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相吻合
A.老庄哲学
B.陆王心学
C.程朱理学
D.孔孟之学
2、如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
A.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
D.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3、恩格斯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指出:“中世纪完全是从野蛮状态发展而来的.……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基督教( )
①维护了欧洲封建主的统治 ②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③是西欧社会唯一文化符号 ④严重地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 )
A.民族差异的消失
B.民族交融的发展
C.民族习俗的趋同
D.民族布局的改变
5、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被认为是贵族生命和财产的保护者,而贵族是苏丹的奴仆;苏丹是农民的“牧羊人”,农民则是苏丹圈养的“羊群”;苏丹还是宗教领袖。这说明
A.苏丹成为凝聚社会的重要力量
B.苏丹的地位高于宗教领袖
C.苏丹是各界共同推举的产生的
D.苏丹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6、随着古代罗马的不断扩张,罗马公民权对内扩展到城邦内的平民和部分奴隶,对外扩展到被征服的拉丁人、意大利同盟者和部分行省居民。这表明,当时的罗马( )
A.对外扩张促进管理体制革新
B.法律制度发展到完备阶段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缓和
D.采用分而治之的治国理念
7、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墓葬遗址中出土了魏晋时期的铜镜残片(图1)和五铢钱(图3)。它们与东汉中原的同类器物,如图2、图4有很大相似之处。这反映了( )
图1铜镜残片拓片 图2长宜子孙镜 图3五铢钱拓片 图4 “四出五铢”铜钱
A.中原文化影响周边民族
B.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显著
C.游牧民族继承汉族正统
D.民族文化交往交融的加深
8、秦始皇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留有刻石。上面刻有:“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段石刻可以用来研究秦朝的
①领土疆域 ②文字书法 ③政治制度 ④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9、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
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
D.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10、经济全球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以下属于“逆全球化”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英国的脱离欧盟公投
D.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11、如表可用于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
年份 | 事件 |
1986 | 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003 | 国家制定中医药标准体系。 |
2017 | 正式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
A.加快了卫生领域立法
B.规范中医的传承发展
C.鼓励中医药走向市场
D.开始重视西医的弊端
12、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下列足迹与史实之间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足迹 | 史实 |
A | 广州 |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大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B | 瑞金 | 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创建抗日民主政权 |
C | 延安 | 《论持久战》发表,形成全面抗战路线 |
D | 西柏坡 | 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
A.A
B.B
C.C
D.D
13、与西方个人主义以自我回归、以个人为本位的倾向性原则不同的是,早在1916年,陈独秀即明确提出,个性解放者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傅斯年也提倡“为公众的福利自由发展个人”。与西方相比,当时中国“个人主义”与“个性解放”内涵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B.文化激荡与民族危机的双重影响
C.知识分子救国方式达成共识
D.青年学生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先锋
14、1624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到1851年,根据该法案共颁发了13023项专利。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1年,洛克菲勒公司因市场垄断被肢解为34个独立石油公司。这两个法案
A.起因、宗旨和影响完全对立
B.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C.都和垄断组织有直接的关系
D.保护知识产权,助推两国产业革命
15、德国著名法学家叶林格说:“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文中的第三次征服是指
A.罗马法成为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的工具
B.罗马法对后世各国影响深远
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成为资本主义各国的立法规范
16、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
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
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17、在基督教会的控制下,违背基督教伦理的行为往往为社会所不容。教会不允许任何质疑声音的存在,甚至为此建立了宗教法庭或宗教裁判所。1480年,西班牙建立了国王控制的宗教法庭,以此来打击异己。到1820年,西班牙宗教法庭审判的“异端”有30多万人,其中10多万人被判处火刑。材料表明,宗教法庭的设立 ( )
A.使基督教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C.有利于人们遵从基督教的教义
D.使基督教的教义具有法律效力
18、“这支官吏队伍……对上司毕恭毕敬的习气和某些‘公’务特权把他们拴住了,通过股票和银行,这支队伍的上层分子完全成了金融资本的奴才,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的代理人,它的利益的代表者和影响的传播者。”这一论述( )
A.指出了西方文官制度带有阶级性
B.肯定了文官政治中立性
C.认为西方文官制度滋生官僚习气
D.全面否定西方文官制度
19、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项措施,该措施产生的作用是
A.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B.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
C.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
D.使北魏立足中原经济文化中心
20、18世纪以前,英国公路发展缓慢。18世纪下半叶开始收费公路的普及进程加快,出现“收费公路热“,到18世纪晚期,伦敦、中西部和北部的大城市及其周边道路都已成为收费公路。英国公路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推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垄断资本的扩张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1、1913—1919年,我国年均注册工厂超70余家,年均工业增长率达13.8%(1912—1949年我国工业年均工业增长率为5.5%);期间还诞生了“面粉大王”荣氏兄弟、“化工巨子”范旭东、金融巨擘周作民和陈光甫、“火柴大王”刘鸿生等。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社会经济结构得到有效改善
B.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独立自主
C.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景良好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22、美国一位作家于1934年第二次访问苏联时,向斯大林表示:“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该作家认为苏联值得学习的是( )
A.利用市场调节经济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D.强推农业集体化
23、有学者将古罗马的法律分为两个阶段,并认为第二阶段“吸收了希腊人和其他民族的法律传统,较之民法更加开明和公正,是现代国际私法的基础”。“第二阶段”的具体法律开始形成于古罗马( )
A.城邦时期
B.共和国时期
C.共和国向帝国过渡时期
D.帝国时期
24、依据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新中国基础教育数据统计简表(1949一1957)”
| 普通中学(所) | 在校中学生(万人) | 小学(万所) | 在校小学生(万人) |
1949年 | 4045 | 103.9 | 34.7 | 2439.1 |
1951年 | 3994 | 156.8 | 50.1 | 4375.4 |
1953年 | 4433 | 293.3 | 51.2 | 5116.4 |
1956年 | 6715 | 516.5 | 52.9 | 6346.6 |
1957年 | 11096 | 628.1 | 54.7 | 6428.3 |
A.国家兴办了各类职业学校
B.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基础教育的规模逐步扩大
D.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25、策略:秦国采取________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26、辽
①________年,契丹族首领________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________
②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________。________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________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27、开辟革命新道路
(1)________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________,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意义:点燃了“________”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________会师1928年,________、陈毅率领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3)建立苏维埃政权
①标志:________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共和国。
②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创建________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4)土地革命: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________,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28、同时,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_______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29、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凿的意义:________
灭亡: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隋炀帝在江都背部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30、将下列文明成果与其发源地一一对应
31、第2子目:宗教改革
(1)1517年,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____,痛斥教廷推销____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____;上帝面前____;主张建立独立的____,力主用____进行宗教活动。德意志宗教改革形成了新教中的____。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经济变革人类的历史始终是围绕着经济的发展而运行。经济可以有效的体现国家繁荣昌盛的程度,同时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反映国家的社会生活的变迁过程。
请回答:将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内涵填入示意图中。(填写字母)
33、同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______________,取消______________,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34、中国战场的地位: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远远超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兵力总和。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___主战场。
35、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36、拉开宗教改革的序幕的是什么?
37、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38、下列图片反映了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公民的一场辩论:
请回答:
(1)请写出这场辩论可能的参与者。
(2)指出他们的基本要求。
(3)他们辩论的核心是什么?
39、南朝经历了哪几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