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根据以下线索,说出这是哪首诗。 (___________)
A、这首诗共18字。
B、诗的后两句用了三个表示颜色的字。
C、诗的第一句用了三个相同的字。
D、诗是作者七岁时创作的。
2、任选一句,在句子的( )处填写上恰当的标点符号,并说明这样填写的理由。
(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
(2)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 )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答:选_____ ,填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宫________ 鸦________ 庭________ 栖________ 素________
官________ 鸭________ 廷________ 晒________ 紊________
4、按要求写成语
①描述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 、 ___________
③看见礼堂人多就想起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成语。
④你即将进入中学内心一定很兴奋,可以用________ 等成语描述你的心情。
5、默写填空。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
2.__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3.这首小诗的作者是______代的_______,是写给______的。
6、课内语段赏析。
出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作者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主要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写景入手。从诗中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 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 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2】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夸张
B. 比喻
C. 拟人
D. 象征
【3】“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4】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诗表达式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句既写出了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更强调石灰“前身”所经历的痛苦之巨大。
B. “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C. “清白”,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D. 末句是作者在直接抒情,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9、成为大师的秘诀
[奥]斯蒂芬•茨威格
我在巴黎学习的时候,已经发表过不少文章,有很多人赞扬。有几篇我自己也认为不错,但总觉得应该还能写得更好,只是苦于无人指点,于是我暗自留心,渴望找到成为大师的秘诀。
25岁那年,我终于找到了这个秘诀,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是一个周末,我到麦东拜访罗丹。“或许你愿意看看我的工作室?”他和蔼地说,“恐怕没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你不要嫌闷。”
我跟大师来到一个有着巨大窗户的简朴房 间,桌子上堆满了草图,地上摆着一些已经完成的雕像,其余的都是黏土做的雕塑局部:一只胳脾、一只手、一根手指,有的甚至是指关节这样微小的细节。
我正看得入神,回头发现罗丹已经穿上了工作服,站在一个木架子前面。“这是一个新作品。”说着,他小心地掀开湿布,一座少女的半身像出现在眼前。那是一尊黏土 的小样儿,线条柔和,细节逼真,我忍不住赞叹:“太完美了!”
罗丹侧头看了看雕像,后退一步,盯着少女 出神。这位身材魁梧、肩膀宽阔、满头白发的老人好像变成了热恋中的少年,他柔声说:“肩上的线条还是太粗,这里还差一点儿……”
大师拿起刮刀,木制的刀片轻轻滑过湿润 柔软的黏土,所到之处留下肌肤柔美的光泽。罗丹在架子前走来走去,不时转动雕塑台,有力 的双手一刻不停,眼睛里闪着光,“还有这里……嗯,还有这里 ”他一边修改一边自言自语,时而兴奋得点头,一会儿又双眉紧锁。他 捏好一小团黏土,粘在雕像上,再用木刀一点点儿刮开,喉咙里发出含糊奇怪的声音。
就这样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 罗丹再没跟我说一句话,他把我给忘了,把整个世界都给忘掉了。除了手中的作品,他眼里没有第二件东西。他专注的神情,究如上帝正在创造世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罗丹舒了一口气,扔下刮刀,满意地笑了。他又一次拿起盖布,小心翼翼地盖上少女,好像把披肩披在情人身上一样,满脸的温存,然后他向门口走去,突然看见我,吃了一惊,凝视半晌才记起我来。
罗丹又变回了先前淳朴好客的老人,为自己的失礼感到魅尬:“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而我毫不介意,握着大师的手,心里充满感激和崇拜。
在麦东的那个下午,我得到的启示比在学 校里所有学到的东西加起来还多。我明白了成就一切艺术与伟大事业必需的本领——专注,
一种无论眼前的工作或大或小,都能将意志贯 注其中的本领。我这才知道自己缺少的是什么。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
【1】文章题目中的大师一是具体指________ ,文中具体写了他 ______________的事情;二是指__________的人。
【2】成为大师的秘诀是什么?请在文中画出来。
【3】“除了专注,成就伟业没有别的秘诀。”对于这句话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 这句话是说,专注是成就伟业唯一的秘诀,其他的都不重要。
B. 这句话告诉我们,专注是成就伟业非常重要的品质,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C. 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自谦地认为自己最为缺少专注的品质,这是他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10、课外阅读理解。
储蓄人生
①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知道要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我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存单时,心里总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一种储蓄吗?
②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________。这一储蓄会伴随他或她走过一生。他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以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这笔亲情储蓄,即便在物质上很贫困,精神上却是富有的;而不懂得或丢失了亲情的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和良心。
③________,也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之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真正的友情储蓄,不是可以单向支取的,而要通过双方的积累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________的储蓄需要锲而不舍,一个人从幼小到成熟的过程,就是不断储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接受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更高的教育,这仅仅是储蓄知识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在于刻苦勤勉,日积月累,在长长的一生中不断地充实和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储蓄”到老。
⑤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储蓄人生,就是要储蓄人生中的那些最宝贵、最难忘、最精致的部分,储蓄一切至真至善至美。一个人懂得储蓄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储蓄,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1】将“学识”“亲情”“友情”填在文中恰当的位置。
【2】用“﹏﹏﹏”画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句话。
【3】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利息”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钱”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加点的词中,“充实”是说知识需要_____________,“更新”知识则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需要储蓄的东西很多”,你认为还需要储蓄什么?请写出一点并简要表述你的理由
人生还需要储蓄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永不贬值的财富
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母亲急忙把瞎眼婆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巍巍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竞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结合全文说说“永不贬值的财富”有什么含义?
【2】揣摩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巍巍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了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老师领进门(节选)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选段中“__”的意思是: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这种结构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个)
【2】田老师所说的“不过是无心插柳”,对作者而言是指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
A.引出下文
B.点明中心
C.承上启下
【4】“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从选文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 )
A.观花灯
B.放花炮
C.吃元宵
D.走亲戚
【2】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在我国的文化长廊中还有很多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请试着写一写。
我会写: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14、课外类文阅读。
草木篇
白 杨
她,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飓风会把她连根拔起。但,纵然死了,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藤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梅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 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1)这一组散文共写了______种植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五篇小短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2)在正确答案下面画上“____”。
作者在写这些植物时,赞扬了白杨的(孤傲 骄傲),赞颂了仙人掌的(孤独 顽强),赞美了梅的(冷艳 脱俗)。
(3)作者写这些植物时,揭示了藤的________,抨击了毒菌的________________。
(4)“藤”是可恶的,但作为“另一株树”应吸取什么教训?假若你是另一株树,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老班长对我们说:“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毕业联欢会上,同学们唱起了动听的歌和欢乐的舞蹈。(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
陈述句:
(2)北京是我国的四大直辖市。
修改病句: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
缩句:
(4)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
反问句:
(5)造句:
浏览:
17、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原意。
1.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没剩些什么。(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都认为《宝葫芦的秘密》这部动画片最好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20、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改写句子。
①我们难道不应当热心地为他人服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不计其数的中外游人在广场上漫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水滴石穿
张乖崖为崇阳县令,一个小吏从库房出来,张乖崖看见他头发旁的头巾下有一枚铜钱,就问他,他说是钱库中的。张乖崖就下令杖法伺候。那个小吏大为生气说:“一枚铜钱怎么值得说,你竟然棒打我。你能打我,可你不能杀我!”
张乖崖提笔写下判语,又说道:“一天一枚铜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铜钱;用绳子来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会断;水滴石头,(时间长了)石头会被水滴穿。”说完,亲自拿着剑,走下台阶,斩下他的首级,去申台府自首。崇阳县的人至今仍流传。
1、认真阅读以上故事,以《“水滴石穿”的启示》为题,写一篇作文。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流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