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朝鲜“谓伏鸡曰抱”,“抱”的字义为“鸟伏卵”。如表摘录了部分中华典籍中对“抱”上述字义的运用。由此可知( )
记载 | 文献 |
花尽叶长蚕又抱,子规啼未了 | 《谒金门》 |
凡蚕用浴法,唯嘉、湖两郡直待清明抱产 | 《天工开物·乃服·蚕浴》 |
A.朝鲜文化与中华文化同源共祖
B.汉字文化起源于朝鲜
C.古朝鲜人具有很高的汉文造诣
D.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2、东周初年秦国受封诸侯后,逐渐从“夷狄之国”到被中原列国接受,但在国家体制上并没有完全接受周的分封制度。其保留了集权制度,军事贵族在统治集团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现象说明( )
A.商鞅变法对秦国影响深远
B.本地文化影响体制选择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秦人对周文化的认同弱
3、与下图所示情况有关的条约( )
A.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B.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导致清廷的中央机构开始具有殖民色彩
D.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有学者指出:“……当自己规则体系的逻辑与适宜性的要求发生冲突时,罗马法学家乐于抛弃这种逻辑”。该学者意在强调罗马法( )
A.注重逻辑性和程序性
B.具有民主性和开放性
C.强调灵活性和开放性
D.追求继承性和专业性
5、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
B.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
D.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6、战国时期,孟子认为“庠序学校”是“明人伦”之所,提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这表明孟子( )
A.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
B.崇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C.注重道德伦理的自觉
D.力图建立专制统治秩序
7、元代匠户世袭为官府工作,实际上是官奴隶。明朝匠户虽仍不自由,但可以银代役。官府可以银雇役,最后甚至不再追究匠户隐为民籍。材料反映出明代社会的现象有
①一条鞭法的实施②工匠赋役负担沉重 ③户籍管理逐渐放松④官营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对于雅典公民来说,在政厅参加终身公餐是一份荣誉,让雅典人为之追逐。但这一荣誉只奖励给对城邦政治做出功绩的人,而不同阶段功绩的定义和授予由城邦决定,政厅公餐从而变为一种调节机制,城邦以此回馈做出功绩的人对城邦所做的贡献。古代雅典这一举措旨在( )
A.调节阶级内部间的纠纷
B.扩大民主政治的范围
C.彰显新的道德观已确立
D.强化公民的城邦意识
9、据调查统计,1926年10月至1927年1月,江西省农协会员从6000余人激增至38.2万人。1926年12月至1927年1月,湖南省农会会员从130多万人发展到200万人,50多个县组织了农民协会。上述现象出现主要得益于( )
A.中共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B.土地革命取得了显著成效
C.中共实事求是的工作方针
D.国民革命运动的快速发展
10、考古工作者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制相似的布币,其中能确定来自赵国的有5种,韩国的有7种,魏国的有6种,燕国的有2种。这反映出当时( )
A.赵国成为了中原商贸中心
B.商贸往来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C.铸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D.诸侯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11、1904年8月,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将清王朝比喻即将倒塌的房屋,有人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使其免于倾倒,并认为这种支撑行为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下列符合“这种支撑行为”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清末新政
D.张勋复辟
12、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清朝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须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种状况的出现( )
A.加重了中国人民经济负担
B.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是白银货币化的必然结果
D.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13、以下是历史学家朱偰的一段日记:“1948年8月3日,我到南京中央商场买了蚊帐一顶,凉席一条,价1290元。8月23日,我在上海购茶叶1斤,付80万元;购毛巾袋一件,付120万元。”这篇日记可佐证 ( )
A.游击区的经济混乱
B.日占区的经济掠夺
C.解放区的经济艰难
D.国统区的经济危机
14、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泥板上的文字”、“草纸上的文字”、 “龟甲上的文字”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字母文字
B.都产生在亚洲
C.诞生于大河流域
D.保存于史诗之中
15、雍正元年(1723年),川陕总督年羹尧在奏折中写道:“臣等请嗣后凡有紧要事情,先具奏稿密呈睿览……既经圣虑,自有乾断,不独臣等获有遵循,而军务大事可免错误矣。”由此推断,奏折制度( )
①具有迅速机密的特点 ②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
③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④仅限于奏报边防事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合作化
B.完成土地改革
C.稳定市场物价
D.发展农业生产
17、良渚文化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距今约5250—4150年。良渚出土的工具有镰、镞、矛、穿孔斧、穿孔刀等,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出土了磨制精致的石犁和耘田器。另外,在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还发现了20万公斤的稻谷堆积遗迹。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
A.统治阶级主导农田管理和经营
B.农业生产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建设能力增强
D.农业技术精耕细作的特征明显
18、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中,李悝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主张“明法审令……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这反映了当时( )
A.军功爵禄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
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C.实现国家统一是社会大势所趋
D.法律严苛阻碍社会发展
19、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 )
A.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B.保证了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C.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现状
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
20、据学者研究,元朝书院共计有408所,除9所尚无法得知其所在地点外,其余399所分布于以下地区:江浙行省167所,江西行省80所,中书省55所,湖广行省42所,河南行省37所,陕西和四川两行省各9所。之所以出现这一格局主要是因为( )
A.经济重心南移
B.北方政治地位稳固
C.文化政策导向
D.政治局势南稳北乱
21、据史学家唐长孺先生考证,西晋时门阀等级序列业已排定,虽有一些“新出门户”,如颍川庾氏、阳翟褚氏出身寒微,也有个别寒人因军功而被提升到士人地位,但大部分寒人地位卑贱,仕途蹉跎,无法涉足士流。由此可知,西晋时期( )
A.社会阶层流动不畅
B.察举制的弊端凸显
C.门阀制度达到鼎盛
D.统治基础受到削弱
22、人类社会的食物储备技术在不断创新,从利用地窑和陶器到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了( )
A.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粮食储备技术发展的根本条件
B.食物储备技术伴随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
C.人类的社会观念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D.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推动粮食储备技术更新
23、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可以推断
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24、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 )
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
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
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
25、为了克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26、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位居世界________;高铁技术、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展示了中国________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27、________在《新青年》发表《________》一文,主张以__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得到广泛呼应。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________逐渐普及开来
28、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 )
29、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了“_________”,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这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30、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成就
(1)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世纪80年代末
①中美建交1978年12月,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1月,________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苏关系正常化:________年
(2)世纪之交的外交
①政策: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②成就
A.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________、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B.1997年12月中国与________首脑非正式会晤机制建立
C.中国同印度、________、朝鲜、________、越南、________等国的关系也取得了新进展
(3)21世纪初的外交
①政策: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________关系。中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________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②成就
A.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B.2003年加入《________友好合作条约》,合作内容不断丰富,规模迅速扩大
C.发起成立________、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
D.与________、印度、________一起成立“________”合作机制,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与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E.中国还积极参与以_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有关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讲话中指出“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一个里程碑。”该会议的召开距今( )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32、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西班牙国王任命_________________,并派人监督总督,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_________________的最高权力。葡萄牙在巴西设立_________________,葡萄牙国王任命总督治理巴西,总督享有_________________。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部分土地为_________________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兰、英国和法国占据。
(2)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_____,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为弥补劳动力不足,发展起罪恶的______________。
33、诞生条件
19世纪末,________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
34、产生背景
在______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一批画家追求创新。
35、公元前5—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政治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试扼要指出双方在改革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结果上的不同之处?
(2)分别说出中国和希腊雅典所进行改革的性质。
(3)希腊改革家们因政绩显赫而流芳百世,但中国改革家商鞅等人却惨遭不幸,导致中国改革家不幸命运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对改革家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36、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
37、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的表现是什么?
3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的特点。
39、制瓷工具是如何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