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期末大理州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花         

    B.喝         

    C.         

    D.         

  • 2、读句子,把( )号内的正确汉字用横线标出。

    飞机飞(得、的)又快又(稳、隐)。(诱、透)过云层,可(以、已)看到积雪的山(锋、峰)层层叠叠。好(象、像)波涛(凶、汹)涌的大海。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fù) (zhǎo)   B. (kān) (pán)

    C. (nù)  (pì)   D. (lài)  (dī)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闲(sǎn) 乱(liāo)

    B.脱(zhēnɡ) 细(xiān)

    C.匀(chèn) 弱(nuò)

    D.前(zhǎo) 过(lüè)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极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____________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____________绽开了笑脸;七点,____________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____________开花了;下午三点,____________欣然怒放;傍晚六点,____________在暮色中苏醒;____________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为了证实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____________做了个实验。他把做了记号的蜜蜂带到四公里外放飞,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按要求做题

    1.默写《滁州西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_____________;七点,_____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________________……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我能写好字。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课内阅读。(9分)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jí jī)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lù lòu)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它这样机灵,(   )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用“/”划掉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2分)

    (2)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3)写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翠鸟捕鱼动作的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像……”写一个比喻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据说公元336年,有位德高望重的僧人路过敦煌的沙鸣山时,看见了沙鸣山在一片金光的笼罩之下出现了千佛的形状,于是他无比虔诚地开凿了第一个石窟,供奉佛像。现在,在敦煌近500个洞窟中,有2400多座彩塑、4.5万平方米的壁画和5座唐宋木结构建筑。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主佛卢舍那大佛,身高17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他面容端庄娴雅,表情温和亲切,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也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著名的露天大佛有17米高,端坐在危崖绝壁中,笑眯眯地俯视着芸芸众生。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云冈石窟的浮雕以连环画的形式叙述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

    1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石窟,其中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是_____________,讲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故事的是_______,“东方的维纳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这三座石窟都是在北魏时期开凿的。______

    (2)这三座石窟都是佛教胜地。______

    (3)只有中国人喜欢去这三座石窟游览。______

    (4)从这三座石窟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伟大。_____

  • 11、【我来学范文】学习写作范文。

    仙人掌

    我家有一种奇怪的植物,它的名字叫仙人掌。因为它的外形很像人的手掌,所以人们就叫它仙人掌。

    仙人掌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身上长满了黄色的小刺,那些刺摸起来很柔软。

    过了一段时间,仙人掌就变成了翠绿色,那绿色是那么耀眼,那么舒服,那么新鲜。它身上原来柔软的小刺也变成了褐色,而且发硬,就像一根根缝衣针。又过了一段时间,它身上又长出了一个花骨朵儿。这个花骨朵儿慢慢地越来越大,最后开出了一朵红色的大花,看起来真是漂亮极了!听外婆说,能看到仙人掌开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仙人掌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仙人掌的外形并不怎么漂亮,可它身上的每一处都是宝呢!

    【1】小作者观察了仙人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文章顺序填写序号)

    A.花       B.外形   C.小刺       D.颜色

    【2】小作者在观察仙人掌的时候,是从________的角度来进行的。(多选,填序号)(     

    A.视觉

    B.嗅觉

    C.味觉

    D.触觉

    【3】文章介绍了仙人掌名字的由来,读起来生动有趣。请用“﹏﹏”把它画出来。

    【4】文中画“___”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句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描写对象的特点。

    【5】(选做)我觉得小作者还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来写一写仙人掌,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喜欢吃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guī)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孩子,你吃。

        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suō)着,不时吐出一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时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子说:

       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子无奈,好不容易从鱼鳃(sāi)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也不要吃鱼头了。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________饭(chéng  shèng)    ________(féng  feng)

    ________刺(tiǎo  tiāo)

    (2)文中作者________次写到妈妈喜欢吃鱼头,当中的妈妈分别指的是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真的喜欢吃鱼头吗?为什么?

    _____  

  • 13、课外阅读。

    (yǎn)耳盗(dào)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dāng),想把它偷(tōu)走。他明明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pèng),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把耳朵掩住,响声不就听不见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掩耳盗铃”的意思?用“  ”画出来。

    【2】《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偷别人的东西时,光把耳朵掩起来是不够的。

    B.自己欺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十分愚蠢的。

    C.放在外面的东西一定要防止人偷窃。

    【3】“掩耳盗铃”的人为什么被人发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快乐阅读。

    一 枚 金 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______,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金币又看见________,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______。金币接着看见了________,这一次它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6分)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ǐn  jìn)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瞪开苇秆(ɡān ɡǎn),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小鱼可机灵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机灵,请抄下来。(2分)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2分)

    (3)用“——”画出一句比喻句。(2分)X| m

    (4)给下面的词语选择近义词。(3分)

    机灵—— 锐利——

    (5)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请你用尽管……还是 ……”写一句不同的话。(3分)

     

    (6)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请你把它捕鱼时的几个动作的词语用圈出来。(2分)

    (7)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2分)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熟读课文,用“/”划出停顿节奏。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王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我不小心把你心爱的杯子打碎了。”

    (2)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子小山坡。

    1.我看见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背着长串的木筏。(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钢琴考试通过十级了!”哥哥_______________。(补充句子)

    4.李老师___________:“你这次犯的错误太严重了!”(补充句子)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1.《牧童》这首诗的作者是吕岩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军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

    ___________________

  • 20、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1.奇怪地问:爸爸,小松鼠和你说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窗子打开,进去让阳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阖家欢乐的春节,有闹花灯的元宵节,还有全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的中秋节……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写你是怎样过节的。

    要求:1.把过节的过程写具体。

    2.语句通顺,中心突出。

    3.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