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5、回答下列问题:
(1)用A、B、C、D四种金属按如表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 |||
现象 |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 C的质量增加 | A上有气体产生 |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③装置丙中溶液的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测得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开始反应到
,用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
6、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3)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v逆(A)=v正(B)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A)=2v(B)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由如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
(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molA(g)、bmolB(g)、cmolC(g),发生上述反应,当改变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增大容器体积②加入催化剂③降低温度
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2+与Fe3+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
(2)元素Mn与O中,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较多的是__。
(3)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有__个未成对电子。
(4)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个未成__对电子。
8、(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铁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①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6.50g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溶液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计算:
(1)所用盐酸溶液HCl的物质的量浓度___。
(2)反应后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
10、Ⅰ.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我国大力加强温室气体催化氢化合成甲醇技术的工业化量产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
(1)已知:
则催化氢化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工业上高炉炼铁中常见的反应为:
(2)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反应。一定温皮下,在2L盛有粉末的恒容密闭器中通入0.1mo1
,5min时生成2.24gFe.0~5nin内用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
;5min时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
(4)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固体质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 d.
(5)已知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单位:K)之向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的斜率为。
根据图象,试计算该反应的___________
。
11、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是合理利用硫元素的基本途径。
I.以下是硫元素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及含硫物质相互转化的部分信息。
(1)C有毒,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2)检验H中阴离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
(3)C⃗D⃗E以及C⃗F⃗E都是造成酸雨的可能途径,请写出C⃗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II.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的转化。
可选用的实验药品如下:①Na2SO3溶液②浓硫酸③Na2S溶液④稀硫酸⑤酸性KMnO4⑥品红溶液⑦铜片
实验序号 | 预期转化 | 选择试剂(填序号) | 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 |
I |
|
|
|
II |
| ②⑦⑥ |
|
(4)实验I选择的试剂是①和____(填序号),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____。该转化利用了Na2SO3的____性。
(5)实验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____。
12、现有以下物质:①Na2O2固体、②液氨、③NaOH、④熔融KHSO4、⑤Fe(OH)3胶体、⑥铜、⑦CO2、⑧CH3COOH、⑨蔗糖。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
(2)制备⑤时,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停止加热;然后向其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实验现象为_______。
(3)写出①和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③的溶液不能装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
13、氮化锶(Sr3N2)是工业上生产荧光粉的原材料,遇水剧烈水解。某学习小组利用氮气样品制备氮化锶并测定产品的纯度。
Ⅰ.氮化锶的制备
某氮气样品可能含有少量的等气体杂质,该小组设计如下装置制备氮化锶(各装置盛装足量试剂)。
已知:①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能吸收
,但易被
氧化,失去吸收
的能力。
②连苯三酚碱性溶液能吸收。
(1)试管Ⅱ、Ⅲ、Ⅳ盛装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连苯三酚碱性溶液 b.浓硫酸 c.醋酸二氨合亚铜溶液
(2)装置Ⅵ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Ⅱ.产品纯度的测定
已知:硼酸(H3BO3)为一元弱酸;
;
。
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某浓度的
溶液,滴加指示剂,用
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消耗盐酸xmL;
②称取装置Ⅴ中的产品加入到干燥的大试管中,如下图装置所示,再向锥形瓶中加入与步骤①中浓度体积均相同的
溶液;
③通过分液漏斗向大试管加水,充分反应后通入水蒸气,将产生的氨气全部蒸出,用溶液完全吸收(吸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④量取的吸收液,滴加与步骤①中相同的指示剂后,用
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
。
(3)长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圆底烧瓶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大试管中氮化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步骤①和④中滴加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甲基橙溶液
(5)产品纯度为___________%。
14、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根据其分子式完成下列各题:
(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原子个数比为___。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质量比为___。
(3)配制100mL1mol·L-1的稀H2SO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浓H2SO4(密度为1.84g·mL-1,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___mL。
(4)现要配制1mol·L-1Na2CO3溶液250mL,需要含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___g。
15、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氢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制取H2正成为绿色能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生物甘油水蒸气重整制氢的主要反应如下:
I.C3H8O3(g)3CO(g)+4H2(g) ΔH1=+251kJ·mol-1
II.CO(g)+H2O(g)CO2(g)+H2(g) ΔH2=-41kJ·mol-1
①反应I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
②重整总反应C3H8O3(g)+3H2O(g)3CO2(g)+7H2(g)的ΔH3=____。
(2)大量研究表明Pt12Ni、Sn12Ni、Cu12Ni三种双金属合金团簇均可用于催化DRM反应(CH4+CO22CO+2H2),在催化剂表面涉及多个基元反应,其中甲烷逐步脱氢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甲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TS1、TS2、TS3、TS4分别表示过渡态1、过渡态2、过渡态3、过渡态4)。
①Pt12Ni、Sn12Ni、Cu12Ni催化甲烷逐步脱氢过程的速率分别为v1、v2、v3,则脱氢过程的速率由大到小的关系为____。
②甲烷逐步脱氢过程中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步骤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Sn12Ni双金属合金团簇具有良好的抗积碳作用,有效抑制碳积沉对催化剂造成的不良影响,请结合图甲解释原因:____。
(3)甲烷干法重整制H2的过程为反应a:CH4+CO22CO+2H2,同时发生副反应b:CO2+H2
CO+H2O,T℃时,在恒压容器中,通入2molCH4和1molCO2发生上述反应,总压强为P0,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为40%,H2O的分压为P,则反应a的压强平衡常数Kp=____(用含P和P0的计算式表示,已知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甲烷裂解制氢的反应为CH4(g)=C(s)+2H2(g) ΔH=+75kJ·mol-1,Ni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CH4在催化剂孔道表面反应时,若孔道堵塞会导致催化剂失活。其他条件相同时,随时间增加,温度对Ni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如图乙所示。考虑综合因素,使用催化剂的最佳温度为____;650℃条件下,1000s后,氢气的体积分数快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
(5)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了一种电化学分解甲烷的直流电源方法,从而实现了碳和水的零排放方式生产氢气,电化学反应机理如图丙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16、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C、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条件没有标出)
(1)用电子式表示丙的形成过程_____。
(2)写出金属B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D的溶液与A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可与B在加热时反应,但液态乙可以用B材料制成的器具运输的原因为______。
(5)检验F溶液中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