数十件甚至百余件,有精美的陶器、玉器、象牙器等贵重物品。这反映出当时( )
A.墓葬规模大小不一
B.私有制已普遍存在
C.早期国家雏形显现
D.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13、1907年召开的第二届海牙和平会议通过了《限制使用武力索取债款公约》,规定任何国家不得使用武力向其他国家索取债款,但又规定“除非债务国拒绝国际仲裁或仲裁后拒不执行裁决”。因此拉美国家拒绝批准这一公约。这反映出,拉丁美洲( )
A.力图维护本地区政治经济主权
B.经济运行严重依附欧洲
C.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较为薄弱
D.社会转型进程艰难曲折
14、至2020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2012年的7.88亿人增加到10.21亿人,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从1686元增长到2900元左右,月平均失业保险金由686元提高到1506元,保障水平得到稳步提高。此外,我国还为6098万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我国这些社会保障成果的取得( )
A.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B.以满足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为出现点
C.标志着我国社会救济屏障已建成
D.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干预的强化
15、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仅体现在它的“武功”,更体现在“文治”成就。其“文治”成就表现有(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16、1978-1988年,国家招工的农民为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1990年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趋势。据此可知( )
A.农村劳动力满足了市场需求
B.改革开放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C.移民方向主要由边缘到中心
D.小城镇成为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17、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18、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医疗质量排行榜”显示,北欧、北美、大洋洲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能力最强,其次则是拉美、东欧、阿拉伯地区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处于医疗质量水平末端的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亚等地区。这体现出( )
A.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医疗质量程度
B.医疗能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就越高
C.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D.亚非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普遍落后
19、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会要求把农业、能源等影响全局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领域、重大新兴技术领域和带头学科放在突出地位。这次大会的召开( )
A.表明国防安全形势已显著改善
B.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影响深远
C.是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
D.把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提上了日程
20、1947年3月起,美国要求联合国讨论希腊局势,被苏联否决。9月份,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份决议,暂不受理希腊问题。如图是针对这一事件的漫画,作者力图说明( )
A.欧洲急需美国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
B.希腊问题需要由国际社会集体协商解决
C.冷战已使国际秩序陷于崩溃的状态
D.美苏对峙影响联合国对重大问题的解决
21、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 )
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削弱了皇帝的决策权
C.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
D.体现了中央决策的民主性
22、下面是克里福德·贝里(美)于1934年创作的漫画,该漫画中苹果树上挂着“农业调整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等字样的苹果。该漫画印证了当时美国( )
A.新政只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总统权力深受利益集团的掣肘
C.经济危机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D.民众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满
23、“最滑稽的是,我们这穷乡僻壤里也闹什么民主党、共和党。许多秀才、举人、绅士老爷、乡下的读书人又找到新的出路了,有的参加民主党,有的参加共和党,还有的来了个双保险,民主党、共和党都加了。”这段叙述表明辛亥革命
A.得到了民众普遍支持
B.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C.指明了中国发展方向
D.存在着一定历史局限
2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书中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
A.五口通商
B.关税协定
C.领事裁判权
D.公使驻京
25、
|
|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978 | 改革首先在______取得突破 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
城市经济体质改革 | 1984 | 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 |
开放 | 1980年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
_______ | 1982年 |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
______ | 1987年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_______ | 1992年 |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 |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 | 2000年10月 |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
| 2001年12 | 中国加入 _____ |
| 2010年 | 经济总量跃升________位。 |
26、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1)八国联军出兵镇压。
(2)慈禧太后发布________义和团的谕旨。
27、成功实践
(1)香港回归
①1984年12月,中国政府同英国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②________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收回澳门
①1987年4月,中国政府同葡萄牙政府分别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
②________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8、明朝的边疆管理
(1)对蒙古(鞑靼和瓦剌)时战时和
①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________。
②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________。(土木堡之变)
③1571年,鞑靼首领_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
(2)对________(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________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对东北(女真)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________,并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9、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代。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_________。
30、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____主导下建立。
(2)构成
机构 | 宗旨 | 业务活动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 | 向会员国发放____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 |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 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 向会员国发放____,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 |
31、先秦儒学:
1)孔子:
(1)生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地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
(3)著作:整理《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他的言行记录于《论语》;
(4)思想:___________;政治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
(1)生平: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2)地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著作:《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4)思想:发展了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方面主张“___________”;
3)荀子:
(1)生平: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2)地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3)著作:《荀子》;
(4)思想:政治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伦理方面提出“化性起伪”的___________;在哲学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社会生活的变化:
(1)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以______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2)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________,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3)________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________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4)______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女性地位;
(5)人口增加明显。
33、牛顿创建了_________________和力学三定律,建立了____________,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人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4、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________等在________桂平________发动起义,建号________。不久,________称天王
35、印尼的民族大起义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36、举例说明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双重影响(进步影响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37、(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古代中国,几乎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天朝只看重藩属是否归顺,而轻视疆土划分。
历代王朝认为模糊波动的边界反而有助于鼓励蛮夷的幕化之心,清晰稳固的边界却会阻断华夏文明价值的扩张,疆域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朝贡体系自汉末就得到了确认,并在此后成为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定制,一直沿用到19世纪中后期。”中国近代之前主要以列封藩邦属国的形式巩固边关。
——摘编自葛兆光《关于近世民族主义思想的一个远源》
材料二19世纪中叶后,清王朝面临强敌窃边的边疆危机。1865年,薛福成先后追随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担任其幕僚,长期办理洋务外交,得以了解和学习西方外交理念及其运作方式,外交思想逐步近代化。在与英国进行西南边界勘定和界务谈判中,明智而务实的薛福成抛弃传统的“天下一王土”观念,代之以“寸土必争”的领土主权意识。1892年,薛福成与英国就滇缅边界划分进行了多次谈判,援引国际公约,收回了滇边部分领土和权益。他还力请朝廷选将练兵,切实加强西南边境的军事防卫。西南地区从王朝国家的“藩篱”,变成了与内地“唇亡齿寒”的边防要地。中法战争后,清王朝分别与法、英勘定滇缅、滇越、粤越以及西藏与尼泊尔、东北与日朝之间的边界线,这些较为清晰的现代民族国家间的边界线,意味着传统的属国或朝贡关系最终裂变。
——摘编自林开强《清王朝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简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与近代中国两种疆域边界观念的不同,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国家疆域边界意识的积极意义。
38、启蒙运动精神内核是什么?
39、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逐渐由空想走向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请回答:
(1)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说说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列举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
(3)简述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