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民法典》借鉴了罗马法中的契约自由原则,规定只要契约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就可以包括任何内容。《德国民法典》也借鉴罗马法中保护私有财产权的原则,规定“物之所有人,在不违反法律或第三人权利的范围内,可自由处置该物”。这反映了
A.法院根据法律独立行使司法权
B.罗马私法原则对后世立法的影响
C.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根本动力
D.大陆法系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
2、下列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动荡变迁中的思想解放
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
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
3、周恩来曾生动地比喻说:“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 蒋介石总想赶我们过‘外壕’,现在,我们……不仅跨过了‘外壕’,踏破了‘铁丝网’,而且打到他的 ‘内壕’。”上述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淮海战役
C.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
D.渡江战役
4、佛教传入中国后,提倡以行善积德为主要途径来追求佛法,这与中国文化中强调道德和仁爱的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由于中国宗法社会的特殊性及人们传统的思维观念影响,观音也由男变女,成了送子娘娘。这种情况反映了( )
A.中原文明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B.地理环境决定佛教的嬗变
C.佛教传入中国后背离基本教义
D.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趋势
5、下表是云梦秦简中《效律》关于衡制和量制的部分规定。这些规定( )
单位 | 误差 | 惩罚 |
石(120 斤,1920 两) | 16两以上 | 罚一甲 |
斤(16两) | 3铢(1/8两)以上 | 罚一盾 |
斗(10升) | 1/2升以上 | 罚一甲 |
升 | 1/20升以上 | 罚一盾 |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巩固了秦朝大一统局面
C.利于维护市场交易公平
D.彰显了秦朝法律的完善
6、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7、陈旭麓先生指出: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之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然而旧体制却留下了旧的社会心理。这种几千年岁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该学者( )
A.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
B.指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
C.否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D.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8、桑海国王阿斯基亚·穆罕默德重视文化教育,奖励学术,创办学校,广招各地学者文人。1492年,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从那里逃出来的许多学者、思想家、艺术家、医生和科学家,都被它收容下来,让他们在桑科尔大学任教,从事科学研究。这一措施( )
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C.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D.为军事扩张提供了常备军
9、司马迁立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志向,写出不朽名著--《史记》;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斗志,转战万里,屡立战功;张骞凭借“凿空”的勇气,历经坎坷,开辟中西交通。他们都体现了( )
A.顽固的忠君意识
B.激进的功利思想
C.昂扬的进取精神
D.浓厚的宗法观念
10、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C.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D.设立澎湖巡检司
11、万历年间的汤显祖(1550—1616),其作品《紫钗记》是以唐代传奇霍小玉传编剧,可说是由女子的视角指出男女情爱并不平等;《牡丹亭》一剧是昆曲之冠,不仅表彰情爱,向理学的传统规范挑战,而且女主角杜丽娘因情而死,又起死回生,使情爱之重超越生死。这能够佐证当时( )
A.思想领域的活跃
B.婚姻自主理念的实现
C.政治领域的腐败
D.男尊女卑观念的颠覆
12、伍修权在回忆录中提到:建国初期,我主持的苏联东欧司,是外交部中的一个热门单位。那些年中,同这些国家的外事往来接连不断,从政府到民间的代表团,一个接一个地来回访问,接待、会谈和出席各国的各种节日及纪念活动,十分频繁。这些外交活动( )
A.巩固与发展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关系
B.有利于推动中国安全环境的改善
C.实现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D.使中国赢得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13、1942年1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认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提出“党的政策是鼓励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决定有利于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壮大反对国民党力量
C.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
14、据如表可知( )
不同时期学者对武则天的评价
706年崔融 《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 | “仗义当责”“忘躯济厄”“制礼作乐”“返朴还淳”,使“四海慕化”“九夷禀朔”。 |
南宋朱熹 《通鉴纲目》 | “乘唐中衰,攘窃神器,任用酷吏,屠害宗支,毒流缙绅,其祸惨矣!” |
1929年振之 《我国女权运动者武曌》 | 她冲破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束缚,成为一代女皇,对于唐代整个女性意识的复苏和地位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 |
A.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B.历史评价难以形成共识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标准
D.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评价
15、斯提亚特·穆勒把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称之为“英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务革新之一”。英国舆论界 称赞文官考试制度“总的来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一个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了贯彻。”可见,英国文官制度( )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16、在中古时期,西欧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圣经》中的历史传说和神活故事;6-7世纪,唯一有文化的人是教士,唯一的精神生活在修道院;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建立“教皇国”,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
A.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黑暗和腐朽
B.基督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C.基督教在中古西欧占有特殊地位
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
17、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的生命活力成为欧洲新时代的强音;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时,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
A.推动了欧洲历史上的文化整合
B.完成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统一
C.为罗马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领主附庸集团的衰落
18、某事件明确推翻了“天圆地方”的推测,也预示着任何陆地只要不封冻,便可驾船前往。该事件( )
A.最先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
B.打通了欧洲与亚洲的新商路
C.得到了英国王室的经费支持
D.开启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19、“龙场猛悟道,一反程朱理。格物即格心,孔学千古秘。颇重致良知,未解世危机。”其评价针对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
B.李贽
C.顾炎武
D.黄宗羲
20、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划分国、地财政税收,将盐税、海关税及内地税、烟酒税等划为国家税,将田赋、契税、屠宰税等划为地方税。1941年6月,国民政府决定将原属省级财政收入的田赋、营业税等均纳入国家税。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服务于民族战争需要
B.中央集权制度遭受破坏
C.蒋介石强化独裁统治
D.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21、下表呈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言论。这说明当时( )
时间 | 言论 | 来源 |
1925年12月 | 私人资本在其作用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有了绝对增长……农村富农经济随着农村分化的加剧而日益增长;城市新资产阶级也在日益增长 |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业化的决议 |
1927年11月 | 2 500万小农户是俄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根源。逐渐从这一大批人中间出现的富农阶层,正在重演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下埋藏一个大地雷 | 《真理报》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讨论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成效甚微
C.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必然选择
D.苏联模式即将取代新经济政策
22、下表反映了战后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率变化。这体现了( )
时间 | 变化 |
1946年12月18日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为0.88867克。 |
1971年8月15日 |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
1971年12月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磋商达成“史密森学会协议”,黄金官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 |
1973年2月12日 | 黄金官价每盎司提高到42.22美元。 |
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强化
B.国际金融新秩序得以确立
C.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瓦解
D.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23、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 )
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
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
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
24、春秋时期,鲁、齐、卫、越等国都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二十五家为一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而战国以后,以家户为对象的户籍制度开始成为国家对社区单位进行管理的主要办法之一。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生产力发展影响户籍管理
B.宗法关系逐渐遭到破坏
C.社区管理的模式开始出现
D.国家权力延伸到了农村
25、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
项目 | 世界 | 中国 |
铁路交通 | 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____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 1.1881年,唐山至____的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2.1909年竣工的____,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 |
水上交通工具 | 1.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 2.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 | 1.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 2.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____。 3.1872年,官督商办的____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 |
汽车 |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 |
26、开始:1069年,________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27、
|
|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978 | 改革首先在______取得突破 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
城市经济体质改革 | 1984 | 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进行。 |
开放 | 1980年经济特区——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 |
_______ | 1982年 |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
______ | 1987年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_______ | 1992年 |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__________ |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 | 2000年10月 |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______”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
| 2001年12 | 中国加入 _____ |
| 2010年 | 经济总量跃升________位。 |
28、人民群众对“________”的抵制、抗争进一步发展。
29、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意义
_____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_____了本国的封建势力,_____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30、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31、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
(1)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________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2)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________。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32、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1)动因(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历史传统:从________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中的岛屿获取资源。
经济原因(根本原因):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了________,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对新市场的开拓意愿日益迫切。
思想原因: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社会原因:《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认为富裕的东方和未知的海外是实现发财梦的最好场所。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的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宗教原因: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
(2)条件(新航路开辟的可能性)
客观条件:①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的使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________传入欧洲,并得到改进,14世纪在欧洲得到广泛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准确性提高;________学说的出现;有关季风和洋流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日益丰富。)
②造船技术的进步。(具有较强抗风力的海船的建造,不仅可以顺风行驶,而且也能逆风行进;________的出现,加快了航行的速度。)
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33、近代科学成就
(1)哥白尼提出“_______”,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近代______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光学、_______、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34、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1)________总里程达到2.9万千米,________里程突破14万千米,都居世界第________。
(2)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________席。
(3)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________”全海深载人潜水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4)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________同步、________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
(5)得益于云计算、移动通信和卫星精准定位系统,中国________走在世界前列,全球将近40%的网上交易发生在中国。
(6)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________,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35、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基本做法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滯胀”现象,各国纷纷采取怎样的经济对策?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36、“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这一现象产生的影响有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
②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
④加速了农村两极分化
A. ①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37、请你谈谈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自的宗旨和作用。
38、在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武汉,有一个首义广场。这一广场的名称与历史上的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
39、要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就必须对人性有深刻了解。阅读材料:
材料一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材料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李贽《藏书》
材料三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个主张的人性论基础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对人性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思想的经济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西方设计民主政治制度的人性论前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