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与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凄凉——( ) 亲密——( ) 变幻——( )
深切——( ) 清寂——( ) 凝思——( )
弥漫——(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______)没有工厂,(_____)也没有机器的声音。
2.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______)它的秒针会自己动转,(______)它坚硬的表盖里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3.我(______)说(______)向着表伸出手去。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的传说 (_______)的歌声
(______)的形式 (______)的激流
4、课文链接吧。
1.《鲁滨逊漂流记》是________(国家)作家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
2.李贺在《马诗》中描写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赞颂了石灰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表里的生物》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_________,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5、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诲:________
弈: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________
然:________
句意:________。
③孰为汝多知乎?
汝:________
知:________
句意:________。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和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山居秋暝》中“春芳”的意思是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的意思是______。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的首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
B.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
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8、课外阅读。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①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②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③。
【注释】①清明:节气名,在阳历每年4月4日或5日。②酒家:酒店。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后人遂以它来命名以产酒著名的地方。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
(2)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
(3)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
(4)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是________,天气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行人为什么“欲断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选做题)
古诗词往往以凝练的语言传达深厚的意蕴。日本舞鹤市政府捐赠给辽宁大连的防疫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日本华企“火币日本株式会社”捐赠给湖北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向湖北高校捐赠的物资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1】请你从上面材料中的诗句中选择两句,说一说日本的相关单位想要表达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4月7日,中国政府援日的防疫物资抵达东京,下面不适合写在物资上的是( )
A.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B.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C.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感恩的心
老师,是世界上最平凡却又最伟大的职业。有人说老师是无私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我的心里,老师像连接知识与人类文明的桥梁,引导我们一步步踏向知识的彼岸。
在我的记忆中有一堂很特别的作文课,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那是语文老师“改变”了上课的传统方法,带我们到了实地“考察”。要我们以拥抱大自然为题,把春天里的各种风景写出来。语文老师怕同学们弄虚作假,不能写出真情实感;又怕同学们没有时间外出,不能寻找春天来临的足迹,便决定亲自带同学们来到公园寻找春天。同学们知道后高兴得欢呼雀跃,兴奋得手舞足蹈。因为这毕竟是同学们第一次外出上课。来到公园,语文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各种在春天里盛开的花,并且现场就请同学们描述各类花朵的外形与香气。在游园的最后,老师笑着说:“写作文,就是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且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语文老师的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写作文的真谛,同时也佩服语文老师上课方法的“独特”。
就是这样,我们的语文老师用自己授课的方式,用自己关爱学生成长的朴素情怀,表达了一种“烛光和春蚕”的精神,老师啊,您是我们学习的导师、您是我们做人的楷模,我们能报答您的只有加倍地学习、快乐地成长。老师啊,请您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您对我们那份真诚的爱。
【1】找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
( )——( )
【2】人们常把老师比作_______ 、_______、_______ ……“我”觉得老师还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_______,“我们”语文老师“改革”后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节作文课,“我”感悟到了写作文真谛,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烛光和春蚕’的精神”是指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们平时上作文课是怎样上呢?用三两句话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两碗牛肉面
(1)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曾忘记上大学打工时遇到的一对父子。
(2)上大学时,我每逢双休日就在姨妈的小店里打工。这并非为了生计,只是磨炼自己,体验一下生活。
(3)记忆中,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顾客——父子俩。父亲是盲人,一张密布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前方。一个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那男孩看上去有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带着几分书卷气,看上去是个学生。男孩把老人搀到一张离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4)“爸,您先坐下,我去开票。”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
(5)“两碗牛肉面。”他大声地说道。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我诧异地看着他。他歉意地笑笑,然后用手指指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一碗是葱油面。”我先是一怔,接着,他叫两碗牛肉面是叫给他父亲听的,实际上是囊中羞涩,又不愿让父亲知道。我会意地冲他笑笑,开出票。他脸上露出感激的神情。
(6)厨房很快就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面。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自己则端过那碗葱油面。
(7)老人却并不着急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好不容易夹住一块牛肉,便往儿子碗里送。
(8)“吃,你多吃点。”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无神,皱纹密布的脸上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9)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儿子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默不作声地接受父亲夹过来的肉片,再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碗里。,父亲碗中的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
(10)“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的肉。”老人感叹着。一旁的我不禁汗颜,只是几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11)儿子这时趁机接话:“爸,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
(12) “好,好,你快吃。”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吃起碗里的素面。
(13)姨妈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身边,静静地注视着这对父子。厨房的小张端来一盘干切牛肉,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放在这父子俩的桌子上。
(14)男孩抬头环视四周,见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们放错了吧? 我们没有要牛肉。”
(15)姨妈微笑着走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16)男孩笑笑,不再提问,又夹几片牛肉放入父亲的碗中,然后把剩下的装入一个塑料袋中。
(17)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他们吃完,直至目送他们出门。
(18)小张收碗时,突然轻声地叫起来。原来那男孩的碗下,还压着几张纸币,一共是六元,正好是我们价目表上一盘干切牛肉的价钱。一时间,我和姨妈说不出话来,无声的叹息沉重地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19)多年过去了,这对父子相濡以沫的那一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不知他们今天可好?那样的儿子一定能为父亲和自己营造出一份温馨的生活。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1】本文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麦子没有考验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认出了他,向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你终于来了。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你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在祈祷什么呢?”
“我总是在祈祷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农夫跪下来 吻上帝的脚 全能的主啊 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 只要一年的时间 不要风 不要雨 不要烈日 不要灾害 别人的田我不管 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
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里果然长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一倍,农夫( ),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果然 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有一个空壳罢了。”
(注释)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1】在文中第6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表示农夫高兴的成语。
【2】把第7自然段中不恰当的词划掉。
【3】下面这段话应加在第( ) 自然段和第( ) 自然段之间。
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和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所愿的世界。”
【4】给第4自然段加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在第8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一句合适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道理一样,世界上没有两对完全相同的眼睛,只有酷似。那酷似,也仅仅是形似,从那扇窗户里透出的那种特有的神采是不可能完全相似的。
关云长生就一对丹凤眼,单眼皮,眼梢上扬,显得严峻威武、气度不凡,潜在的性格导演了华容道上“放曹”一幕;张飞长着一副豹眼,目光如焰,刚烈尽现,长坂坡上一声巨吼惊天动地;王安石的眼睛格外黑白分明,孜孜治学,目下十行,书穷万卷,过人的洞察力和穿透力决定了他后来的参政力度。眼神反映性格,看来不难找到佐证。
眼睛的基本功能是“看”,为大脑提供形象和信息。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天生我“眼”必有用,眼睛作为“五官”的一分子,没有贵贱之分,好看不好看,那是审美习惯问题。林忆莲的眼睛怎么样?上眼皮总是耷拉着,眯成一条线,睡不醒的模样,不照样征服了那么多的歌迷?她那睁不大的眼睛,恰恰造成了如痴如醉的效果。双眼皮就一定比单眼皮好?也未必!在几乎都是双眼皮大眼睛的外国,就有许多人特别喜欢东方人的单眼皮。眼睛是爹妈给的,无论长成什么样,都不必有怨言,不必自卑。眼睛的功能毕竟是“看”,美算不了什么。盲人羡慕的就是我们能睁眼看世界。
眼睛的另一功能是传神。眼睛会说话,指的就是它的传神功能。目成心许,说的是目光传情,两心相许。目使颐令,说的是用眼光和下巴示意来指挥别人……不同的眼神,或如炬或如鼠或深邃或轻薄或迟疑或坚定,那是不知不觉中生成的视觉效应。
用好眼睛也不容易。一目十行,那是浮躁,是自己欺骗自己;目中无人,那是清高,是自己鄙夷自己;鼠目寸光,。部是浅薄,是自己糟蹋自己;眼高手低,那是空洞,是自己轻视自己。心底无私天地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当然,切不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同样会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事不合自己心意时,不妨换一个位置或调一个角度试试看,也许会大开眼界,豁然开朗。人作为社会的一员,总要与人打交道,找朋友要看准,多留神;谈恋爱、找对象,更要睁大你的眼睛,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一见钟情而遗憾终生。而最忌的还是“红眼病”,嫉妒害人更伤己。最漂亮的眼睛,一旦患上了“红眼病”,那就谈不上美了。
【1】请你仿照文中画线的成语,写出两个含有“目”字的成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不管是丹凤眼、肉里眼、三角眼,无不如此。(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下十行”和“一目十行”意思相近,但是它们在文中的感情色彩却不同,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_。
A.贬义词 B.褒义词 C.中性词
【4】文中说“用好眼睛也不容易”,请你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话,说说怎样才能用好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小小的米兰花,细致的像碎玉,总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米兰花。
小小的米兰花,你牵引出我那么多衷心的思念。看见你,我总是想起儿时的第一个小学老师,那个美丽、和蔼就像大姐姐一样的女老师。多少次,她总是把着我们的手描红,她的手总是暖烘烘的,有一次我病了,她把脸紧着我的面额,轻柔的发丝抚爱着我,并在我心中注入了永存的暖流。在大雨滂沱的时候,她还送我回家,一个一个地背着我们涉过故乡那条被洪水变得湍急的小河。至今,那条小河还经常从我的心里流过,我仿佛看见小河的浪花飞溅到老师那美丽而和蔼的脸上。
为了山村小学的明天,她正直地呼吁过。于是她蒙受了罪名和苦难,身心摧残,生活虽然欺骗了她,然而地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依然在那个幽静的小山村里,怀着深沉的爱,把着细嫩的小手描红;依然背着山那边的孩子涉过泥泞的小路,湍急的小河。
岁月的波涛冲冲走了我的许许多多关于花萌发的田忆,却为我留下小米兰那淡淡清香,温暖我心灵的永不消失的清香。
【1】找出加下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涝沱 (tuō tuǒ) 湍急 (chuān tuān)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________ 冷冰冰——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
________的思念 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的发丝 ________的小河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5】填空。
(1)文中用米兰花比喻________。
(2)二自然段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个事例表现“她对我的爱心,抒发了作者对她的 ________,最后一自然段的“清香”指________。
15、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鸟很喜欢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天,树叶从枝头飘落下来。(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敌人杀害了李大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做好了八宝粥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要求填空并仿写。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
(2)仿照“不是……而是……”的句式写一个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写句子(4分)
①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拾起地上的碎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蝴蝶飞舞。(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难道不值得我们同情吗?(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们的祖国伟大。(改写成感情强烈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A.假如我是…… B. ,让生活更美好
温馨提示:1.任选一题,把题目补充完整。2.注意把精彩的“镜头”写生动、写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