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1.( )天空中下着毛毛细雨,( )丝毫没有影响我们郊游的喜悦心情。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 )不想吃,( )不愿吃。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选择正确的意思。
1.足跌没水中 读音:____________ 意思:____
A.不及,不到 B.没有 C.淹没 D.隐藏,消失
2.众皆弃去 读音:____________ 意思:____
A.接着 B.全,都 C.比较,较量 D.有的,一部分
3.光持石击瓮破之 读音:_____________ 意思:____
A.支持,保持 B.对抗 C.拿着,握着 D.控制,挟制
3、比一比,再组词。
刮( ) 击( ) 淡( ) 载( )
乱( ) 出( ) 浅( ) 栽( )
4、比一比,再组词。
晒 涛 涌 惊 深______
洒 寿 桶 凉 沉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令______ 穿______ 跑______ 泼______
今______ 窗______ 炮______ 拨______
6、课外阅读。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下列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立根:扎根。
B.破岩:破碎的石头。
C.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D.任:任凭
【2】本诗表面上写________________ ,实际上写________________。
【3】首句中的“咬”字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中的“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什么?进一步表现了竹子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竹石》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首题画诗,同时也是一首咏物诗。
B.《竹石》与《墨梅》都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C.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却又执着有力。
D.这首诗借描写竹子,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
7、课内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蹊”有两个音,“xī”音的意思是“小路”,“qī”音的意思是“奇怪、可疑”。在本诗中应选读音_________,另一个读音可组词:___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满”字我体会到_________,“千朵万朵压枝低”中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二字也与“满”字表示的意思相近。
【4】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比阅读。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何当”的意思是( )
A.何时将要 B.什么时候 C.当时
【2】诗中的“_______”表达了作者无限的企盼之情。“_______”象征受到了重用,“_______”形象地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由“千磨万击”想到了成语_______。
【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竹石》赞美竹子怎样的精神品格?( )
A.无私奉献 B.坚韧顽强 C.硬骨头
9、阅读《松鼠》选段,完成练习。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第2自然段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松鼠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1.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中,作者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3.选文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泉水的特点,其中作者重点描写了__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选文,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此时的你最想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温暖( ) 四处( ) 寻觅( )
【2】“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这句话的意思是( )(填序号)
A.雷锋叔叔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B.在需要人们奉献爱心的地方,到处都有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
12、课内小阅读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 ,问道,“ 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 xuán xián),只听得嘣(bēng pēng ) 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cǎn chǎn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就掉了下来。”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给文段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内打“√”
【2】给下列的加点字选正确的解释:
“更”的意思有:A改变 B时间 C姓
(1)更羸是古时候有名的射箭能手。( )
(2)三更过后,山村显得格外宁静。 ( )
(3)由于下雨,原定明天进行的运动会更改日期。( )
【3】这段话中用了两个“直”,意思却不同,第一个“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直”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段第一、二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
【5】在文段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惊奇( ) 恐惧( ) 悲伤( )
【6】因为更羸看到大雁飞得慢,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更羸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是因为他善于______________,善于______________,说明更羸确实是个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更羸没有射箭,大雁就会掉下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该文段中得到的启示或从更羸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双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比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用“_____”画出文中作者读书囫囵吞枣的语句,用“ ”画出写作者张冠李戴的语句。
【2】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意思是()
A. 鲁迅先生对自己记性好非常高兴。
B. 鲁迅先生对作者读书不认真进行委婉的批评。
C. 鲁迅先生严肃地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
【3】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开心阅读。
浪花
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它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句话。
【2】“我”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是因为( )。(只填序号)
A.我坐在沙滩上。
B.浪花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3】浪花像什么?用“ ”画出来吧!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双重复定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4】改成“被”字句。
我军终于把这股顽固的敌人歼灭了。
【5】改成“把”字句。
敌人的飞机被高射炮击落了。
16、把疑问句改成陈述句。
(1)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长江是通向东海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来不责打它。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到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缩句。
(1)我们在河边的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____________
(2)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_________
19、仿例写一写。
例:他把这枚邮票撕下来。 这枚邮票被他撕了下来。
妈妈把小明叫回家了。 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渔夫把铜胆瓶从海里捞上来。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没有亲眼看见你住在这个胆瓶里,绝对不能相信。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技能
任选一题写。
(一)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对身边的人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那么,就让我们在这次的习作中一叶为快吧。请你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二)请你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再把观察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