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大理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公元4世纪,日尔曼人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建立起成百上千个封建实体,如公国、伯国、子爵封地、男爵封地,后来还出现基督教的主教国、教会领地,一些自治的城市等等,它们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府。这主要反映出(     

    A.西欧社会结构的多元特征

    B.欧洲诸国均未形成中央集权

    C.基督教阻碍了欧洲的统一

    D.城市市民自治具有深厚土壤

  • 2、下表为唐代天宝、北宋初年全国户数统计表

     

    唐天宝年间

    北宋初年

    秦岭、淮河以北

    54.5%

    40.1%

    秦岭、淮河以南

    45.5%

    59.1%

    表中呈现的变化(   )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说明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 3、《易经》中《乾卦》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马”,马象征孜孜不倦、奋力进取;《坤卦》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牛”,牛象征无为而治、厚德载物。因此,儒道两家学派创始人在后世的艺术形象常如下图所示。从中说明这两派学说初创时(     

    A.针对现实问题有的放矢

    B.两者互相矛盾互不兼容

    C.均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

    D.迎合新兴地主阶级需求

  • 4、1912年12月某报载“女士大骂参议员”一文,写道:“当民军起义时代……女子牺牲生命财产,与男子同功,何以革命成功,竟弃女子于不顾?女子亦组织中华民国之重要分子,二万万女同胞,当然与男子立于平等之地位。……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这则新闻说明( )

    A.女性的平等意识日益增强

    B.女性在辛亥革命中做出了贡献

    C.部分女性反对袁世凯上台

    D.女性争取参政权的道路艰难曲折

  • 5、如表是1650—1900年间亚、欧、美、非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变化表(单位:%)。其中代表非洲的是(     

    年份

    比例

    大洲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A

    18.3

    19.2

    22.7

    24.9

    B

    18.3

    13.1

    8.1

    7.4

    C

    2.4

    1.6

    5.1

    9.0

    D

    60.6

    65.8

    63.9

    58.3

    A.A

    B.B

    C.C

    D.D

  • 6、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西方选官制度互相借鉴,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制定了文官制度;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下列关于中西方官员选拔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是西方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B.学堂选官制度在《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设立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法等国文官制度最终建立

    D.党管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的根本

  • 7、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经济政策

    A.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

    B.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C.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D.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 8、董仲舒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苏轼提出“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也”。其中所蕴含的外交思想和政策导向体现在(       

    A.朝贡贸易

    B.蒙古西征

    C.西学东渐

    D.闭关锁国

  • 9、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散布在四面八方,犹如天上群星之星罗棋布。这说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     

    A.多元性

    B.独特性

    C.统一性

    D.包容性

  • 10、1947年12月 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会议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提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原则,指出“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这反映了(     

    A.国民党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

    B.党的工作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人民解放军在战略上采取了主动

    D.人民解放军军事理论的成熟

  • 11、商朝的诸侯多数是自行发展起来的,商王只是对既有事实进行“承认”,而西周各诸侯的权利直接来自周天子的封赐,是一种权力的“授予”。 这一转变表明分封制(     

    A.消除了诸侯争霸的隐患

    B.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强化了君主的绝对权力

    D.淡化了宗法制的政治影响

  • 12、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但有些封建主仍保留部分好地自己经营。出租领主自营地(     

    A.表明西欧开始出现了土地租佃关系

    B.固化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自耕农阶层

    C.反映出领主对农民剥削方式的变化

    D.导致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逐渐瓦解

  • 13、清政府在新政中,通令各省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大部分留学生回国后受到重用,成为晚清建设的栋梁之才,但这些人才又超出了新政的界限。据材料可知(     

    A.新政延续了晚清王朝的统治

    B.晚清教育内容发生重大变革

    C.人才选拔机制进一步规范化

    D.新式人才加速清政府的崩溃

  • 14、明朝“一条鞭法”将所有类型的土地都称为“田地”,用相对统一的税率进行征收。同时该法还废除了原来通过粮长、里长征银的办法,规定所有税银一律由官府统一征收和解运,使征税方式由“民收民解”逐渐转变为“官收官解”。由此可知,“一条鞭法”(       

    A.有效减轻了农民阶级的赋役负担

    B.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提高了公共财政体制的运行效率

    D.有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

  • 1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这一观点(     

    A.还原了孔子的真实事迹

    B.深受传统儒家观念的影响

    C.旨在试图减少变法阻力

    D.使儒学再次成为正统思想

  • 16、如表是《唐朝部分时期宰相出身身份对比表》,它表明唐朝(     

     

    太宗

    武宗

    宣宗~昭宗

    宰相总数

    29

    20

    66

    士族出身

    17

    6

    32

    庶族出身

    12

    14

    34

    庶族比例

    40%

    70%

    51%

    A.中枢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调整

    B.统治集团内部力量对比变化

    C.科举选官制度淡化了门第观念

    D.士族和庶族政治斗争较激烈

  • 17、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为此,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奋斗目标是(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实现共产主义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进行战略转移

  • 18、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体系能形成并日臻成熟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②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③水利工程相继兴建

    ④农作物资源的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春秋时吴国贵族虽自称是太伯之后,但在西周之后很长时间内却并未表现出亲近华夏的一面。而在春秋时期他们开始强调自身的华夏血缘,则并非偶然。吴国毗临楚国,通过强调与华夏的血缘关系,吴国获得了华夏(如晋国)的支持,增强了吴国与楚国等同抗衡的实力。由此可见(     

    A.政治利益影响华夏认同

    B.血缘联系保证华夏认同

    C.接受华夏文化推动融合

    D.楚国排斥在华夏族以外

  • 20、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 21、有学者指出“工厂制度的一个好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也必须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因而提高了消费的稳定性。1790-1830年间,工厂生产活动迅速提高。更多的人既作为生产者、也作为消费者从工厂制度中得到了好处。”该学者强调工厂制度(     

    A.改善了工人阶级的处境

    B.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C.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细化

    D.引发了生产组织的变革

  • 22、古巴比伦王国曾出台了诸多针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掺假伪造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法律条文。如《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而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这说明古巴比伦(       

    A.立法思想蕴含着契约精神

    B.法理内涵得到了有效补充和完善

    C.市场管理注重物权的保护

    D.国家治理利于强化法律的适用性

  • 23、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 24、元朝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这一做法旨在(     

    A.简化行政区域设置

    B.促进民族的大交融

    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D.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民生思想:受到中国____________的重要启迪。对“天下为公”十分赞赏,把“大同”视作自己的“理想国”。

  • 26、文化遗存代表:

    距今约170万年的________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________

  • 27、宋朝时期: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突破了________的限制。有利于________的发展,也便利了百姓生活

     

  • 28、历史空间

    请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史事与其发生地相匹配(填写数字)

  • 29、郑和下西洋:15世纪前期______七次率船队出海,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郑和下西洋是 _____________,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 30、辛亥革命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________,建立________,传播了________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进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________,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辛亥革命局限: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___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缺乏科学的________;没有能够发动广大民众;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 31、手工业工具的进步:陶瓷业工具

    (1)陶瓷业也是古代重要的手工业之一,陶瓷业使用的主要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

    (2)表现

    ①坯车:____晚期,采用坯车来制坯。

    ②匣钵:南朝时,工匠把坯件放在耐火泥制成的匣钵中烧制。

    ③支钉: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

  • 3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________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________________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 33、中共二大确立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 34、对内改革

    (1)农村改革

    ________________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②撤销农村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③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城市改革

    ①1984年后,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________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_______体制。

    ②我国按照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王安石”两幅图片,思考:两个人的改革一成一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36、近代西方博物馆是如何建设和发展的?

  • 37、古巴革命的领导者和过程是怎样的?

  • 38、地方割据不利于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长期割据,其形成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2)西汉出现了王国问题,其历史原因是什么?后来是怎样解决的?

    (3)有人根据上述思考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古代的地方割据都是因为实行分封制的结果。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 39、你认为罗斯福说出了美国的全部目的吗如果没有,美国的目的还有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