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庆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1946年,英国工党政府通过《国民医疗保健法》对医院实行国有化,使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医疗保障;1945到1951年间,又建了15.7万所简易住宅和80多万所正式住宅。这些政策出台说明英国

    A.积极应对“滞胀”问题

    B.将部分国民收入再分配

    C.政党之间斗争日益激烈

    D.社会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2、1747年乾隆帝发布上谕:“从前各处乡绅,恃势武断,凌虐桑梓,欺侮邻民,大为地方之害。及雍正年间,加意整饬,严行禁止,各绅士始知遵守法度。……乃近日旧习复萌,竟有不顾功令,恣意妄行。闽省为尤甚。”这表明清代(     

    A.福建省的民风彪悍

    B.地方分权形势严峻

    C.基层治理有待加强

    D.专制皇权受到挑战

  • 3、西周早期的“王臣”与商代的“王臣”相似,即都在王室左右活动。到了西周晚期,整个天下的人都属于“王臣”。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宗法制的贯彻执行

    B.社会矛盾的缓和

    C.分封制的推行实施

    D.礼乐制度的影响

  • 4、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 5、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

    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 6、顺治元年,清廷仿照明制设四译馆,负责少数民族和周边属国文书的翻译事宜;康熙四十七年,清廷又在北京设立了内阁俄罗斯文馆,来为清政府培养通晓俄语的翻译人才;至雍正年间,负责培养拉丁文翻译人才的西洋馆正式成立。这些措施(     

    A.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

    B.源于对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

    C.反映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体现天朝上国下的文化自守

  • 7、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文艺工作者编演了大量的活报剧。这些活报剧摆脱了舞台的限制,表演场地几乎没有局限性,可在街头、广场、田间等公开表演,所面对的观众群体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绅等各阶层。这些活报剧的编演(     

    A.推动传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B.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意在激发工农建设边区的热情

  • 8、永乐年间,明政府在贵州部分地区设置机构,拉开了贵州“改土归流”的序幕。1725年,雍正帝在贵州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了土司制度。其采取的措施应是(     

    A.朝廷派官员到土司府任职辅佐土司

    B.土司任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C.给予当地民众推选土司首领的权力

    D.由中央政府任命流官直接管理

  • 9、学者米什拉对于福利国家的功能曾有一段精辟的论断:“简单地说,福利国家背后的总原则是,政府既应该又必须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过得去的最低生活水准责任……它意味着以这样一种方式规范市场,以能够维持较高而稳定的就业水平。”该学者意在强调福利国家是指(     

    A.缓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B.加大社会服务性的开支

    C.国家广泛介入分配领域

    D.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平衡

  •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一批规模庞大的“巨型企业”,如美孚石油公司、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等。这一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初步形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产生

    C.生产集中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D.激烈竞争导致企业利润大幅降低

  • 11、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大道(御街)两边准许商人买卖交易;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镇人口规模扩大

    B.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政府商业政策放松

    D.城市布局打破时空界限

  • 12、陈独秀于1916年写道“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为解决这一问题,他(     

    A.建立中国共产党

    B.领导新文化运动

    C.倡导实业救国

    D.提出三民主义

  • 13、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     

    A.“相生相胜”

    B.“工商皆本”

    C.“知行合一”

    D.“格物致知”

  • 14、.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 15、1947年10月30日,美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       

    A.是美苏冷战格局下的产物

    B.是大国谋求国际协调的产物

    C.是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

    D.是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物

  • 16、某学生研究某历史事件时,搜集了多种口述史料,包括《拳时北京教友致命》《拳祸记》《献县教区义勇列传》《庚子教会华人流血史》等。该事件为(     

    A.太平天国运动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义和团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 17、清初,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严重、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上述现象表明当时这些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

    B.阶层流动增强

    C.地方治理失控

    D.人地矛盾尖锐

  • 18、据学者研究发现,西汉武、昭、宣、元时期,以“尧”“舜”“禹”“汤”先贤名为名以及以“唐”“虞”“夏”“商”“周”古朝代名为名的慕古之名大量出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黄老思想的影响

    B.分封制下引发复古思潮

    C.思想文化的贫瘠

    D.儒学成为社会主流学说

  • 19、公元7世纪中叶,日本效仿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打上了唐文化的烙印,故这一时期被称作“唐风时代”。此次改革是(       

    A.倒幕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宗教改革

  • 20、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能佐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A.教会的精神控制

    B.农奴制的日益盛行

    C.庄园经济的繁盛

    D.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 21、1962年,经过关停并转,我国企业数减少了38%,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4300多万。在农村地区开展了退赔工作,为在“共产风”中被拆毁住房的移民解决住房,划拨土地,退赔集体和个人财产。这些做法是(     

    A.对八字方针的具体贯彻

    B.为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C.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纠正反右派斗争中的失误

  • 22、考古发现,良渚古城周边存在大规模水利系统,河道、灌水孔、排水槽,规划有致;存在众多宽大田埂,蔓延近8万平方米。古城核心区域内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水利技术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动员和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 23、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最初确定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改为责任内阁制,突出议会的作用。这一调整表明(     

    A.革命党试图用法律来防止专制独裁

    B.约法有效维护了民主共和体制

    C.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D.议会取代总统成为权力的中心

  • 2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女人没有犯过罪,而且并无过错,但是男性离开和忽视她,她可拿回她的嫁妆并回到她父亲的家;如果女人希望离开她丈夫的家庭,那么丈夫对其嫁妆进行赔偿后,她就可以离开。这表明《汉谟拉比法典》(     

    A.蕴含人人平等原则

    B.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C.重视物权归属界定

    D.注重缓和阶级矛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胜利的标志1949年10月1日,________的成立

    (2)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________历史,迎来了________的新中国。②改变了________格局,壮大了________力量。③鼓舞了________的斗争。④是________在中国的胜利,是________的胜利。

  • 26、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________进行互市交易,________贸易也相当活跃

  • 27、_______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_______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______________的最早尝试。

  • 28、________军队趁机侵占中国________

  • 29、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 30、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1)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2)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力争建立一个________的国家;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________的方针。

  • 31、________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 32、________破坏中国司法主权,也叫治外法权。允许外国人在通商口岸租借土地居住则成为________的来源。

     

  • 33、王夫之:

    (1)生平: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

    (2)地位: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3)著作:《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4)思想:世界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是相对的、___________是绝对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

  • 34、核心:“仁”和“礼”。

    (1)“仁”,即“___________【1】”

    ①含义: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B.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人与人)

    ②实现途径:遵循“___________【2】”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礼”,即“克已复礼”。

    ①含义: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②途径:正名(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③实质:即维护___________【3】。(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是怎样的?

  • 36、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农民战争的哪些特点?试从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原因。它的失败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37、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38、简述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 39、古代世界主要国家商业发展的表现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