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至37.8%,1851年上升到50.2%。材料旨在说明
A.社会革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的贫富差距加大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关键
2、毛泽东在《在友军区域内应坚持统一战线原则》中说:“在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口号下,与各统一战线的地方工作当局协商,群众工作的进行,必须注意尽量取得他们的同意与合作……万一不能同意时,不应勉强,而应暂时让步”。据此可推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坚持民族利益至上
C.全力配合友军各项工作
D.成为抗日中流砥柱
3、梭伦时期鼓励外邦工匠移居雅典,并赋予其雅典公民身份。克里斯提尼时期年满18岁的男性村社成员,只要通过审查,就有资格成为雅典公民。伯里克利时期规定,父母双方均为雅典公民的人才能享有公民权利。材料所述的雅典公民政策( )
A.导致雅典民主逐渐衰退
B.呈现出愈益开放的趋势
C.表明雅典实行有限民主
D.降低了公民的参政热情
4、河南北舞渡在清代是商业名镇。乾隆年间,此处“秦晋吴楚商贸往来,陆行者易舟,水行者易车”。道光年间,知县王德瑛言;“舞民但知坐贾不知行商⋯⋯花、煤、粮各行户尚有本地人充当,余则全系西商(山西、陕西商人)。”这说明该地当时( )
A.逐渐发展为专业化市镇
B.成为区域贸易网络中心
C.手工业经营方式多元化
D.商业贸易为晋商所主导
5、19世纪末,黄遵宪等提出“文学革命”,强调文学“含融万汇,左右群情,载道明德,纪政察民”。要革新积习,“则除恃文学为群治之萌芽,诚未闻别有改良之方法”。这反映出( )
A.传统文学的功能逐渐减弱
B.文学成为宣传改良的手段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潮流
6、“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竹枝词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是
A.满足军事工业发展需要
B.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
C.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7、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这表明
A.殖民国家都主动放弃了殖民地
B.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C.发展中国家完成了现代化建设
D.平等观念已经遍布世界
8、《宋神宗实录》初编于哲宗元祐年间,书中大量采用了司马光《日记》;绍圣年间哲宗亲政,又以王安石《日录》为依据重新编修;南宋高宗绍兴初年,又因所谓神宗末年的“宜仁谤史”涉及孟太后及高宗继位正当性的书写问题,再次重修。这种现象表明( )
A.实录作为信史记述非常审慎
B.历史叙述随研究深入更完善
C.历史记述受政治因素的影响
D.原始史料能准确地再现历史
9、2001年前后,国内著名媒体《羊城晚报》先后刊载了《机遇轻叩广东人饭碗》《跨 国公司在想什么》 《“英语经济”应运而生》等多篇报道文章,这些报道的主题是基于深刻洞察,引发很大社会反响( )
A.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创业大潮
B.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状况
C.国企改革带来就业观念变化
D.亚洲金融危机产生持久影响
10、朱元璋在明初实现了空前的集权之后,却不能很好地解决集权与效率的矛盾。终洪武之世,朱元璋都是在超乎寻常的勤政中度过的,即便在临终前的生病期间,仍是“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朱元璋( )
A.设军机处
B.废除宰相
C.设置内阁
D.实行科举
11、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文件体现出的主要观念是( )
A.财产自由
B.王权有限
C.主权在民
D.权力制衡
12、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哥伦布于1493年首次把甘蔗带到北美洲,葡萄牙人在巴西的甘蔗产业极其成功。后来,甘蔗随着西班牙殖民者的脚步,进入菲律宾和太平洋群岛,此后蔗糖进入千家万户这一变化( )
A.反映出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B.促进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快速发展
C.是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兴盛的结果
D.说明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13、习总书记在某纪念活动中发表讲话,认为这一事件“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他纪念的历史事件为( )
A.反割台斗争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14、近代中国的一场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变革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这场革命( )
A.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5、从历史、考古学的角度说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文字的发明,单偶制家庭的确立和阶级的产生为标志的,是人类或达到智慧水平之形式的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是指一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存在形式。下列对文明产生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始采集和渔猎 ——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发展——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B.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农业畜牧业——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文字出现
C.原始采集和渔猎——早期城市出现——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D.原始农业畜牧业——社会分工发展——私有制出现——阶级出现——国家产生
16、忽必烈曾派专使探察黄河源头,并指出:“(河源之地)汉唐所不能悉其源,今为吾地,朕欲极其源之所出。”专使一行对黄河源头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调查,包括地貌、气候、动植物、人口聚落等,都作了详尽记录,记载在国史中。这表明元代( )
A.就空前辽阔的疆域更新了地理认知
B.专制皇权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治理
C.延续了前代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D.统治者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17、爪哇人原来是“吃食无匙箸……用盘满盛其饭,浇酥油汤汁,以手撮人口中而食”。中国瓷器传入后,部分爪哇人“采用来自中国的陶器和碗碟”。《东西洋考》记录加里曼丹岛的“文郎马神”人的改变称:“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瓷器。”这表明中国瓷器的输入( )
A.提升了中国在东南亚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C.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习俗
D.推动了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18、据下图可知,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社会保障( )
A.推动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B.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覆盖面比较广而且日渐完备
D.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家纳税
19、如表所列为美国不同时期的语言战略。该表反映了( )
时间 | 语言战略 |
20世纪50年代 | 美国教育经费大增,俄语和东欧研究成为政府支持重点 |
20世纪80年代 | 美国政府特别重视日语、汉语及其相关研究 |
21世纪初 | 阿拉伯语普什图语等中东语言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语言 |
A.经济全球化发展
B.旧国际格局的瓦解
C.国际形势的变化
D.国际安全环境恶化
20、红军长征途中,在西南地区留下不少灵活简洁的标语口号:
地区 | 宣传口号 |
广西龙胜县 | 共产党是主张民族平等、民族自治、解放弱小民族的! |
四川省阿坝藏区 | 遵从回番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信仰自由! |
贵州省镇远 | 苗民们,不要怕,红军保护苗人,主张苗人汉人一律平等,不准哪个压迫苗家! |
上述口号( )
A.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B.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土地革命
C.加速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赋予了少数民族以平等的权利
21、下图为美国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收藏的1700一1720年福建德化窑烧制的荷兰家庭白瓷雕像,它生动地展示了荷兰人的生活场景。由此可推知( )
A.中国产品在美国颇受喜爱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东方的价值理念倍受推崇
D.中国瓷器生产提供个性定制
2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可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
A.蕴含人人平等原则
B.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C.重视物权归属界定
D.注重缓和阶级矛盾
23、“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是元代官方对于造成辽金灭亡文化原因的主流论断,出自《元史·张德辉传》中元世祖忽必烈和张德辉的一段对话。这一论断( )
A.体现了对汉文化的正确反思
B.认清了佛儒两教的消极影响
C.指出了辽金两朝败亡的根源
D.埋下了元朝快速灭亡的伏笔
24、近代百年中国第一次民族反思起于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民族反思始于辛亥革命失败后探索。这两次反思的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 )
A.社会主要矛盾
B.社会性质
C.救亡路径
D.民主革命任务
25、“康乾盛世”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________”。
26、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______________运动。其中,被称为_______或_______的学派影响逐渐增大,其代表人物是北宋后期的_______、_______兄弟和南宋的_______,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7、概况:欧洲人将________、________、白喉、________、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________和________,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
28、最后胜利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发动________战役,于4月23日解放________,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
29、美洲印第安文化代表:
(1)玛雅文化:历史悠久,其全盛时期为公元400年至公元900年。
(2)阿兹特克文化:形成于14世纪初,1521年为______人所毁灭。
(3)印加文化: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30、意义
(1)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____________、民主权利和____________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2)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31、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____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32、最初的文明:西亚的____流域,北非的____流域,南亚的____流域,中国的____流域,以及欧洲____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出现了最初的文明。
33、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文明基本__________,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古代西亚在文化领域的贡献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诗、_____________等。
(3)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_______________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其文化成就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是___________,其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化成就。
(5)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城邦发展起来,最具代表性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古代希腊还创造了神话、悲剧、喜剧等文学成就。____________被誉为“史学之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34、其他:20世纪文化交流发展
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除了传统的与吃、穿、用等相关的商品,电影、音乐、______、动漫、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35、结合历史背景,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6、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37、商业贸易带来哪些影响?
3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结合中国近代史,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指出1840年至1900年间日本侵略者直接参与的战争有哪些?
(2)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约的什么条款?
(3)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请列举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所进行的革命斗争。
(4)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回顾党的一大,指出大会确定的中央机构和党的中心工作各是什么?
(5)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及其取得的成果。
39、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