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抚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明清之际,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题名冠以“待访”,类似的有李贽书称《藏书》《焚书》,唐甄书称《潜书》。这反映出(     

    A.民权思想缺乏市民阶层的呼应

    B.进步思想在近代前夜深受压抑

    C.封建士大夫对现实的普遍不满

    D.文化的高压导致文人明哲保身

  • 2、观察下面1952年和1957年中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数据的变化,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中国建立起完善的工农业体系

    C.中国工农业产量已居世界前列

    D.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 3、《联合国宪章》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交给以五大国为核心的安全理事会,使其有权做出全体会员国都有义务接受并执行的强制性决议。这体现了联合国的(     

    A.“全体一致”原则

    B.“大国一致”原则

    C.强权政治

    D.公平公正

  • 4、下图是国际油价变化对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这表明沙特阿拉伯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摆脱对国际市场依赖

    B.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C.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

    D.主导国际能源市场

  • 5、日本孝德天皇发布了著名的“改新之诏”,其中有“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并有“凡位有贵贱,官有高下,阶贵则职高,位贱则任下,官位相当,各有等数。凡臣事君……得爵位然后授官”。据此可推知,当时日本(     

    A.照搬照抄了唐朝制度

    B.推动了幕府统治的建立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

    D.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

  • 6、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了唐代商人石染典买马契,契约明确记载了买卖双方的个人信息、商品状况、交易细节、违约责任及3位保人做证情况。另一份出土于吐鲁番的《石染典过所》中还记载了唐政府在瓜州、沙洲等地的地方官员批准石染典过境经商的情况。以上材料反映当时(     

    A.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B.政府积极鼓励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东西方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D.契约有效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

  • 7、据《旧唐书食货志》、《通典》等记载: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均田赋税法令,作每丁岁入租庸调若干;开元二十五年令:诸课户一丁租调,准武德二年之制。然而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时均田制尚未颁行。以上记载均未指明受田丁课役若干。据此可知(     

    A.均田制是租庸调制顺利推行的基础

    B.租庸调制和均田制都以人丁为标准

    C.均田制的瓦解导致租庸调制的衰落

    D.租庸调的负担者不一定是受田之人

  • 8、在宋代海外贸易中,瓷器,丝织品和书籍等大宗出口商品产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被称为“香药犀象”的海外商品,主要的销售地是京城、四川和东南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海外贸易的拓展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消费市场的扩大

  • 9、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遭受重创

    B.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C.庄园经济有所加强

    D.门阀势力无限膨胀

  • 10、《唐六典》记载,“凡军、州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唐代屯田(     

    A.有利于稳定均田制

    B.强化君主专制集权

    C.主要基于边防军需

    D.导致了藩镇的崛起

  • 11、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一系列革故鼎新活动,革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姐妓、鸦片、赌博等社会恶习。同时,采取措施树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平等互助、报苦创业等社会新风气,革故鼎新活动(     

    A.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提供了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

    D.树立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

  • 12、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据此判断,姜寨聚落属于下列哪一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良渚文化

  • 13、1953年美国新闻署报道:“由于卫星国大众的抵制,苏联承诺推动‘改革’与‘让步’,特别是承诺允许农民退出集体农庄,苏联政府不得不为实现他们的承诺而承担义务”。由上述报道的态度及立场可推知,当时(     

    A.舆论斗争成为冷战的主要方式

    B.东欧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苏联的农业政策遭受重大失败

    D.制度竞争是冷战的重要领域

  • 14、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其中某诸侯国的变法是这一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A.①

    B.②

    C.③

    D.④

  • 15、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名”是孔子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这一主张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儒学的生活化

    C.稳定社会秩序

    D.确立儒学主导地位

  • 16、如图是1952年发表的年画《努力增产,保卫和平》。该年画反映了(     

    A.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困难

    B.当时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C.全国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

    D.国内掀起爱国主义热潮

  • 17、联合国难民署发布的《全球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因战争、暴力和迫害等被迫流离失所的人数达到8930万,比上一年增长8%。而俄乌冲突更是引发了二战以来扩散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难民危机。这表明(     

    A.联合国难民署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B.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成为时代主题

    C.难民问题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D.跨区域人员大规模自由流动已实现

  • 18、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该诏书的颁布意味着(     

    A.军阀混战开始

    B.封建社会崩溃

    C.共和政体确立

    D.君主专制瓦解

  • 19、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推动了夏史研究。下图是二里头遗址重要遗存分布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宫城居中彰显王权专制

    B.道家思想影响城市布局

    C.铸铜作坊服务农业生产

    D.墓葬分布体现阶级分化

  • 20、1950年美国移民局因为爱因斯坦支持反战并同情社会主义者,一度想取消其美国公民的资格。当时甚至连3岁的“童模”也要签署一份“忠诚宣誓书”,保证自己坚决支持和拥护美国的制度,并经过政府审查后才能拿到拍广告的钱。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危机影响了政府决策

    B.冷战中心逐渐转移到国内

    C.资产阶级代议制全面异化

    D.国内政策受国际局势影响

  • 21、在宋代,“事无巨细,非经两府不得施行”,皇帝的命令要与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枢密使讨论后才能施行。这种做法表明宋朝(     

    A.两府权力凌驾于皇权之上

    B.中央决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C.皇帝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D.国家决策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

  • 22、万历《通州志》记载,以前“庶氓之家终岁不燕客,有故则孟羹豆肉相招一饭,不以为简也。贵家巨族,非有大故不张筵”;“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否则耦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珍贵之品”。这折射出明代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社会等级的垮塌

    D.自然经济的瓦解

  • 23、封建制把许许多多独立分散的氏族、部族组织用血缘宗法关系联系起来,“以藩屏周”,地方诸侯都要宗周,周天子的政令下达到诸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此成为华夏民族一种共同承认的政治观念。材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B.加速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造成了初步的政治大一统

    D.推动中央集权体制形成

  • 24、东晋推行一种君主与臣子共同治理天下的形式,当时,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之时,百官陪列,命王导御床共坐。这说明(     

    A.君主的权力被制衡

    B.门阀势力显赫

    C.士族与皇权的冲突

    D.地方豪强割据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隋唐到两宋:城市__________________逐步瓦解,商业进一步繁荣。元、明、清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形成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地域性的商人群体——______兴盛。

  • 2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

    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 27、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

    (1)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随之而来的是恶性的________,物价飞涨。

    (2)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________的巧取豪夺,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酷的压迫和剥削,________也受到排挤和打击,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

  • 28、日军还在中国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________”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________行为

  • 29、阿拉伯文化:产生

    (1)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2)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____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 30、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民主革命进入________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由________领导。

  • 3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___,实质是___________

  • 32、________年,金灭________,两年后又灭________,与________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________

  • 33、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

    (1)资本主义经济   

    特点

    二战后经济快速增长;21世纪以来,____深入发展

    条件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____、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现代科技进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与____的升级

    局限

    未解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波及范围更大。世界经济的____、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

    (2)社会主义国家

    ①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令性计划和____效率低下、运转不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后的改革陷入困境。1989年____,1991年苏联解体。

    ②中国   

    新中国

    成立后

    中国人民进行了____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改革开

    放后

    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1世纪

    以来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____”国际合作,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3)发展中国家   

    条件

    将经济独立作为____,并通过发展国有经济与制订经济计划加速工业化进程

    特点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经济____

    问题

    经济发展之路充满挑战

  • 34、

    内容

    时间

    表现

    粮食储备技术

    原始农业社会

    人们利用地窖和________来存储余粮

    古代社会

    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________功能

    20世纪50年代

    ________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0世纪70年代

    中国开始采用机械________储粮技术

    食物储存技术

    古代

    人们利用_____________法保存食品,利用自然冰延长食品保藏期

    近代

    家用______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

    现代

    2010年,中国颁布________,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

  • 36、国家是如何产生的?

  • 37、经济全球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 38、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学说?你能举出若干学派的核心思想内容吗?

  • 39、你认为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在当时还有哪些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