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____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____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___
(4)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____
2、把词语补充完整。
人(______)马(______) (______)(______)起舞 (______)(______)归赵
(_____)不自(_____) (______)尽脑(_____) 千(______)万(______)
3、根据情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名句。
(1)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的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这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己朋友,别离依依,情深意更长。你听,王维在低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在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轻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句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同学在总结反思时,总是羡慕别人的优秀,总是抱怨自己不够细心,事后又总不知努力,我真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回忆了自己小学教书生涯的最后一天与学生_____的感人场面,表达了师生之间_____以及“我”对学校生活的眷恋。
5、写出下列多音字拼音,并组词
1.朝: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排: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3.葛: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屏: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5.会: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6、小古文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和____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___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___)
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_______)
(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______)
(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____)
7、结合注释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①夫如何?齐鲁②青未了。
造化③钟④神秀,阴阳⑤割⑥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⑦入归鸟。
会当⑧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岱宗: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②齐鲁: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国名,这里泛指山东一带。③造化:指天地、大自然。④钟:聚集。⑤阴阳:阴指山北,阳指 山南。⑥割:分割。⑦决眦:形容极力张大眼睛远望,眼眶像要裂开了。眦,眼角。⑧会当:一定要。
【1】结合注释翻译这首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入怎样的思想感情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美文来欣赏。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①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②;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④.一代天骄⑤,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注释】①北国:指我国北方。
②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
③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④风骚: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诗经•国风》和屈原的《离骚》),泛指文学。
⑤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________,下阕抒发了________。
【2】找出词中的比喻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
【3】你喜欢毛泽东的这首词吗?说一说理由。
________
【4】如何理解词中最后两句话?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5】把你知道的毛泽东的词再写下一首。
________
9、认真阅读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
美国一家著名杂志社近日特邀全球知名科学家和未来学家,让他们联袂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将会是怎么样的。火车下海、飞机入地、汽车上天……这些听起来令人吃惊,好像是只可能发生在神话世界里的幻想.其实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不久,它们都会变成现实,展示在人们的眼前。
1.文中介绍未来的出行工具有 、 、 、
。
2.圃横线部分的“好像”可以不要吗?为什么?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奶奶家的院子
奶奶家的院子很朴素,但是,它在我的心里比繁花似锦的花园更加美丽。
阳春三月,院子里开满了迎春花,那嫩黄色的花瓣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草地上,小草睁开惺忪的双眼,从泥土中探出头来。枣树也抽出新的枝条,蜜蜂在花 。嫩绿的树芽从树枝上钻了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夏天,烈日炎炎,枣树的叶子都卷了起来,知了在树上叫着,像是在说:“热死了,热死了!”大黄狗也趴在地上,吐着舌头,直喘粗气,一动也不动。只有高大的香椿树不怕热,我们都跑到树下去乘凉。
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气息。秋天来了,大雁排成“一”字形,飞回南方去了。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像一只只金黄色的小鸟。小草都枯黄了,可是明年它们还会更加翠绿的,因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苹果树和橘子树都长出了甜美的果实,报答爷爷奶奶辛勤的劳动。
冬天,院子里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地上,树上,房顶上,一片皑皑白雪。花坛里的雪就像是给小草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所有的花都凋谢了,只有腊梅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中绽放出鲜艳的花朵。我们兴高采烈地跑到院子里,玩堆雪人、打雪仗……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我爱奶奶家的院子,它伴我走过了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明天的它,将会更美丽!
【1】请在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增加文字,使句子改写为拟人句,并说说改写为拟人句有什么作用。
1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习题。
这块化石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吸引力季强,就是恐龙身上长着很短的纤维状皮肤衍生物。科学家高度的敏感性,使季强变得异常兴奋起来。他一下子就想到了赫胥黎和奥斯特隆所缺的证据和环节。“这个标本会不会就是那种由恐龙向鸟演变的过渡性生物?”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研究后,季强在《中国地质》上发表文章指出:“化石上的皮肤衍生物具有分叉现象,这正是当年赫胥黎没有找到的。”
【1】这块化石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季强变得异常兴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季强身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季强证明赫胥黎假说的依据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拔苗助长
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但是不解人意的稻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真让人着急。
这一天,宋国人耕了很久的地,坐在田埂上休息。他望着大得好像没有边的庄稼地,不禁一阵焦急又涌上心头。他自言自语地说:“稻苗呀,你们知道我每天种地有多辛苦吗?为什么你们一点都不体谅我,快快长高呢?快长高、快长高……”他一边念叨,一边顺手去拔身上衣服的一根线头,线头没拔断,却出来了一大截。宋国人望着线头出神,突然,他的脑子里蹦出一个主意:“对呀,我原来怎么没想到,就这么办!”宋国人顿时来劲了,一跃而起开始忙碌…… 太阳落山了,宋国人的妻子早已做好了饭菜,坐在桌边等他回来。“以往这时候早该回来了,会不会出了什么事?”她担心地想。忽然门“吱呀”一声开了,宋国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他一进门就兴奋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把每一根稻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他边说边比划着。
“什么?你……”宋国人的儿子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完,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晚了,稻苗已经全都枯死了。
【1】仔细阅读,完成填空。
故事发生地点: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
起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 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 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 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 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地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以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 )的大海 ( )的山峰
( )的琴师 ( )的松涛声
【2】给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填空。
(1)俞伯牙苦学了三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这里的“老师”指__________________。
(3)俞伯牙面对大海弹起琴来,他琴声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海边的黄昏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在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①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 )
②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 )
③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
④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它的作用是( )。
A. 点明中心,点明题目。
B.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 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点明中心。
15、改成间接引语
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改为陈述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
1.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对伙伴说:“我爸爸说手表里住着很多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今天我有事,你自己在家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对我说:“今天晚上我要排练节目,您就别等我吃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不改变原意。
1.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晚上加班,你和爸爸吃饭别等我。”(间接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表达·交流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一:心愿
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播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呢?同学们,请你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完成一篇习作。
题目二:____________,令我难忘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学校和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最令你难忘的是哪一次呢?请你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把你难以忘怀的这次活动写下来。
(注:统一用400字一页的稿子写作文,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