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同音字。
biàn (______)论 (______)认 (______)子
fú 仿(______) 吹(______) 自愧(______)如
jù (______)集 占(______) 一应(______)全
2、补全词语
得偿所(___) 心(___)事成 有(___)不紊 诚心诚(___)
(___)发图强 (___)存高远 水(___)石穿 豪(___)壮志
坚持不(___) 望眼(___)穿 (___)目以待 指日可(___)
3、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像“白霎霎的像一片雪”中“白霎霎”这种结构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还有:金灿灿、绿油油、____、____等。我们可以这样说:金灿灿的像一束光、绿油油的像____、____的像____。
4、判断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这难道是我的错吗?(_____)
(2)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_____)
(3)在半空中看长江,简直是一条白缎带。(____)
(4)竹子长得要戳破天(_____)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辉________ 棉________ 悼________ 锻________
挥________ 绵________ 掉________ 段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____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突然发现,表现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 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 小)。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望庐山瀑布》是朝诗人的作品,这是一首诗(填诗体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精妙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 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 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5】该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在被卷到海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缓缓漂来,那个优雅劲儿,真是太妙了!
小鸟,那微小的躯体,面对广袤无边的大海,它没有畏缩,在风浪过后,来不及沮丧、抱怨,便坚毅地站在生活之舟上,在左右摇摆中寻索,开拓着生活的小溪。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啦”一声落在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乘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桶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深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生命,它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献给了哺有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彩。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乌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飞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
(2)悭吝: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第3、4、5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或自己概括出能反映小鸟特点和品质的词语。
第2自然段,优雅;第3自然段,________;第4自然段,________;第5自然段,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其中哪句话最感动?请把句子写下来,并说明感动的原因。
句子: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主题是什么?( )
A.赞扬了小鸟与水手间真诚的感情。
B.赞扬了小鸟的坚毅、奉献和恋乡。
C.通过小鸟表达作者眷恋故乡之情。
【5】小鸟是人类的朋友。你真心喜爱小鸟吗?如果喜爱,请你做下面几道题。
(1)写出几种自己喜爱的鸟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两句话赞美一下你喜爱的小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为“爱鸟日”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部分
詹天估经常( )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 )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1】在括号里把词语补上。
【2】这部分是詹天估的(①动作 ②语言 ③神态 ④内心活动)(选择:_____)。
【3】詹天估不允许工程人员说______ 样的话。这表现他 ____。
11、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江主席走到王辉身边,_____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呀?”王辉说:“《中国古代文学史》。”江主席拍着王辉的肩让他坐下,对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都非常好。江主席问王辉:“《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都读过吗?”王辉 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江主席又问:“能背诵一些吗?”王辉没敢肯定地回答.虽然不少名篇名段他都能背诵,但又怕江主席当面指定内容让他背,就_____告诉江主席:“我都熟读了。”江主席强调说:“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熟读,重要的地方还应该背下来。”"说着,便_____地背起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背得抑扬顿挫,当背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联系上下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的横线填上合适的描写人物神态、表情、动作等的词。
【2】照样子、写词语:
兴致勃勃(ABCC):________
频频点头(AABC):________
【3】这段话中提到的优秀文学作品________ 、________有你阅读过的古代文学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4】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题目想一想,江主席为青年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蚂蚁壮歌
①一位从南美洲回来的朋友讲述了在巴西一个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
②这时□一位巴西向导忽然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火神肆虐(nüè yüè)杂着蚂蚁被焚(fén huǒ)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sù shù)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舐(tiǎn shì)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烧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③我听着这个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量不足毫克。然而,在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羡慕的情感来?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人民如能像蚂蚁那样万众一心,我们的国家、民族将一定是不可战胜的。
【1】用“√”给文中带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第②自然段“□”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在这句话中,把 比作 。
【4】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结合你在此次爆发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你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请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 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 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选文第一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构来写的。
【2】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元宵节的同时,又提到了除夕、大年初一,这是运用了______的手法,写出了元宵节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阅读选文中画线部分,画“ ”的部分说明了元宵节灯的_____________画“﹏﹏﹏”的部分说明了灯的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老舍着力描写元宵节的灯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
B.突出元宵节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C.说明他小时候家庭条件优越。
D.烘托出元宵节的欢乐气氛。
14、课内阅读我最棒。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1】“呃……”要用哪种的语气来读?
A.紧张 B.兴奋 C.惊讶 D.纳闷
【2】下列不属于“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中“一切”的是( )
A.在锅里粉碎的栗子 B.黄焖鸡锅子里的栗子
C.煮得肿胀的饭豆 D.脱了皮的花生仁和锅巴
【3】让八儿感到意外的是_______。
【4】想一想:此时八儿的头脑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
2.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3.笑声从远处传来。(改为比喻句)
4.天气太热了,简直叫人受不住。(改为夸张句)
5.人人都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改为双重否定句)
17、把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1)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小心地说道:“我没有开玩笑,请救救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们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那时候,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挠、要挟。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忘不了
六年了,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首往事,那难忘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同学们,翻开记忆的画册,小学生活中,什么才是你最难以忘怀的?