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在按要求写出两个词语。
(_______)天(_______)地 应(_______)不(_______)
描写雪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2、辨字组词:
幻(________) 优(________) 很(_______)
幼(________) 犹(________) 狼(_______)
推(________) 峰(________) 练(_______)
堆(________) 烽(________) 炼(_______)
3、写出下面音节的韵母。
kāi (_____) xuě (____) jú (____) mǐn (____)
què (_____) jīng (____) hǔ (____)jùn (____)
kǒu (____) zhēng(_____)qǔ (____) lǜ (____)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______)
(2)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______)
(3)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 (______)
(4)“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的未来 ( )的长江 ( )的源泉
( )的春风 ( )的琴声 ( )的大地
( )的胸怀 ( )的森林 ( )的长发
6、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节选)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塞下曲(节选)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1】请联系选文的内容,说说两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一种物侯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语段赏析
忆秦娥·娄山关
【1】默写诗词
【2】题目中“忆秦娥”是_______________,“娄山关”是_______________。
【3】解释
苍山:__________________
残阳:__________________
【4】“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中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怀?请你结合课文有关诗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日子从____________;默默时,便从____________;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按照原文在横线上补充语句。
【2】联系选段想一想,选段中用“匆匆”形容的是___________。
【3】请你用“﹏﹏﹏”画出选段中最能体现“匆匆”的一句话。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4】根据提示,仿写选段中的句子。
聊天的时候,日子________;看电视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玩耍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
【5】抓住加点字分析句子的意思,然后选择一个字概括。
(1)“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日子“溜”得(______)
A.易 B.难 C.慢
(2)“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日子“闪”得(______)
A.急 B.快 C.好
【6】读了这段话,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
10、《穷人》节选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a.这段文字主要是对桑娜的 描写。表明桑娜内心活动是复杂的:一方面是考虑丈夫 ;一方面是 ,可又怕丈夫突然回来不知道怎么对他说;再一方面是 。
b.选文连续用了七个省略号,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 ,于是想到“是他来啦”。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 ,然后得出结论:“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回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个省略号表示桑娜 。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了向世人介绍璀璨夺目的敦煌壁画,让精湛的敦煌绘画艺术永久流传于世,许多著名的画家都为之耗尽心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大千在狭窄的洞窟里,就着昏黄的烛光,孜孜不倦地临摹壁画,历时两年多,完成了近三百件作品。张大千的这一工作对敦煌艺术的传承、对民族与人类文化遗产的弘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________
②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________
【2】国画大师张大干的工作环境怎样?他是怎样工作的?
_________________
【3】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工作对敦煌艺术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12、课文在线。(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藏有敦煌壁画的莫高窟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同( )、( )及( )等世界文化遗产一样,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的象征。
【1】把文内容补充完整。
【2】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词。
瑰宝(______)创造(_____)
【3】文中画“ ”的部分,前后是(_______)关系。
【4】用自己的话说一下,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古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欣赏。(16分)
精卫填海
太阳神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是他最钟爱的女儿。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幸海上起了风浪,象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女娃就淹死在海里,永远不回来了。
女娃的魂灵变化做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十分可爱,可发出的,却是 “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她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她常常飞到西山去衔一粒小石子,或是一段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着,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亮亮的牙齿。凶恶地嘲笑着:“小鸟儿,算了罢,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大海填平呢。”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尽,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她飞翔着,啸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复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地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1) “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猜猜这些别名的各自含义是什么? (4分)
誓鸟:
冤禽:
志鸟:
帝女雀:
(2)如果把这篇短文分成四部分,请你概括一下这几部分。(4分)
、 、 、
(3)短文赞美了精卫 的精神,请你在文画出一句表达这种精神的句子。(4分)
(4)这个神话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和精神?(4分)
14、课外类文阅读。
张思德的故事
一个冬天的早晨,张思德起床以后,看到哑巴炊事员老王担水上山很吃力。他到了伙房,搬过来一个榆木疙瘩,扶老王坐下,伸手就给他脱鞋。老王没拦住,鞋被脱下来了,那一双脚上裂了好几条大口子,渗着血。
张思德烧了一盆热水,替老王把脚洗干净,涂上一些猪油,又把自己的毛袜子给他穿上。第二天,张思德从老乡那里打听到一个土方:把土豆捣成糊糊涂在口子上,可以治冻疮。于是,他一连几天,给老王洗脚,涂土豆糊糊,直到口子完全好了为止。
( )粮食不足,( )战士们饭都吃不饱。通信班大都是年青人,经常走远路外出送信,饭量都比较大。为了让大家多吃一些,每次张思德吃到一半就不声不响撂下饭碗,提起水桶去打水。
一次、两次同志们没有注意,时间一长,张思德的这个秘密就被发现了。
一个星期天,张思德跑出去几十里地,从一个水坑里捞来一些小鱼。没有油,他就用火烤好,让大家会顿餐。大家吃得正香,他又要去打水,这回水桶让副班长先拿走了,他只好转身回来。自己碗里不知道谁给放了几个黑面馍馍,他明白了,这是同志们想让他多吃一些。他故意细嚼慢咽,好半天才吃了半个馍馍,剩下的放回盆里,刚要走开,被战士小韩一把拉住了。“班长,你别再瞒着我们了,我们都知道了。”“我吃饱了。”小韩把张思德拽回来,把那几个馍馍硬塞给他说:“班长,咱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不要一个人饿着肚子,省下让我们吃。”张思德见实在推不开了,就把几个馍馍掰成12份,全班每人一份,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找出描写张思德为老王治冻疮的动作的词语,并写下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了张思德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张思德是个什么样的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董存瑞炸掉了敌人的暗堡。
①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改写句子
(1)他家的房间很小。
改成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长长的塑胶跑道上尽力奔跑的姿势吸引了许多同学赞赏的目光。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承认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
变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
(4)约翰对左眼失明的弟弟布朗说:“刚才我努力眯紧左眼,很吃力,所以没瞄准。你比我有优势,因为上帝替你蒙上了左眼,你可以心无旁骛,专心瞄准目标。”
变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祖国的土地宽广、美丽。
改写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动人事迹令人难忘。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间很小的牢房。(改成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
(1)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冬天就要到了。
小松鼠要贮存冬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死了。
夸父的精神永驻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表达
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在小学六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让你难忘的事。请选择印象深的一些事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用《小学生活二三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容拟定题目,反映自己多姿多彩的小学生活。(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