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陇南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3分)

    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第4笔的名称是   写一个含有字的成语    

     

  • 2、加偏旁再组词。

    __________ 半__________ 昔__________ 庄__________

  • 3、组词。

    纨(______     覆(______      蓬(________

    执(______     履(______      篷(________

  • 4、词语分类

    团结一致 夜以继日  英勇奋战  人仰马翻  溃不成军

    四处逃窜 忧心忡忡  欢呼雀跃  筋疲力尽  竭尽全力

    赞扬某种精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敌人惨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人们心情和精神状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照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

    2._________________,更有早行人。

    3._________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4.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5.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解释词语:

    锋棱:_______ 堪:_______

    2诗的前四句写马的_______,后四句写马的______

    A.精神   B.形态

    3分析画线诗句,完成练习。

    这两句诗描写了胡马的______________。其中“____”一词写出了马的疾驰。在这两句中,________是静态描写,________是动态描写。

    4诗的后四句与李贺的《马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表现了诗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5这首诗和李贺的《马诗》在表达方法上的相同点是( )

    A.比喻的手法 B.托物言志 C.以景写情

  • 8、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1请在横线上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全诗3句,第1句提出___的现象,第2句描绘__的状况,第3句议论抒情:___

    3这首诗通过对萁豆相煎的描写,揭露了__________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他的另一位兄弟是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理解。

    看京剧

    ①1995 9 7 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②晚 7时 15 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演出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③7 30 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传统保留剧目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眼向四周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男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 ________,用脚打起了拍子。

    ④《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 ________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搏得了满场喝采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 ________,情绪高涨。

    ⑤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 ________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解释下列词语。

    (1)出神入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鹤发童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上文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轻歌曼舞 眼花缭乱 目瞪口呆 情不自禁

    B.燕语莺声 应接不暇 目瞪口呆 不由自主

    C.歌舞升平 目不暇接 瞠目结舌 情不自禁

    D.轻歌曼舞 应接不暇 瞠目结舌 不由自主

    3指出④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用“ ”标出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句子。

    5“掌声,春雷般的掌声”一句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村槐(节选)

    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拥抱了。

    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干。他找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干还有点儿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干。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

    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的浮荡着繁星的海。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槐树周身是药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

    几年之后重返故乡。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干的树干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英果。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道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的土地。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擅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从第②自然段画横线这句话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袭一身槐香”中的“暖床”指什么?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②~④自然段依次记叙了三件往事。根据提示先填空,再写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采集槐花和槐果换读书的费用;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全国节水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季松介绍说,水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其表现一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我国人均水资源量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二是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指长江以南)人均水资源量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而北方人均水资源量只有720立方米。三是全国的污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据统计,1980年全国废污水排放量为310亿吨,2000年为620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6%,生活污水占34%,近8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四是由于集中取水和集中排污,致使我国不仅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长期以来,因地表水供给不足,一些地方只好采用地下水,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形成地面沉降。调查资料显示,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量74亿立方米,超采区共有164片,超采区面积达18.2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占42.6%。辽宁、山东、河北等省的一些沿海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北京、天津、上海、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西北内陆一些地区因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荒漠化及沙化面积逐年扩大,已影响这些地区的城乡供水、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存。

    近三年,我国连续遭受干旱,尤其是去年,旱情加重,江河湖泊自然来水量减少,水库蓄水量比上年同期减少11%,3亿多亩农田受灾,农村先后有3300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部分城市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最为严峻的缺水局面。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第二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划“   ~~~~”的句子,这几句话运用______ 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二自然段中划“_____”的句子。句子中达到3600立方米以上以上只有720立方米只有,这两个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完本文,针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你想对保护水资源提出怎样的建议?(至少两条,且有针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秦腔(节选)

    贾平凹

    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麦轰隆隆往北走,渡过黄河,进入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     廖)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橡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技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的一群秦始皇兵马(俑   涌)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粗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磙子碌碡上吃着牛肉泡馍,你不禁( jīn   jìn)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 guǎng   kuàng)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愣”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地痛苦地妊娠,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 ;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国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风”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或注音,画“√”。

    【2】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题的转变。

    B.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

    C.表示插说。

    【3】在文中用“﹏﹏﹏”画出有关陕西人外貌的描写。

    【4】读完本文后,你知道陕西人生命中的五大要素是哪些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被评论为“大喊大叫”的秦腔为什么几百年来依然兴盛?请说说你阅读选文后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语段阅读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2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最后连用跨闪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

    A时光不知不觉地消失

    B时间来得快去得也快

    C无形的时间就像太阳一样

    D太阳和时间都是易逝的)的含义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句名言或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与习作

    一片小小的红叶,听了西风的劝告,私下离开母亲出来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里。A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迷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地推到一个旋涡里,使他滴溜溜地打转儿,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嬉嬉地把手一松,他才一溜烟地逃走了。

    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但流到那成堆的大石头边时,她自己的魔难也来了。

    水刚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地撒娇撒痴地要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也不理。

    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过去;冲突激烈时,衣裳袒开了,露出雪白的胸臂。她呼吸急促,怒吼着,缕缕头发,四散飞起。噼噼啪啪,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

    B──她真的生气了,不是儿戏。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

    于是水得以渡过难关。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异常疲倦,拖了浅碧的衣裳离开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

    ──苏雪林《溪水》

    1请把短文中有过渡作用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你认为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作者对溪水是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乡亲们对唐东杰布说:“我们要感谢您为民造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句子乐园。

    1.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我一块电子表。(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因为这些我们就退回去,退到爸爸妈妈温热的怀中,那我们还算什么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叫权善才的将军误砍了昭陵上的柏树。(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别开生面。按要求改换句子的形式(不能改变句意)。

    (1)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感叹句)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疑问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成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乐园。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了许多难忘的事,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愧疚,有的让你快乐,每件事都会带给你不同的情感体验。请选择你成长路上的一件事来写,写的时候想一想事情发展的过程中你都有些什么感受,写出自己的情感变化,题目自拟,字迹工整,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址和姓名,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