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赤峰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青海发现的距今4000多年的马厂类型墓葬中,石斧、石锛、石凿等多是男性的随葬品,而纺轮则大多是女性随葬品。这表明当时(     

    A.经济结构较为合理

    B.男女地位趋于平等

    C.小农经济已经产生

    D.社会生产分工明确

  • 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明朝时期“批红的实权,落到太监手里,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专制皇权的空前强大

    B.太监政治地位的提升

    C.内阁的职能遭到削减

    D.君主失去朝堂掌控权

  • 3、下图为陕甘宁边区1942年到1944年实施的部分商品贸易税率的调整情况。边区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助于(       

          

    A.促进内迁工业的发展

    B.破坏日军的资源掠夺

    C.打击官僚资本的压榨

    D.缓解边区的财政困难

  • 4、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

    A.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B.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 5、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李贽赞同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李贽可能是李斯的后代

    C.李贽思想中存在许多自相矛盾的内容

    D.李贽从特定角度肯定传统社会中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

  • 6、19世纪,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下列与此相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文创立“新和谐公社”   ②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③《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④《共产党宣言》发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 7、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 8、两税法首先从唐朝廷的直辖地开始实施,接下来是听命于中央的藩镇进而向其周边推广。固定税目和税额使藩镇很难随意地扩大征税的范围。这使得在赋税收入方面,中央占据了优势地位。材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A.取消了租庸调和杂税

    B.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起到抑制藩镇的作用

    D.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生产时间

  • 9、欧洲人对世界地理范围的认识,在17世纪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是由于(     

    A.阿拉伯人在欧亚非频繁的贸易活动

    B.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

    C.亚历山大国王持续的对外战争

    D.罗马帝国加强不同地区间联系

  • 10、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D.建设“福利国家”

  • 11、1900年,某报道中写道:“此次入京之联军,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将校卒军士,军士约同辈,白昼公然大肆掠夺,此我等所亲见。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竟无一不遭此难者,决非过论。”此报道可佐证(     

    A.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

    B.义和团民缺乏纪律约束

    C.清政府完全屈从于列强

    D.英法联军对北京的掠夺

  • 12、下图所示的制度变化(       

    A.促进了封建经济产生

    B.巩固了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体现了儒家崇德尚贤思想

  • 13、近代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诉讼过程中,继承了古代罗马不告不理的原则(最早出现在奴隶制时代的罗马),当时采取控告式诉讼形式,即每个公民在得到最高裁判官的许可后,即可作为告诉人提起控诉,法院则根据其控诉,在指定的日期进行审理,如果告诉人不到,则撤销控诉。这表明罗马法的一些条款

    A.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武器

    B.经验证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推行“民不举官不究”的消极做法

    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 14、据载,中医药抗疫已经有近3000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下列中国古代医药成就或著作属同一人的是(     

    A.“麻沸散”辨证施治

    B.《千金方》《大医精诚》

    C.“五禽戏”青蒿抗疟

    D.《唐本草》《黄帝内经》

  • 15、屋大维并没有取缔罗马共和国的三大要素——元老院、行政官员、公民大会,而是与元老院和公民大会合作,在共和政治的框架内获得了立法者和最高法官的权益,并且获得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新尊号——“奥古斯都”。可见,当时的屋大维(     

    A.实际上掌握了罗马国家大权

    B.推动了罗马帝国疆域扩张

    C.成为了政教合一的专制君主

    D.捍卫了古罗马的共和制度

  • 16、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 17、公元422—423年,北魏向南朝宋发起战争,夺取了刘宋以金墉、虎牢、滑台、砺磝等河南四镇为核心的黄河下游以南地带,取得了战争胜利,即魏宋河南之战。这一战争客观上(     

    A.推动了民族交融

    B.奠定了对峙格局

    C.缓解了民族矛盾

    D.促进了江南开发

  • 18、如表所示为我国1979~1999年部分工业产品产量情况。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     

    年份

    原煤/亿吨

    原油/万吨

    天然气/亿立方米

    发电量/亿千瓦时

    成品钢材/万吨

    焦炭/万吨

    水泥/万吨

    1979

    6.35

    10615

    145.1

    2820.0

    2497.0

    4583.0

    7390.0

    1989

    10.54

    13764

    150.5

    5848.0

    4859.0

    6624.0

    21029.0

    1999

    12.80

    16000

    252.0

    12393.0

    12109.8

    12073.7

    57300.0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协调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 19、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该材料反映出列强在华攫取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权

    B.领事裁判权

    C.通商口岸传教权

    D.内河航运权

  • 20、如图为唐玄宗天宝年间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体现出该时期(     

    A.民族政策开明

    B.边地防务强化

    C.社会矛盾尖锐

    D.藩镇割据严重

  • 21、《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奉天门,拦住了准备入宫的一队女乐,领队的中使只能禀报皇帝,而后回复周观政“女乐已罢不用”。但周观政要求“必面奉诏”。最终朱元璋只能亲自出宫,向周观政解释“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这一事件说明(       

    A.御史职能发生根本转变

    B.台谏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

    C.台谏合一趋势开始出现

    D.相权的膨胀威胁专制皇权

  • 22、1800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4570箱,1838年超过了4万箱。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B.促进丝银贸易发展

    C.在中国倾销棉纺织品

    D.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 23、据《蹴鞠图谱》记载,宋朝汴京城有许多蹴球茶坊和角球店,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有品牌的商品就有24种。这一记载反映了宋朝(       

    A.抑商政策加强

    B.商品经济发展

    C.士人阶层壮大

    D.坊市制度流行

  • 24、大兴纱厂是近代石家庄第一家大型民族纺织企业。1947年11月,石家庄战役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接管该厂,建立起新型公营工厂管理制度。1948年5月,又计划将大兴纱厂发还资方,实行公私合营。1950年1月大兴纱厂正式发还资方时,转为私营。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B.新民主主义路线得到贯彻

    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过渡时期中,我国成功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________道路

  • 26、现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背景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________推动着传统农业向________转变

    产生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________的现代农业

    特征

    高度集约

    表现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大批优良品种育成推广,________广泛应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

    经营模式

    ________、大型养殖场

    意义

    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及禽畜的________大幅度增长,保证了农牧产品的供应

  • 27、俄罗斯文化

    (1)背景: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基辅罗斯进入____

    (2)特点:深受____的影响。

    (3)成就

    ①文学:12世纪的史诗《____》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②宗教:拜占庭帝国灭亡后,____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建筑:____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 28、内容

    (1)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

    (2)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________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 29、绘画成就以_______画最为突出,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______________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 30、制宪会议

    (1)召开:1787年夏,在___________召开。

    (2)代表:12个州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多为种植园主、商人、银行家、律师等。

    (3)结果:1787年9月,会议通过《___________》草案。1788年6月,宪法正式生效。

  • 31、原因:改革的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

  • 32、文化交流互鉴之路纵观历史,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

    (1)将下列中国历史事件与其历史时期相对应(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位置上)。

    ①汉代       

    ②唐代       

    ③宋代       

    ④明代       

    (2)唐宋的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将下列选项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并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位置上)。

    A.长安  B.天文、历算和佛教  C.丝绸、纸张和瓷器

    D.泉州  E.市舶司  F.丝织品、茶叶和瓷器

    G.北庭都护府  H.香料、珍宝和药材

    朝代

    唐朝

    宋朝

    起点

    管理机构

    中国输出物品

    输入中国物品

     

  • 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①《____》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____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

    ____提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34、“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有哪些?

  • 36、欧洲宗教改革开始的时间和标志?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 37、清朝的内地官职和辖区设置是怎么回事?

  • 38、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 39、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