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黑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宋代《吕氏乡约》规定:“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康熙时的乡约“圣谕十六条”规定∶“和乡党以息争讼,讲法律以儆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清代乡约与宋代乡约相比,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A.失去了教化作用

    B.以民间组织为主

    C.逐渐与法律合流

    D.法律取代了乡约

  • 2、朱熹著童蒙教材《小学》,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宋代文人士大夫把传统伦理编入族规家训,用以规范族人的言行举止,期许家族长久延续。这表明宋代儒学(     

    A.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

    B.逐渐走向了哲学思辨化

    C.致力革新教育体制研究

    D.迎合市民阶层兴起需要

  • 3、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洋务运动”相关内容后所做的总结。据此可知,其中④属于(     

    ①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②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等创办了军事工业、民用企业。③还办了新式学校,建成了新式海军。④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A.历史背景

    B.历史条件

    C.历史过程

    D.历史结论

  • 4、如图为发现于河北宣化的辽代墓葬茶道图,图中茶盏、盏托、茶碗、茶勺、渣斗等茶具清晰可见。据此可知,当时辽朝(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B.贫富差距十分明显

    C.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D.手工业发展较缓慢

  • 5、1898年末,一些在华的西方报刊极力呼吁西方国家出面干涉,保护维新党人和改革成果,并批评各国外交官说“这是在野蛮与改革中选择了野蛮,就接受太后为中国事实上的统治者来说,列强驻北京的公使们都同样犯了严重的错误”。这反映出(     

    A.部分西方人支持中国革新

    B.列强欲借此扩大在华利益

    C.戊戌政变维护了列强权益

    D.太后的外交手段颇具成效

  • 6、如表为二战后成立的世界性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这反映出二战以来(     

    成立时间

    1945年

    1956年

    1964年

    1966年

    银行组织

    世界银行

    国际金融公司

    非洲开发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

    A.世界经济间的联系密切

    B.亚非国家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C.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D.世界货币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 7、图1是2005年中国香港邮政发行的一套四枚主题邮票中的三枚。所缺位置的邮票在设计上采用图2中哪幅图片比较恰当(     

    A.商后母戊鼎

    B.唐《金刚经》

    C.元青花瓷

    D.明架火战车

  • 8、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丰富多样的考古遗物展示了当时人们生活方式、农业活动及较高的建筑技术与手工艺水平,彰显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有(     

    ①最早使用骨针缝制兽皮                           ②饲养猪和狗

    ③制作精美的玉器                                     ④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9、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火车机车的型号命名经历了从“解放”型到“建设”型蒸汽机车,从“东风”型内燃机车到“韶山”型电力机车,再到“和谐号”“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发展演变。这反映了(     

    A.社会发展的典型时代特征

    B.科技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

    C.交通助力经济的迅速发展

    D.高铁发展冲破传统运输的弊端

  • 10、《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说:“自汉魏之际佛教初入,就因与道教表面相似而调和、附属道术为‘佛道’,两晋时期佛教有所发展后,因发现与儒家、道家思想不同而始有冲突,由此而引起儒玄佛三教之间的各种争辩。”隋朝调和三教的主要途径是(     

    A.援礼入佛

    B.三教合归儒

    C.建立理学

    D.道法自然

  • 11、唐朝早期实行宵禁制,但宵禁制只针对坊间大街,长安等城市的坊间小巷在夜间仍有商业活动,被称为“鬼市”。唐朝中后期取消了宵禁制,夜市正式出现。据此可知,唐朝(     

    A.商品经济获得发展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出现解体

    D.城乡发展呈现一体化

  • 12、长征胜利结束时,中共中央在一则通电中说:“全国主力红军的会合与进入抗日前进阵地……我们即刻就要进入一个新阶段了,这就是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阶段,就是创造全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与民主共和国的阶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B.民族矛盾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D.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力量

  • 13、新角度西方的高福利可能会取代或部分取代家庭成员间相互赡养、哺育和照顾的功能,带来“去家庭化”现象,会减少或解除家庭成员间传统的责任和义务,滋长人们的“福利依赖”心理。这说明福利制度(     

    A.摒弃了传统家庭观念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带来了社会道德危机

    D.导致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 14、汉武帝时,桑弘羊坚决反对私人聚众开矿炼铁,认为“铁器兵刃,天下之大用也,非众庶所宜事也”,如果允许私人开办,易“成奸伪之业”。由此可知,他认为(     

    A.百姓炼铁导致聚众叛乱

    B.炼铁私营会导致效率低下

    C.私人冶铁降低兵器质量

    D.铁业官营有利于国家稳定

  • 15、《史记》记载:“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院(阻塞)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材料表明汉朝

    A.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B.开疆拓土扩大统治范围

    C.着力强化中央集权

    D.郡界划分违背山川分界

  • 16、下图所示为卢浮宫博物馆的馆藏品“纳拉姆辛胜利石碑”。图中高大威猛的形象是国王纳拉姆辛(前2291年~前2255年在位,阿卡德第四任统治者)本人的全身像。他戴上了两河流域艺术传统中神的形象所独有的牛角帽,在士兵及敌人之上,走上山去,走向太阳。该碑上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A.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

    B.已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传承得到统治者重视

    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 17、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18、下表为某时期英国进出口分类统计表,该现象(     

    类别

    年份

    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单位:100万英镑)

    工业制成品(单位:100万英镑)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874

    173.4

    23.7

    47.1

    205.3

    1884

    169.0

    24.6

    59.6

    196.6

    1894

    156.4

    30.6

    75.3

    173.5

    A.说明了霸主地位的丧失

    B.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结果

    C.体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

    D.是英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物

  • 19、日本孝德天皇发布了著名的“改新之诏”,其中有“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并有“凡位有贵贱,官有高下,阶贵则职高,位贱则任下,官位相当,各有等数。凡臣事君……得爵位然后授官”。据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照搬照抄了唐朝制度

    B.推动了幕府统治的建立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可以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借鉴的经验有

    ①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②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③金融货币制度化体系化

    ④通过立法维护劳工权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1、《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海药本草》是由五代李珣收录了海外百余种药物是一部简易版的“医疗手册”。明清时期,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这些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医学发展

    A.受大一统体制的制约

    B.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

    C.满足了大众基本需求

    D.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

  • 22、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

    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 23、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是

    A.经历了较快发展、困境、增长的过程

    B.失去发达国家的市场,陷于停滞

    C.快速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D.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富裕国家

  • 24、公元前2900-前2000年期间,两河流域地区统治者拥有较多头衔。最初一般使用“恩西”“卢伽尔”,意为某一城市的主人,后来其标识的地理范畴逐渐超出原有城市的界限,再后来有的统治者甚至创造出多种“四方之王”“世界之王”的新头衔。这些变化(     

    A.表明统治者满足于小国寡民现状

    B.反映城邦国家向地域国家的演进

    C.标志着两河流域文明国家的形成

    D.促进了两河流域统一帝国的发展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全球劳动力市场

    (1)形成背景:在经济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

    (2)流动表现

    时间

    流出地

    流入地

    二战后

    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

    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亚洲、非洲

    中东产油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

    20世纪90年代

    东欧国家

    西欧、北美

    (3)趋势: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向发达国家(或地区)流动。

  • 26、理论指导:1938年6月,武汉会战开始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________》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持久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 27、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解

    (1)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宋朝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________、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2)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 28、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完成上面“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北宋司马光的《⑦》等史书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1912—1919年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其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行业发展速度最快。

     

  • 30、发展及存在的问题: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内容

    A.平反冤假错案,强调________,改革________

    B.加入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________

    C.改革________管理体制。

    D.1956年苏共________大打破了对________的个人崇拜。

    ②影响

    A.积极性:注入了某些________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

    B.消极性:没有突破________体制,国民经济________仍然严重________;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________体制”改革,扩大________,利用奖金等________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②结果

    A.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B.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________,专断作风日趋严重

    C.各项工作缺乏________,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

    失败的原因:

    ①勃列日涅夫后期保守专断,国家政治生活与意识形态僵化,缺乏活力;

    ②未从根本上触动和打破苏联模式;

    ③军备竞赛加剧,制约发展;

    (3)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经济改革,承认________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②政治改革:在经济改革________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却骤然把改革重点转向________

    A.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________制度

    B.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________

    C.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________

    ③影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造成思想混乱,________主义兴起

  • 31、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东欧剧变

    (1)背景

    ①东欧各国的改革没有突破________的束缚,经济陷入困境,政局剧烈动荡

    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

    ③西方“________”战略的影响

    (2)含义:东欧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改革的________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________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1989—1992年,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3)表现

    ①波兰、匈牙利、________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相对平稳。

    ________发生了流血冲突。

    ________并入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实现统一。

    ④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

    ________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

  • 3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 一定的历史现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将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所对应的时代相匹配

    A 三省六部制   B 内外朝制   C 行省制   D 科举制度

    E 郡国并行制   F 内阁制度   G 推恩令   H 军机处

    时代

    历史现象

    秦朝

     

    西汉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2. 上述历史现象中明显有利于加强皇权的是:__________ ,明显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_________

  • 33、王莽统治

    (1)________新政: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政权覆亡:王莽统治末年,国家出现严重的________和蝗灾,________、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23年,绿林军在________击败王莽军队主力。随后,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 34、创立人:德国思想家、革命家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如何理解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 36、日本和印度都是中国的近邻,但文化有很大差异。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本和印度两国文化的不同特点。

  • 37、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背景是什么?

  • 38、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幅图,回答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制度?

    (2)图二、图三所体现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沿革历程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什么?

    (3)上述三种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39、秦朝疆域及统一意义

    (1)秦朝的疆域四至哪里?

    (2)秦朝统一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