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_______)
2.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_______)
3.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_______)
4.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蜡梅……点缀着这个美丽的城市。(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揭开 物体
调查 情况
辨别 秘密
确认 障碍
躲过 目标
捕捉 黑夜
作出 奥秘
穿透 食物
弄清 矿藏
寻找 判断
3、古诗词默写。
(1)诗言志: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李清照《夏日绝句》)
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张志和《渔歌子》)
(2)诗言农:__________,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
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3)诗赞江河: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4)诗绘落日: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诗言情: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芳树无人花自落,_________________。(李华《春行即兴》)
4、回忆课文或联系实际生活填空。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 ,通过学习本文,我知道北京人过春节的特点是
2.藏戏的开山鼻祖是 ,在藏戏里,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白色代表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 和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是用白布和黄布缝制,眼睛、嘴唇处挖一个窟窿,以示 。3.我国幅员辽阔,有许多的艺术形式,像藏戏,还有 、 、 等。
4.学习《和田的维吾尔》后,我知道和田维吾尔人有 等特点。
5.学习本单元后,你一定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注意抓住其特点进行介绍。
5、查字典填空。
1.“鼎”是(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
2.“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经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机灵,心细;⑤精通;⑥精神,精力。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博而不精(______) 精益求精(______)
精明能干(______) 精神萎靡(______)
3.“鸿”字应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鸿雁;②指书信;③大;④姓。“鸿毛”中的“鸿”应取第(____)种解释。
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①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②家家雨③,青草池塘处处蛙④。
有约⑤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⑥。
(注释) ①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⑤有约:即邀约友人。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眀,灯芯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1】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时间)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
【2】诗中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3】在诗中画出诗人巧借棋子描写等待友人的情景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___。
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充词句。
【2】词的序点出了词人所观所感的地点是___________,其中的主要景物是___________,景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这个序为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作了铺垫。
【3】词的上阕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画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贯地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表现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诗歌的前两句从________、________角度出发,描写了乡村四月的秀丽风光。
【2】诗歌的后两句突出了乡村农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你是最优秀的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一直在四处寻找。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可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前,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苏格拉底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然后,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1】请把文中划线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生活经验告诉我,淋雨会生病,我就在雨季到来之前贮备好足够的粮食,这样我就不必冒雨外出觅食。在雨季,我尽可能呆在家里。
每到雨季,我做些适于在家做的工作。我知道,我生活中还缺少不少东西,只有用劳动耐心去做才能制造出来,呆在家里正好做这些事。特别是,我曾想过许多办法,想编一个箩筐,但我弄来的枝条太脆,没有用。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城里藤皮店的门口看工匠们编箩筐或篮子什么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我也爱管闲事;我不仅仔细观察,有时还帮上一手,因此学会了打箩筐。现在,这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
【1】通过观察,“我”发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我”是怎样获得这些经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小时候,我喜欢站在城里藤皮店的门口看工匠们编箩筐或篮子什么的。像大部分孩子一样,我也爱管闲事;我不仅仔细观察,有时还帮上一手,因此学会了打箩筐。现在,这技术可以派上用场了。”对此,你有何感觉或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1】选段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2】尼尔斯为什么担心年轻的雄鹅飞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
A.尼尔斯是一个淘气、不听话的孩子。
B.尼尔斯是一个懂事、为家庭着想、勇敢的孩子。
C.尼尔斯是一个缺乏理智的孩子。
D.尼尔斯是一个关心小动物的孩子。
13、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回答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给选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
【2】与“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
【3】本段话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根据要求作答。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韵的深厚积淀( ),千年民族梦想的yīn( )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 )努力与付出,一下子汇聚成了只有百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énɡ( )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漂扬在北京的上空。
【1】依次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汉字。
【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依次改正。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5、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事怎么能半途而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刘姥姥逗笑了大家。
改写成把字句。
改写成被字句。
改写成反问句。
(2)在二进荣国府的时候,刘姥姥逗乐了府里上上下下的甚至包括贾母在内的所有人。(缩写句子)
17、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他的心。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对我说:“那是我的铅笔,请还给我。”(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么重的东西,我怎么拎得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20、按要求写句子。
(1) 我们是不能忘记这十多年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的。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养花很有意思。
改成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就要离开母校踏上新的人生旅途了,想象一下二十年后的你、你的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会是什么样子呢?假如你二十年后回到母校……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展开想象的翅膀,内容要具体、感情真挚!
2、字数600字以上。温馨提示:请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乡镇、学校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