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绥化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慈祥________     空虚________     自立________     轻松________

    卧倒________     柔软________     平衡________     镇静________

    厚实________     团结________     微弱________     兴旺________

  • 2、给下面的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汉字有它独特的美,请读准字音,把字写规范、美观。

    jiǎn lòu      kā fēi      lào  yìn     xióng yīng 

    (     )  (      )    (      )   (      )

    yāo  he     wú gōng        tǎng ruò     wēi 

    (     )    (     )     (       )  (     )

  • 4、按要求写词语。

    1.来自寓言的成语:掩耳盗铃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带“月”字的词语:花好月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ABAB形式的词语:丁零丁零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AABB形式的词语:和和睦睦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5、填空。

    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_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2.寓言“坐井观天”中坐在井中的是_________

    3.世界上有七大洲、四大洋,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_________

    4.《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_________的自传三部曲。

    5.《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孤岛上生存了_________年。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慨叹,其中一个“_____”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3】诗中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了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的自然法则。

    D.诗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描写园中葵、百川等景物,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 7、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 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 8、课内语段赏析

    默写《山行》,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山行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1)坐:________________2)红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他观察的顺序是从             

    4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迷人的______(季节)图画,诗中描绘了寒山、石径、人家、枫林、霜叶等景物,特别是那一抹红色,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大数据揭秘“逆行者”。(选做题)

    2020年1月23日10时,为了控制新冠疫情扩散,武汉宣布暂时关闭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在这一周时间里(23日10点——29日24点),从外省(区、市)进入到武汉的人次,却在持续攀升,共计约12.38万人次。

    1这段资料和图片让你想到了什么?(一个词或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资料和图片谈谈你对“为人民服务”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文链接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   于: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你怎么理解这

    句话?

     

  • 11、黄果树瀑布( )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 )远比它长得多,( )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上,雷声轰鸣,山谷回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雷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在文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短文概括写瀑布特点的两词语是:( )( )

    (3)文中具体写瀑布非凡气势的词语有:

     

    (4)把文中写作者感受的两句话抄下来。

     

     

     

  •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唐东杰布在山南qióng  jīng)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cáng  zàng)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起______的作用。

    3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是由什么人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用什么样的形式?表演什么故事、传说?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画出文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 13、课外类文阅读

    草木篇

    白 杨

    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孤零零地立在平原高指蓝天也许一场飓风会把她连根拔起。但,纵然死了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仙人掌

    满分5 manfen5.com

    她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遍身披上刺刀主人把她逐出花园也不给水喝在野地里在沙漠中她活着繁殖着儿女……

    在姐姐妹妹里她的爱情来得最迟春天百花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在姐姐妹妹里她笑得最晚笑得最美丽

    毒 菌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他出现了白天用美丽的彩衣;黑夜用暗绿的磷火诱惑人类然而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他因为妈妈说过那是毒蛇吐的唾液……

    1这一组散文共写了______种植物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篇小短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2在正确答案下面画上“____

    作者在写这些植物时赞扬了白杨的(孤傲 骄傲)赞颂了仙人掌的(孤独 顽强)美了梅的(冷艳 脱俗)

    3作者写这些植物时揭示了藤的________抨击了毒菌的________________

    4藤”是可恶的但作为“另一株树”应吸取什么教训?假若你是另一株树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与父亲抬担子》,完成下列各题。

    与父亲抬担子王清铭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

    (2)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3)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改写例句,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例句: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 变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变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变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变成设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变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句子乐园

    【1】那天晚上,沙尘暴铺天盖地撕扯着黑暗中的一切。(仿写句子)

     

    【2】天气太热了,小狗只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喘粗气。(改为双重否定句)

     

    【3】小草长出来了,到处一片碧绿。(改为比喻句)

     

    【4】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走过童年,同学们不知不觉学会了许多,学会了骑自行车、学会了画画、学会了干活、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感恩、学会尊重……在即将离开小学校园的时候回忆一下,这些是怎样学会的,感受知何,请你选择一件事写出来。注意把题目补充完整,把经过写具体,写出真实情感。

    题目:我学会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