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时期,列强入侵越南、朝鲜等清朝藩属国时,清政府都是以“宗主国”身份与列强接触。英国入侵西藏时,也希望清朝以西藏“宗主国”身份与其谈判,而清政府外务部坚持以“上国”身份与英国谈判。这说明,晚清政府
A.已有领土主权意识
B.努力应对外来侵略
C.积极维持国家形象
D.完善发展宗藩关系
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学习、行君主立宪的主张。而根据内廷档案《故宫藏光绪二十四年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的记载,戊戌年康有为上呈给光绪的两本变法参考《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非但不主张限制君权,反而鼓励光绪师法俄日,大张君权。由此可以得出( )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B.历史研究需对多项史料进行对比互证
C.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了解客观史实
D.通过文献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3、建立后秦的羌族,在关中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姚苌起兵时得到汉人支持,后秦政权一建立就采用汉制。姚兴继位后,多方笼络汉族士人,延揽名儒到长安讲学,生徒多至万余;又经常和名儒们“讲论道艺,错综名理”。材料表明( )
A.前秦汉化水平较高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C.中原文化影响较大
D.民族统一进程得以加快
4、从 2015 年开始,我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在过去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这一举措( )
A.凝结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B.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民的素质
C.突出个体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D.得益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5、郑成功给殖民者的劝降书里明确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这反映了( )
A.郑成功驱逐了西班牙殖民者
B.郑成功收服台湾是正义之举
C.中国封建中央政权力量强大
D.清朝人口膨胀大量移民台湾
6、东汉政论家仲长统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这是为了(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专制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防止宦官弄权
7、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既要归功于中国方面汉武帝的经略西域、张骞的万里凿空,也与希腊方面亚历山大东征以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密切相关。正是这种中希方面的相向而进才“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贯通了这条连接中西、影响深远的千年之路。据此可知( )
A.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B.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碰撞
C.文明的不断对外拓展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D.贸易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
8、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提高
9、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的作用是( )
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
B.加强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西南地区开发
D.打击了门阀政治
10、1919年,针对林琴南对北大的质疑,蔡元培回答:“尊孔者多矣,宁曰覆孔?”并认为五常“则伦理学中之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而一切科学皆为增进知识之需,宁有铲之之理欤?”据此可知蔡元培( )
A.强调自由民主推动科学进步
B.肯定了中华文化中的伦理价值
C.兼容并包思想曾发生过动摇
D.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
11、《春秋公羊传注疏》载:“时(鲁)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贵族土地所有制得到巩固
B.广大自耕农希望得到土地
C.土地私有权客观上被承认
D.诸侯国国君失去民众信任
12、清朝时期,广州的行商是一个地域色彩较浓厚的行业,但不少著名行商的资本是来自福建、浙江;四川井盐中,从事制盐的企业主大多是湖南、湖北、陕西和广东的客籍商人;在矿业中,云南铜矿在它的兴盛时期,厚积资本进行开采的,多为三江、两户、川广富商大贾。据此可推断出,清代( )
A.政府专营政策有所放松
B.商业资本流动的广泛性
C.手工业分工现象较明显
D.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13、如图是国民党通过的某个文件中的部分内容。该文件应是( )
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时,以政权托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之。 三、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推行,以立宪政之基础。 四、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付托于国民政府,总会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训政纲领》
C.《中华民国宪法》
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14、福建海澄县番舶税额,明万历四年,“至万金”;万历二十一年,“累增至二万有余”;万历二十二年,“骤溢至二万九千有奇”,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 )
A.朝贡贸易获利丰厚
B.海禁政策遭到废弃
C.关税成为经济支柱
D.海外贸易有所扩大
15、G20峰会采用“三驾马车”机制,即轮值主席国与上届、下届主席国对当年峰会议题设计及各项细节享有主导权。G20领导人峰会2022年在印尼举办,2023年、2024年将在印度和巴西举办。这表明
A.区域集团引领着全球治理新动向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确立
C.亚太地区在全球治理中地位提升
D.新兴经济体发挥其重要作用
16、“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7、据《洛阳伽蓝记》(成书于5世纪)记载:“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庶,人物殷阜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这一记载反映了( )
A.封邦建国,扩大疆域,推动北方农业区域的扩展。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C.南北朝时期的高门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D.隋朝实现南北统一,开通运河,洛阳城闻名于世。
18、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铸造了“丰货”钱,钱文苍劲古拙,篆中有隶,隶中有篆,篆隶相兼。大夏赫连勃勃于真兴元年(419年)所铸“大夏真兴”钱,大夏为国号,真兴为年号,钱文隶书,兼具楷意。两者皆为圆形方孔钱。据此可知,这些货币的出现( )
A.满足了商业发展的需要
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成熟
D.强调了传统的华夷之辩
19、下图为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聚落( )
A.被誉为“华夏第一村”
B.是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C.阶级分化已十分明显
D.提供了较稳定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20、如表是宋代古钱币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发掘情况(部分)。这能印证( )
时间 | 概况 |
1888年 | 英国人在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发现了宋代铜钱。 |
1916年 | 坦桑尼亚的马菲亚岛出土3枚宋钱。 |
1945年 | 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发现大批古钱币,其中北宋钱币108枚,南宋56枚。 |
A.宋朝钱币流通于坦桑尼亚地区
B.东非沿海地区历史上存在对外交往
C.宋朝是坦桑尼亚外贸主要对象
D.东非历次发现宋钱数量随时间增加
21、魏源于1842年完成了清史著作《圣武记》,该书把探索清朝统治的盛衰与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结合起来,总结有关抵御外侮的历史教训,并引用名言“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希望国家战败后能够重振国威。据此可知,该书( )
A.反映了清朝统治危机的初显
B.具有明显的经世色彩
C.突破了华夷观念的思想束缚
D.批判清朝的腐朽统治
22、“依照执政者的个人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公共事务,而不是按照严格公正的司法程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社会纠纷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在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成就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职能
C.制定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确立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
23、学术界倾向于用社会组织形来划分时代。在东亚大陆最先出现的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代,然后是邦国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其中属于王国时代的文化遗存是( )
A.仰韶文化
B.北京人遗址
C.龙山文化
D.二里头文化
24、《全球通史》中提及“宋朝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下列能支撑其观点的是( )
A.已经打破“市”“坊”界限
B.三教合一完成
C.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D.开通丝绸之路
25、新文化运动提倡________,反对专制和愚昧
26、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________,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30万人以上
27、远古时期——起源时期
中华文明____起源。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____中华文化的形成。
28、时空的记忆人类历史是在一定时空中演绎的。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入填入正确的位置。
历史事件 | 位置 (字母) |
①1839年林则徐领导虎门硝烟 | (1) |
②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 (2) |
③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3) |
④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 | (4) |
⑤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 | (5) |
29、参加一战
(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 ______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3)影响
①收回德、奥在天津、______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中国______前往欧洲作战,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30、王权的加强
(1)背景
①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____①软弱。
②____②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表现
①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____③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 ____④的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
31、《论持久战》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________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针对“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32、1978.5《光明日报》发表________一文,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________理论。
33、1919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________之一,参加了在法国________召开的“和平会议”。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________、取消“________”等,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________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________的权益转让给________
34、背景【知识点160】
(1)____的开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2)____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3)____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一战充分暴露了____的内在矛盾,部分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
35、阅读上述材料,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人民的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
36、观察身边的商品,看看它们包含了哪些文化元素。
37、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38、结合史实分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作用?
39、胡佛的经济政策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